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研究

2020-04-23尉凯婉

卷宗 2020年6期
关键词:物流管理课程建设现代学徒制

摘 要:现代学徒制模式主要是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企业全程参与高职教育,并培养出符合企业发展的人才。近年来,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同时现代学徒制课程建设过程中问题也逐渐显现。本文以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建设做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收集相关数据并以此分析现代学徒制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课程建设;物流管理

1 引言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职业教育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学校、企业乃至国家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自2014年启动现代学徒制试点以来,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已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现代学徒制模式主要是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企业全程参与高职教育,并培养出符合企业发展的人才。学徒在校期间参与企业实习,毕业后直接与合作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现代学徒制建设过程中课程建设成为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许多学校在进行现代学徒制课程建设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为了能够解决现代学徒制建设过程中的难点与痛点,本文以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建设作为研究对象,查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改进策略,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发展提供参考。

2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考核方式较单一。由于大型物流公司有严格的人才招聘标准,因此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合作企业一般都是规模相对较小的物流公司,他们对现代学徒制考核方式制定的热情度不高,往往是学校专业课老师来替企业制定相关标准。而多数专业课教师没有企业工作经验,就会导致在制定考核标准时依旧沿用学校惯用的考核方式。除此之外,企业课程考核标准与学校课程考核标准也存在不统一的现象,无法形成科学评价体系。

2)课程内容对学生的关注都不高。在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中,参与主体主要有学生、企业以及学校,其中学生属于主体中的主体,因此课程建设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有超过20%的学生认为学校课程知识面过于理论化,内容相对比较陈旧,无法跟上现代物流企业发展的速度。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学校课程内容实用性不强,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很少用到学校所学的专业课知识,与企业操作匹配度极低。除此之外,课程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等。

3)课程建设资源建设投入力度不大。随着教学方式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选择构建在线教学资源,这种教学方式也成为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手段。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建设中,在线课程资源非常有限,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经费投入不足,在线课程开发与建设的经费对于调动企业教师与学校教师的积极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很多学校在这方面没有预算经费;二是缺乏师资力量,学校教师日常的工作量已经比较大,没有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在线课程开发中,而企业师资的工作任务更加繁重,无法抽身建设在线教学资源。

4)企业课程实施管理规范性有待提高。物流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作场所环境较差。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往往都是从中职或者高中升上来的学生,与社会接触不多,对物流企业认识不足,导致现代学徒制学生进入物流企业后大失所望,心理落差大,在岗时心不在焉。在调查时,有超50%以上的学生认为所在岗位工作单调且没有技术含量,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物流企业实训基地环境过于简陋,企业管理比较松散,在企业实习中所学的知识非常有限。学校教学经验丰富,课程实施管理规范性强,而物流企业重心主要放在生产经营方面,在课程实施的规范管理方面较为欠缺,有些物流企业在物流旺季时人手不足,只是象征性的给予学徒一些指导,学徒企业课程流于形式。

5)缺乏特色专业课程。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为3年学制(在校2年+顶岗实习1年),考虑到在两年时间内要学完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已显得非常紧迫,所以多数现代学徒制专业并没有开设特色专业课程,而特色专业课程恰恰是符合企业需求的课程,也是学生进入工作岗位时的优势所在。

3 基于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建设对策

1)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基于现代学徒制课程建设特点,高职院校应重视企业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计中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纳入企业的实践活动。现代学徒制专业课教师应深入合作物流企业的一线,了解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将在企业中的所见、所闻、所学融入到课程建设中。结合物流公司的职业发展路径,确立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以及教学模式。

2)完善教学过程管理与教学质量监控。“双主体培养,双元育人”是现代学徒制的主要特点,这就需要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学校应多与合作企业进行沟通,鼓励企业导师工作日来校上课,全程参与学生的培养。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以企业岗位要求和用人标准建立评价模式,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考核,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构建校企合作特色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建立应结合学生的智力与心理特征,并以物流企业岗位需求作为建立的起点,将岗位所需知识与技能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大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能够快速成长。从课程体系上构建校内课程、校企共建课程、特色课程三个领域,搭建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特色课程实施平台。以校企共建课程为中心,共商教学内容,实现课岗对接,体现教学内容职业化;以专业核心课程授课为重点,实现校企双导师教学。

4)多方联动创新职业素养提升课程模块。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在现代学徒制教学过程中,应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比如向学生讲述企业的先进事例,让企业师傅的工作精神感染每一位学徒。提高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对工作的自豪感,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学生做人与做事。除此之外,学校可以根据合作企业的需求,设置职业素养相关讲座,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打造一批高素质的现代学徒。

4 总结

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同时现代学徒制课程建设过程中问题也逐渐显现。本文以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建设做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收集相关数据并以此分析现代学徒制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关改进建议。总而言之,现代学徒制的推广对于高职校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相信课程建设也将会在今后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

参考文献

[1]余世民.现代学徒制下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02):228-229.

[2]帅伟,单艳芬.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五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改革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6):150-151.

[3]谢强.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餐饮类专业课程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现代化,2019,6(A2):95-96.

[4]林晓敏.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隐性课程体系构建——以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9(10):60-63.

[5]常瑜. 现代学徒制在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9.

[6]周敏.现代学徒制下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04):115-116.

作者简介

尉凯婉(1991-),女,汉,山西運城,硕士研究生,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供应链管理。

猜你喜欢

物流管理课程建设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基于电子商务理念下的物流管理优化新策略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