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西语中汉语借词的历史层次分析

2020-04-22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长江丛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借词纳西族纳西

■胡 拓/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一、前言

纳西族是分布在云南、四川、西藏三省交接地区的世居少数民族。 据史书记载以及东巴文献的考证,2000 多年前,纳西族先民就已经繁衍生息在川西至滇西北金沙江流域,《华阳国志》中就记载有“摩沙夷”在这一地区活动。唐代该地区由“磨些蛮”所占据并建立称为“越析诏”的政权,后被南诏所灭。元明时代,木氏土司的兴起,丽江成为了纳西族主要聚居地,这种情况直至现在依然如此,目前纳西族人口30 多万,近70%居住在丽江。

纳西族有自己的语言,纳西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纳西语分为东部和西部两个方言,方言内部还有土语的区别,西部方言土语之间在语音和词汇上有一定的差异,但不影响通话。东部方言土语之间差异较大,互相通话有一定的困难。大研镇(今丽江古城)因为长时期以来为纳西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纳西语的标准点所在地,同时,久居丽江地区的汉、白、回、傈僳、普米等民族多数通晓大研镇纳西话。

丽江汉语在归属上属于西南官话云南片滇西小片,各地在发音上由一定差异,大致可以分为大研镇话和江边话,大研镇话又可以分为老派汉语和新派汉语两种,新派汉语音系与昆明话相似,老派汉语则早在宋元或者更早之前就进入了云南,保留了早期四川话得特点并长期受到了纳西话的影响。从历史上看,纳西族很早就与汉族有文化交流,唐代唐代丽江地区就已有名叫“棠人”的汉人部落居住,白居易在《蛮子朝》诗歌中记载有“摩挲”作为南诏使者的导从到唐朝廷拜见皇帝的事迹,东巴经中有东方汉的说法并有读作“森阿巴”的表示东方汉族的专用文字符号。明代以来,中原王朝对云南地区进行大规模的移民和垦殖活动,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 年),中央设置澜沧卫,迁移了大约1 万余汉族到丽江永胜,除军屯移民外,还有通过各种方式流落到丽江的,这一阶段汉族人口大大增加。木氏土司一方面要求这些汉人改姓融入当地,据《徐霞客游记》记载,丽江“土人皆么些,国初汉人戍此者,今皆从其俗矣”,另一方面则积极接纳汉文化,多次从内地招聘汉族工匠医生,文人学士入境居住,对这些人网开一面,除不允许反叛外其余都不太计较。丽江改土归流之后,各流官积极推行汉文化,从这一时期开始,汉文化对纳西文化的影响急速增强。

长期以来,由于汉族在政治、经济上的强势,汉语不断渗透到纳西语中,因此,在纳西语中有分属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汉语借词。根据我们的分析,纳西语中的汉语借词至少可以分为古代和现代两个层次,每个层次又有可以更加细分的地方,两个层次的汉语借词在音系上有很大的差异。本文中的纳西语词汇主要参考《纳西语研究》、《纳西语常用词汇》和《纳西语简志》,有不一致的地方参照发音调查等进行了转写。丽江及周边汉语方言主要参考《云南官话音系源流研究》、《云南方言调查报告》、《云南省志·汉语方言志》,并结合了笔者调查所得。

二、纳西语中汉语借词的历史层次分析方法

在对纳西语中汉语借词进行历史层次分析的时候,我们借鉴了曾晓渝等诸位先生在在研究侗台语里汉语借词历史层次研究中采用的“关系词分层法”以及黄行、胡鸿雁先生的语音系联法,主要以语音分歧作为划分音类层次的标准,然后与其他音节进行系联,由于声调系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我们在进行语音系联的时候重点参考声调系统,在声韵调不一致的时候以声调的层次为主。以中古见母字为例进行具体分析如下(见表1):

表1 中古见母字分析表

由上表可知,中古见母在纳西语中有ŋg—k—tɕ 三种读音,可见这读音至少应来源于三个不同的历史层次。另外,江(豇),中古见母江韵开口二等平声,同一个借词有两个不同的语音形式,因此这两个借词来源于两个历史层。江(ŋgu31),声母为浊音,为古代层早期的借词,豇(ka33),声母为清音,细音未鄂化,为古代层晚期的借词。降(tɕiɑ55),见组细音鄂化,声韵调与当地的西南官话一致,为现代层借词。

在寻找借词对应规律的时候,按照借词分析的一致性原则,也就是说在一个单音节借词中,声母、韵母、声调的对应都处于同一个层次,我们以下表进行具体分析(见表2):

表2 单音节借词分析表

泥为泥母齐韵,在泥1(ȵi55)中泥母对应ȵ,齐韵对应i,阳平对应调值为55,在泥2(ni31)泥母对应n,齐韵对应i,阳平对应调值为31,这两个字的读音,很显然反映出在两个不同的历史层次的汉语借词中泥母,齐韵,阳平调在纳西语语音系统中不同的对应规律。

声调系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对应规律非常容易把握,整理出来一个历史层次的声调系统就能很快的整理出这一时期的借词对应规律,如果声韵调三者之间产生矛盾的时候一般以声调系统的历史层次为主。在纳西语汉语借词中,现代层借词的声调系统最具有系统性,其对应规律如下表所示(见表3):

表3 现代词借词声调系统规律

从上表可知,纳西语中现代层借词具有上声归阴平,保留升调入声两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在上表泥1(ȵi55)和泥2(ni31)中,很显然泥2 归属于这一历史时期,泥1 的来源应该比泥2 晚。另外,在手1(ʂǝ33)和手2(sǝ33)中虽然书母的读音有两个,但由于其声调系统一致,我们可以认为其来源于一个历史时期,还有角(ko13),中古为见母觉韵,按照其声母来分析,见母未鄂化应该属于古代层晚期,但由于其声调符合现代层特点,我们也将其认定为现代层汉语借词。

在区分纳西语中早期汉语借词与同源词的时候,我们一般将与藏缅语族其他语言存在音义对应关系的认定为同源词,不列入借词的范围。例如茄子(ŋɡǝ31),中古群母戈韵开口三等,其声母具有早期汉语借词的特点,但是发现在其他藏缅语言中,如普米语(ɡiɛ35)、拉祜语(khɯ35)、彝语(ɡA33)、基诺语(khɯ33),茄的读音具有很强的对应性,结合其起源,我们认为这个词应该是藏缅语同源词而不是借词。

综上所述,我们按照以上的借词历史层次分析方法以及前人相关论述将纳西语中与汉语有语音对应关系的词进行一一整理分析,最终认为纳西语中汉语借词可以分为现代层和古代层两个历史层次,每个层次有可以分为两个小层次,各个历史层次上的声韵调具有较强的差异。其中古代层借词与汉语中古音系比较一致,两个小层次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声母浊音有无清化,唇音有无分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例如定母nd——t,並母mb——p,滂母mb——ph等,符合前者特点为古代借词A 层,符合后者特点的为古代借词B 层。现代层借词与当地的西南官话一致,现代层借词主要来源于丽江老派汉语方言,其中很重要的特点是在声母中轻唇音从重唇音中分化出来,见母字鄂化,分尖团音;韵母中没有鼻韵母,不论是前鼻音韵母还是后鼻音韵母,纳西语中现代层汉语借词都读成与之相应的韵母,四呼齐全,有成套的撮口呼韵母,并且撮口呼韵母与齐齿呼韵母基本两两对应等;声调中则主要是入声单独成调,上声与阴平一致。

三、结语

我们对纳西语中汉语借词的历史层次分析可以了解到纳西语中对汉语的吸收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古前期,前期主要来自于中古音,后期主要来自于丽江老派汉语方言,并且部分受到昆明话或者普通话的影响,同时也能通过借词的读音来认识纳西语自身语音的演变,对研究丽江当地方言具有很强的参照作用。

猜你喜欢

借词纳西族纳西
英国女子与两只猫结婚10年:称猫比男人好
纳西族东巴文化保护条例和测绘条例于5月1日起施行
安纳西
安纳西
纳西族“东巴”和彝族“毕摩”比较研究
纳西鲁丁的微笑
从羌族与纳西族宗教舞蹈看巫舞的起源与演变
英汉外来借词(loan—words)互译
在纳西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日语借词的模因现象及语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