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安市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2020-04-23李华青

卷宗 2020年6期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振兴问题

摘 要:乡村旅游是乡村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实现乡村脱贫攻坚、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吉安市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乡村旅游潜力巨大。但吉安乡村旅游存在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规划、基础设施不完善、村民参与度低、管理人才缺乏等问题,因此,需强化顶层设计、创新管理模式、加大资金投入、提升管理水平,以实现吉安乡村旅游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振兴;问题;对策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自然、人文为载体,通过合理挖掘和整合利用乡村各类资源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旅游方式。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及旅游偏好的改变,越来越多人选择来到乡村欣赏自然景观,体验民俗文化,乡村旅游越来越受欢迎并得到国家越来越多支持。从2015年至今,国务院、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单独或联合发布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推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1 吉安市乡村旅游资源与发展态势分析

1.1 旅游資源分析

吉安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吉安地处江西中部,罗霄山山脉中段。境内河流众多,以赣江为中轴,大小28条支流汇入其中,总流域面积约29 000平方米。流域内植被茂盛,山高水陡,水量充盈,形成了井冈山、武功山、羊狮幕、等独特景观;此外,吉安还有青原山静居寺、庐陵文化生态园、遂川左安梯田等其他景区。

另外,吉安还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秦始皇二十六年设置庐陵县,为吉安前身,吉安名人辈出,杨万里、欧阳修、文天祥等就是其中杰出代表,此中也衍生出众多历史人文景观。如心学大师王阳明在青原山创建阳明书院,开课讲学;白鹭洲书院更是古代江西四大书院之一,延续办学八百年,人才辈出。吉安还有丰富的红色文化,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三湾改编遗址等等,都是独特的旅游资源。

1.2 发展态势分析

近五年来,吉安旅游市场呈火爆态势。从表1(吉安旅游情况分析表)可看出,从2014年以来,吉安旅游市场不论是旅游总人数还是旅游总收入都在快速增长。尤其是2018年,年旅游总人数突破一亿人次,旅游总收入也破千亿。旅游市场的整体繁荣与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吉安乡村旅游市场的同步繁荣与发展。另外,2017年以来,吉安围绕建设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以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为重点,大力推进实施“全景吉安,全域旅游”战略,加快构建乡村旅游扶贫产业体系。此战略的实施,必将进一步推动吉安乡村旅游市场的发展。

2 吉安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资源开发缺乏独特性,同质化现象严重

同质化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旅游资源同质化。各地未立足自身资源的独特性进行主题开发,如安福武功山等可立足自然景观,渼陂古村等可立足乡村记忆。但为了最大限度吸引游客,各地纷纷进行资源借鉴、模式复制。表面上扩充了当地旅游资源,能吸引不同游客,使当地旅游收入最大化。实质上随着旅游资源严重的同质化,游客只需在某一地区就能游完多数项目,不再去别处进行旅游消费,减少了其他乡村的游客资源,这实质上是对游客资源的恶性争抢。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吉安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二是旅游项目同质化。除观赏之外,吉安乡村旅游的其他主要方式还有民俗体验、游乐拓展、农事参与和采摘等。各地旅游项目单一雷同,难以长时间满足游客审美,不能形成持久客源,也不利于持续发展。

2.2 顶层设计缺失缺位,系统性谋划不足

造成同质化现象的重要原因是对乡村旅游的规划不合理,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未能使各地资源串珠成线,没有形成一条旅游资源链。由于缺乏整体规划,不能形成从上到下,相互协同的布局,在短期利益的诱惑下,旅游资源开发很容易走向同质化。尽管江西省相继出台《江西省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规划》、《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指出发展乡村旅游必须规划先行,切实优化区域布局。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资源开发仍缺乏整体性,相关文件的执行力度还有待加强。

2.3 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

吉安进行乡村旅游开发的乡镇大部分位于偏远地区,开发难度大。虽然获得政府和企业一定投资,但资金投入不足,难以完全满足开发需求,加上开发时间较晚,导致目前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少地区的停车场、宾馆等难以满足游客需求,拉低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对景区吸引回头客以及景区形象宣传都造成了不可逆的负面影响。

2.4 村民参与度不高,协同效应不明显

吉安乡村旅游以政府与企业投资为主,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方未充分调动当地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地“土著居民”深度融入不够,割裂了乡村旅游资源与土著居民“血浓于水”的天然关系。突出表现在村民不能参与景区的规划管理、经营共治,部分村民仅从事售卖门票、景区保洁等简单工作,难以充分唤醒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当地村民从小受到当地文化的熏陶,对当地民俗文化的认识深入骨髓,撇开他们就使旅游景区丧失原有的“魂”。此外,由于不能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在旅游开发中不能形成“生命共同体”意识,破坏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

2.5 专业管理人才缺乏,服务水平还不高

乡村旅游由于位置相对偏僻等自身局限性,在招募、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方面先天不足、后天乏力,导致大部分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在低水平循环重复。在景区管理、住宿及游玩等方面均给游客带来了不佳的体验,使游客丧失旅游兴致,不仅不能形成回头客,还造成了极其恶劣的负面宣传效应。比如有的景区存在垃圾乱扔现象,导致景区脏乱差;有的景区引导服务人员态度恶劣,与游客冲突等等。这些显然都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 吉安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3.1 强化规划引领,避免同质竞争

吉安市应坚持统筹谋划,加强顶层设计,结合各地乡村旅游资源的特色优势进行系统性规划,以“突出特色,资源互补”为原则,加强各地资源的协调布局、统筹运用,避免各地无序移植旅游资源、盲目上马旅游项目等非理性行为,以实现各村镇之间旅游特色突出、资源互相补充的良性局面,从而惠及更多乡镇和游客。为此,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属地及宣传部门要切实做好宣传工作,重点宣传本地区的特色资源、特色服务,向特色要竞争力;主管部门要严控项目审批程序,规范管理项目经费,引导景区合理布局;各旅游景区要深挖自身特色,形成独特品牌,尤其应结合当地文化特色进行旅游开发,将当地历史文化、人文背景与风俗习惯等充分融入到旅游项目与产品的开发设计当中。文化底蕴是无形的竞争力,难以被仿制,能满足不同游客的消费需求,利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3.2 创新管理模式,提升村民参与度

要逐步改变单纯以政府和社会投资为主的封闭局面,推动当地居民深度参与到景区的经营管理当中,重点是创新经营管理模式,科学合理地调动各方面资源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转变投资模式,形成社会和村民投资为主,政府投资为辅的模式,着力吸引村民投资入股,实现景区发展与村民利益有效捆绑,增强村民“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当地民众参与景区管理的积极性。二是創新管理方法,探索运用“旅游管理部门+村民旅游协会+景区旅游公司”三方共治模式,其中旅游公司负责景区日常管理,如景区开发、环境维护等;村民旅游协会作为当地村民代表,综合反映村民对景区管理的建议和诉求;旅游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景区环境卫生、处理游客投诉等公共服务。

3.3 完善基础设施,增强环保意识

吉安虽然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但许多乡村基础设施还非常不完善,难以满足游客需求,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壮大。因此,要加大资金筹措力度,通过争取政府资金、社会资本、发行专项债券等渠道募集资金,加快完善基础设施,特别是完善景区道路、公共卫生间、停车场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同时,要特别注意基础设施的实用性,避免“建而不用”的情况发生。此外,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必须增强村民、游客的环保意识,以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3.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要提高吉安乡村旅游的管理服务水平,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必须加强景区专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从“外引”和“内培”两个方面着手。其中外引,即从外招聘,重点是招聘有乡村旅游管理背景的专业人才,可通过年薪制、股权分红等手段吸引并留住高端人才。内培,即内部培训,尤其是从优秀人才中优先选拔,通过培训学习、交流挂职等方式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4 结语

吉安市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在国家和省政府大力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大背景下,吉安市乡村旅游将迎来发展黄金期。因此,吉安市应全力抓住这一机遇,通过强化规划引领、创新管理模式、提高村民参与度、完善基础设施,深化环保理念、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手段,增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实现吉安乡村旅游的持续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瑞享,袁婷.江西乡村旅游同质化现象分析[J].当代经济,2017(35):32-33.

[2]王慧.江西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7(05):31-32.

[3]周丹敏.江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求实,2014(06):59-61.

[4]刘锦云.吉安市乡村旅游发展对策探讨[J].中国商贸,2010(10):131-132.

[5]王韛,房建恩.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OL].江苏农业科学,2020(02):1-6.

[6]林加奇.乡村旅游:江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之本[J].企业经济,2016(05):134-139.

作者简介

李华青(1990-),男,江西吉安,讲师,硕士研究生,井冈山大学商学院,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

猜你喜欢

乡村旅游乡村振兴问题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