APP下载

人际信任对大学生信任行为的启动效应研究

2020-04-24李艾丽莎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灌篮 2020年33期
关键词:控制组人际启动

李艾丽莎 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一、引言

关于信任的定义,较早的记载可见于中国古代名篇《管子·小问》中的“信也者,民信之”,即相信他人。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界定了信任的涵义。列维斯等将信任界定为人际交往的产物,根据信任产生的原因,将信任分为两种:一种是认知信任,它来自于对他人可信度的理性调查;另一种是情感信任,它来自于情感联系。洛特认为信任是一个普遍的期望,即一个人将他人的陈述或话语视为可靠的。梅耶主张信任是一种态度。威廉姆斯将信任分为三种:个人信任、计算信任、制度信任。个人信任是指个体即使在缺乏理性时仍相信会被执行;计算信任是指当个人受到他人伤害时,期望他能保证积极的利益;制度信任是指个体怕受到制度的惩罚而采取守信的行为。琼斯根据人际信任程度的高低,将人际信任分为不信任、条件信任和非条件信任。条件信任是指当双方处于类似交易的环境中,如果彼此想要对方的东西且愿意交换,这种交易达成时也就形成了条件信任。非条件信任则指在与对方多次交流了解其价值观而建立起来的信心[1]。

杨中芳等(1999)强调人际关系对信任的影响,提出人际信任是人际沟通过程中的一种保证,即双方都能履行彼此赋予他的义务和责任[2]。对于信任的分类,韦伯根据信任对象的不同,将信任分为特殊信任和普遍信任。张建新等(2000)将人际信任分为特殊信任和广义信任[3]。彭泗清(2002)认为人际信任分为人品信任和能力信任[4]。国内学者还从多个角度对青年大学生群体的人际信任进行了研究,包括控制点与人际信任的关系(刘金平,2003)、抑郁与人际信任的关系(徐本华等,2004)、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邹平,2008)等[5][6][7][8]。

启动效应是一种非常广泛的现象,最初产生于认知和社会心理学领域,而后逐渐向刻板印象、产品消费、政治领域扩展边界,相关研究明确了启动效应现象的重要性和研究领域的外延效力。作为心理学经典实验范式之一,启动效应是指对先导信息的处理影响后续信息判断的现象[9]。一般地认为,记忆中的特定模块被激活后,其所涉及的概念更容易被调用,进而影响后续判断、评价、回忆相关信息的标准。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启动效应的研究者就注意到词汇语义感知对后续信息判断的影响。一系列相关研究的结果表明,类别易得性主要决定着社会信息编码到记忆中的样貌,人们随后用它来做出判断。也就是说,最初记忆中信息的编码方式常常对后来与信息相关的人的判断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事先相关知识经验较少时尤为如此。可见许多性格特征术语是总结了广泛概念范畴的简易标签,人们通过启动这些标签把有关个人行为的信息编码到记忆中。

国内有学者(张玥,辛自强,2016)总结了三类启动范式:概念启动、心理定式启动和序列启动。本研究将对人际信任进行概念启动操作,所以在此仅介绍概念启动的研究范式[10]。概念启动指在某种情境下激活的某种心理表征,对随后无关情境下的行为反应产生被动无意识的影响。概念启动根据被试能否意识到启动刺激分为阈上启动和阈下启动。(1)阈上启动。被试可以意识到启动刺激,但不能意识到启动刺激的潜在影响或被启动的潜在心理模式。最常用的阈上启动是“组句测验”,该测验伪装成语言能力测验,要求被试把各组词组成符合语法且连贯的句子,启动组的词里包含了主试期望启动的概念,这些词一般是启动概念的同义词,可通过前测或查询词典取得。此外,观看图片和阅读材料等都可用来进行阈上启动。(2)阈下启动。被试对启动刺激的知觉是无意识的。阈下启动的启动刺激呈现短暂时间,并使用与启动刺激包含相同特征且对应相同感官的其他刺激进行掩蔽。此外,在实验后应进行意识检查筛选出感知到启动刺激的被试。

关于信任的研究还存在一些有待回答的问题:(1)比较少见将特质层面的人际信任和行为层面的信任决策整合起来进行研究;(2)大多数研究采用的是问卷测量法,采用实验法的相关研究比较少见。因此,本研究采用实验研究法,对人际信任进行概念启动操作,考察人际信任对大学生信任行为的启动效应。

二、研究方法

(一)实验设计

运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自变量为人际信任,分为三个水平:无启动、词句启动、视频启动,因变量为信任博弈问题中的投资意愿和投资金额。

(二)实验对象

根据随机分层取样原则,在福建、江西、广西三省各随机抽取3所高校共243名在校大三大四本科生,分为控制组、词句启动组和视频启动组。控制组71人,词句启动组84人,视频启动组88人。

(三)实验材料

(1)洛特编制的人际信任量表。该量表由美国心理学教授洛特在1976年编制。量表采用5点评分法,共25个项目,其中项目1、2、3、4、5、7、9、10、11、13、15、19、24为反向计分。量表总得分从25分到125分,中间值是75分,得分越高,表明人际信任水平越高。该量表的重测信度(间隔7个月)为0.56(p<0.01),折半信度为0.76(p<0.01),达到显著水平。

(2)组句任务启动。提供5组词语,每组包含8个词,其中有2个词涉及“信任”含义,要求被试用这8个词造句,要求意思完整逻辑通顺。词语如下:

1.词语:学校 听说 了不得的 以前 事件 一件 发生 大

2.词语:拥护 才会 守信 一个人 大家的 得到 和 帮助

3.词语:适合 今天 好的 这么 风筝 天气 放 非常

4.词语:没有 我们 相比 信赖 对 别人 你的 可以

5.词语:因为 不要 迷失 而 眼前 自己的 初心 事物

(3)视觉形象启动。通过互联网采集古今中外与“信任”有关的六位名人图像及文字解说,制作成六段时长均为2分钟左右的短视频。

(4)信任博弈问题

(四)实验程序

向每组被试按顺序依次发放人际信任量表、启动材料(控制组无启动材料)和信任博弈问题,被试填写完毕后逐一收回。

(五)数据处理

使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平均值为71.19,低于人际信任的理论中值75,表明本研究中大学生人际信任处于中等稍微偏下的水平。

(二)人际信任对大学生信任行为的启动效应分析

1.人际信任对大学生投资决策的影响分析

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人际信任在大学生的投资决策上存在显著差异(t=2.472,p=0.014<0.05),决定投资的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要高于决定不投资的大学生。

2.不同启动条件下人际信任和信任行为的特征分析

以启动条件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显示人际信任在组别上没有显著差异(F=0.166,p=0.847> 0.05);信任行为在组别上有显著差异(F=4.283,p=0.016< 0.05),实验组被试投资的金额显著高于控制组被试。事后多重比较(LSD)结果显示,控制组和词句启动组的投资金额差异显著(p=0.004<0.05),控制组和视频启动组的投资金额差异显著(p=0.040<0.05),词句启动组和视频启动组的投资金额差异不显著(p=0.280<0.05)。

表1 不同启动条件下人际信任和信任行为的方差分析

四、讨论

本研究实验结果显示,人际信任水平在组别上差异不显著,这说明被试的初始人际信任水平在统计学上没有差异,在无启动、组句任务启动和视觉形象启动条件下被试的信任行为出现显著差异,这说明人际信任的阈上概念启动操作是有效的,人际信任对大学生信任行为存在启动效应。根据索尼克的解释,启动效应的原因可能是启发式中的有效性原则,即呈现一个特定刺激会激活相关认知的心理图式,一旦激活后就更易发挥作用。在处理模糊信息时,人们很可能会用新近激活的心理图式,而不是其他图式,来解释这些信息,即使新图式与新信息无关。因此组句任务启动和视觉形象启动中隐含的与“信任”相关的刺激被激活后,启动效应便产生了(张玥,2016)[10]。

钟毅平和杨治良(1998)发现事先呈现的消极或积极词对随后的印象形成会产生负或正的启动效应[11]。这可以用来解释组句任务启动中,隐藏的“信任”词语对被试产生了正的启动效应,于是在后面的信任博弈问题中,被试决定投资更多金额。研究发现不同类型材料(包括词语、图片或视频等)都能显著影响被试后面任务的结果(杨慧芳,2016)[12],这与本研究结果是相符合的。

正如本研究所发现的,两种材料启动组被试的投资意愿和投资金额都要比控制组更高。组句任务和视觉形象的这种启动效应说明信任行为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特质层面的人际信任水平,也包括多种外在因素。

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在未来研究中进一步改进。(1)信任博弈中双方的性别没有进行控制。考虑到博弈双方的性别匹配有可能会影响个体的信任行为中的性别差异。(2)实验情境的生态学效度有待提高。本研究采用的是经典的单次信任博弈游戏,但现实生活中人际互动次数、接触时长等都可能影响人际信任的形成和变化。未来研究可以考虑使用多回合的动态情境,或者采用纵向追踪研究范式,以期为理论发展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猜你喜欢

控制组人际启动
读懂“人际气泡”,避免尴尬
给商品起名字
搞好人际『弱』关系
《悦读·家》暨“悦读·家@万家”活动启动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识字教学的字理识字研究
七年级外来务工子女负性情绪调查与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研究
如何提升人际吸引力
多模态听力教学模式对英语综合能力的影响
电启动机的正确使用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