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类微电影在安全教育中的作用

2020-04-21马永刚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微电影安全教育策略探究

马永刚

摘 要:微电影是近几年产生的较为新颖的一种教育模式,也是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的一种教育形式。对此,为了促进安全教育水平的显著提升,其教师应结合不同情况,从不同角度来对安全类微电影的具体应用做出深入研究,将其优势特点充分发挥出来,以此来为学生安全意识、技能的培养、积累创造良好条件,促进教育成效的显著提升。

关键词:微电影 安全教育 策略探究

前言

现阶段,在微电影概念上,国内虽然还存在一定争论,但从整体上来讲,微电影主要指的是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能够支持移动状态下观看,且故事情节较为完整的视频短片。其在学生安全教育中的灵活引用,既可以使得教育内容、环节得到不断丰富与优化,也能够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拓展。因此,为了有效落实安全教育目标,其教师应充分重视安全类微电影的科学、恰当引用。

一、安全类微电影在学生安全教育中的作用

首先,能够促进学生安全教育感染力的显著增强。从教师层面来讲,基于微电影能够进一步优化网络、实践教育,以及课堂教育的有机整合,以此来促进学生安全教育成效的显著提升。且通过大量实践证明,微电影教育法是混合式教育法的有力补充。且在教师科学、恰当指导下,创作、拍摄与制作微电影,可以为学生的体验式学习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因此,对于安全类微电影的灵活引用应给予足够重视,将其视为重要的教育素材,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另外,将微电影作品上传到网上供学生相互分享,为学生之后的自我学习、教育创造良好条件[1]。

其次,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挥在那。基于体验式学习,能够为学生接受安全教育、自我安全教育的有机整合创造良好条件,为学生各方面潜能的挖掘、发挥奠定良好基础。为此,教师要重视学生摄像技巧、制作软件的熟练掌握与灵活引用,为学生尽可能多的创造协调合作的机会[2]。

最后,有助于巩固实践育人效果。通过灵活引用安全类微电影,可以在不同层面给学生安全教育的改革、创新发展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得学生能够在电影、教师的科学引导下,可以更客观的看待自己,为今后的学习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二、安全类微电影在学生安全教育中的应用

首先,在前期准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由的组合成六人为一组的团队,然后为各小组选出组长,提出生命安全、生活安全等主题,让各小组通过合作讨论来进行微电影制作。在明确主题之后,各小组的作品脚本一定要先通过教师审核,只有审核合格后才可以正式进行拍摄,且在具体拍摄中,教师要给予细致观察、恰当指导与参与[3]。

其次,作品展示。教师要结合具体拍摄情况,分批随堂来对其进行逐一展示,在播放之前,要先给制作小组提供一定的时间、空间,让其将自己的创作团队、背景资料做出适当介绍。这样既可以为各小组提供分享制作成果的机会,也能够让其在此过程中,对整个制作过程,或者是扮演的角色来做出全面的总结分析。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也能够给其安全意识、危险防范与问题处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再者,总结讲评。学生不仅进行微电影作品的分享,然后提出一些疑问或是给予适当点评,各创作小组也要从不同角度着手,对自身扮演的角色来做出深入体会小结,除了提出、解决各类疑难困惑,还可以留下一定的思考空间,为课后的继续研讨做好铺垫。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对学生的整个制作过程、微电影内容,以及其具有的安全教育价值等方面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指导,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体会,也能够促进安全教育“知”“行”统一的实现。

最后,实施效果。在学生安全教育中,通过恰当引用安全类微电影,可以让学生观看中产生深刻印象与体会,能够充分重视其自己身边的一系列安全问题,基于对自己未精力的安全案例的进一步了解,可以进一步增强自身安全观念,对电影内容有更深刻的领悟。

三、安全类微电影在学生安全教育中的应用反思

近几年,安全类微电影在学生安全教育中的恰当引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也获得了师生的广泛青睐,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其微电影在具体引用中也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问题。

首先,要重视教师主导地位、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机整合。在安全教育,以及微电影引用、制作中,教师作为重要引导者,在各个环节,要重视、完善自身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其教师除了要重视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的全面调动外,还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独立、开放空间,放手让学生积极尝试,充分尊重、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既可以丰富、优化安全教育素材与环节,也能够吸引更多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促进其安全意识的全面增强。此外,由于学生对于相关软件、技术的操作能力有限,其教师要结合具体情况,适当地为学生提供技术指导。

其次,优化微电影主题与安全教育内容的有机整合。安全类微电影这一素材虽然非常新颖、有效,但并非适用于所有的教育内容。所以,在具体引用中,其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微电影只是一种情境体验,或是比较新颖的研讨方式,并非是全能的。所以,在实际教育中,教师要对这类教育资源有正确认识到,严格把控安全类微电影的主题,特别是学生自己拍摄、制作的微电影,一定要与安全教育内容息息相关,严禁有娱乐化倾向的产生,避免出现适得其反的现象。

最后,完善安全教育评价。在安全教育中,除了要对学生在理论知识,以及安全防范技巧等方面的学习、掌握情况做出科学评价、考核之外,还要对学生安全意识,以及安全类微电影拍摄内容、过程等方面提供科学指导。特别是针对学生自主拍摄、制作的安全类微电影,评价指导不能局限在表面或是形式上,要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确保学生各方面思维、能力可以得到全面、客观的评价指导。

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背景下,微电影具有投资相对较少、互動较强,且内容短小精炼等优势特点,在广告、企业形象推广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引用,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应用成果。

参考文献

[1]曹智,刘美琴.面向学生生命安全的微电影创作[J].北方传媒研究,2018(03):65-67.

[2]陈金辉,刘芳.微电影教育法在学生安全教育中的应用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8(04):65-66.

[3]马伟宁.“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实践与教学改革探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23(01):119-122.

猜你喜欢

微电影安全教育策略探究
美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以微电影《调音师》为例谈中国微电影在叙事上的改进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微电影”的作用研究及传播意义
国外微电影的“力量”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