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定教的深度地理教学设计研究

2020-04-21沈宏超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深度教学以学定教初中地理

沈宏超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初中地理教学应该适时的进行改革,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以提升教学效率,帮助初中生发展自身的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以学定教,从基本的学情出发,对教学进行安排和设计,展开深度教学。初中地理教师要仔细分析具体的教学设计方案,培养初中生的地理综合能力,本文就此作出了探究。

关键词:以学定教 初中地理 深度教学 教学设计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之下,开展高中地理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对于发展初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整个地理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的需求为准,对学生进行引导式的教学。在教学之前,教师应该先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对教材内容进行研读,在深刻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教学安排。

一、研读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采用以学定教的教学手法,首先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仔细研读,在深刻掌握教学知识的基础上,根据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具体要求制定教学目标,然后再引导学生展开地理知识的学习。在《地形图的判读》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新课程改革标准中对其提出这样的要求:学生要能够依靠等高线地形图,准确判别山谷、山脊、山峰等地形,能够对坡度的陡缓情况进行判断,根据图中的相关信息估算出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同时,对于地形图上所包含的五种主要地形类型也要熟悉掌握并且灵活应用。

在对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做出研读之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基础水平,保证教学的差异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步。如,教师可以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学生在研读图文资料之后,理解和掌握海拔、相对高度的概念以及判断方法;可以自主判读地势高低、坡度陡缓;能够对不同的山体部位进行识别;能够准确识别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等。这些是针对学习能力中等偏下的学生而制定的学习目标,这一部分学生要先牢固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才能进行知识的拔高性学习。[1]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自主制作山体模型,根据课堂上对知识的理解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提升初中学生地理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初中生的发散性思维。

二、筛选教学重难点,选择教学策略

在制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之后,初中地理教师还要针对《地形图的判读》这一课的教學内容提炼教学重难点知识,然后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标准中并未要求学生掌握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技能,但是此知识点又是学生判读地形图的重要因素和参考,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这一部分的知识,注重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对山脊和山谷进行理解和构建。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鉴于地形图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教师很难通过手绘的方法将其准确的展现给学生,因此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辅助教学。即能为学生展现多元化、丰富的地形图,为学生营造直观的学习氛围,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将抽象转化为直观的学习能力。抑或是教师可以采用模型实验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实践探索,通过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制作山体模型,对等高线地形图进行标注,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新旧知识之间地对比分联想法、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法展开教学,都可以有效的提升初中地理教学效率。

三、注重课堂练习,加强知识训练

在明确教学方法之后,考虑到初中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师还要在课堂设计的过程中穿插进相应的课堂练习内容,帮助学生深刻体会教材知识,及时发现问题,并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解决知识[2]。例如,对于《地形图的判读》这一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教学的重难点知识进行强化训练,让学生利用水彩笔涂绘分层明确的地形图,在绘制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高度表的制作,并依照高度表进行地形图的绘制。在学生涂色,绘制的过程中,会加深对不同地形类型特点的了解,在后期练习的过程中,也能够及时的判别出地表形态的特征,提炼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四、注重课后巩固,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在课程设计的时候,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对知识的遗忘性,课堂结束的时候要为学生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题目让学生在课下展开练习和探讨。对于课后题,教师不必拘泥于统一标准的答案和结果,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注重课后练习内容的开放性,鼓励学生展开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在与同学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认识。教师要通过趣味性强、自主性强的课后探索知识激发起初中生对地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其中。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自主制作山体模型,并在课堂上将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的分享给大家。学生在独立思考过后,会与同学展开合作探索,不同的学生分工协作、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思想的摩擦中产生新的知识果实。如,A同学准备不同颜色的沙土,B同学将其捏成相同的厚度,C同学将其制作成不同大小的圆饼,D同学负责对这些模型进行标注,说明且分别代表的是什么,参数如何等等。最终由大家共同协作,将这些分散的模型整合在一起,制作完整的山体模型,然后进行理论知识的总结。这一过程对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模式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还能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制定学习计划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同时,以学定教还能帮助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主体,让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更向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靠近,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能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徐喆,李宁.以学定教的深度地理教学设计初探——以《地形图的判读》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

[2]刘学梅.地理教学目标达成路径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深度教学以学定教初中地理
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的实践
如何以学定教,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谈能力导向的深度教学及相关策略
以能力为导向的政治课深度教学
有效教学的深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