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高效课堂与重要概念的教学研究

2020-04-21黄芬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二头肌骨骼肌生物学

黄芬

摘 要:《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到,概念是对事物的抽象或概括。初中生物学中的概念是生物学课程内容的基本组成。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的中心位置,包括对生命的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对初中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一、教材中的地位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是一个一级主题,是十大主题之一。是八年级生物学第五单元第二章,是在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知识上的提升,又是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内容铺垫,因为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与人类的关系都离不开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动物的行为体现在运动上,“动物的运动”知识对学生认识动物的本质特征非常重要。

二、重要概念的分析

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动物因逃避敌害、争夺食物和栖息地、完成繁殖所进行的运动,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由骨骼和肌肉共同完成的。本人对此重要概念(上位概念)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排列成以下四个下位概念:运动方式和原因;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肌肉的协调配合;运动系统不能独立完成运动。

三、教学活动的开展

1.运动方式和原因

本节课是“动物的运动和行为”这一章的开始,因此本节课一开始就给同学们播放了一段动物运动的视频:大雁南飞、鸟在空中飞舞、蜜蜂采蜜、斑马因逃避敌害在奔跑、狮子为获取食物紧追不放等。看完后,首先让学生列举视频中动物的运动方式,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其他动物的运动方式,同学们都非常积极,列举很多种动物相应的运动方式,接下来让一位学生总结并说出动物的各种各样的运动方式,然后提问:动物为什么要运动?在此教师引出凡是有利于动物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动物的运动。

2.运动系统的组成

(1)骨,对照家兔的骨骼图,观察家兔的骨骼标本,重点观察家兔的前肢骨和后肢骨,让学生摸一摸,全班学生一起说出他们分别是由哪些骨组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有些骨的名称学生读不准,学生之间就会互相纠正,为了读准确或为了证明自己的读音是正确的,有的学生开始查字典,最早查到的会很兴奋地大声地说出正确读音,读音正确的同学脸上带着自豪的笑容,读音不准的同学也及时改正,最后再请一位同学来说出家兔前肢骨和后肢骨的组成,这时学生都举手,因为他们都知道正确读音。这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新知识的生成。同时引出人的上肢骨和下肢骨的组成和名称与家兔的相同,并穿插小活动:食指由几块指骨组成?一只手有多少块指骨?大多数学生马上说出三块,十五块,有的学生说三块、十四块,由于答案的不统一,学生不得不再去仔细地观察,同时有的学生说出大拇指是两块骨组成的。利用这样的一个小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悟观察事物要仔细认真,对待科学知识要一丝不苟,要养成理性思维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探索态度,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2)关节,对照关节模式图,解剖并观察鸡足的关节,识别关节的结构。而后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①关節头和关节窝的表面覆盖着什么?这个结构有什么作用?②关节腔中有什么?起到什么作用?③说出关节头和关节窝形态上的特点?这样的特点有什么好处?利用我们两只手的不同姿势模拟关节头和关节窝,充分体会关节头和关节窝相应形态的好处。④说出关节囊所在的位置,这一结构起什么作用?⑤概述关节对骨的运动有什么意义?⑥举例说出,人体都有哪些部位有关节?⑦进行体育运动时,如果准备活动不充分或用力过猛,哪些关节容易受伤?甚至严重时会造成关节头从关节窝里滑脱出来,叫脱臼,这时还能活动吗?应该怎么办?

学生通过观察关节模式图,解剖和观察鸡足的关节,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学生能准确描述关节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知道关节就是骨连接的方式,讨论并总结关节的结构具有既牢固又灵活的特点,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说出哪些关节容易受伤、造成脱臼后的感受以及处理方法。通过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或情景来解释抽象的生物学名词,使知识形象化,生活化,更易于接受与理解。

(3)骨骼肌,利用课件演示骨骼肌的结构,观察肌肉与骨和关节的关系。观察骨骼肌的结构,观察肌腱绕过关节连在不同骨上的特征。学生说出肌肉的组成: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说出一组肌肉两端的肌腱不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而是分别附着在不同的骨上。组织学生利用准备好的硬纸板、图钉、橡皮筋制作模型。学生通过制作模型、牵拉橡皮筋并进行讨论得出关节对于骨运动的意义:一组肌肉两端的肌腱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才能够牵动骨运动。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激发兴趣,揭示内部的结构,通过模拟实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3.骨、关节、肌肉的协调配合

通过学生亲自尝试以及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学习骨、关节、肌肉的协调配合。学生进行屈肘和伸肘运动,感觉运动时骨、关节和肌肉的变化,体会分别是哪块肌肉在用力?多媒体演示骨骼肌受刺激收缩的视频,说明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演示绳子能向前拉车而不能向后推车,说明骨骼肌只能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反复演示屈肘和伸肘的动画,让学生仔细观察:屈肘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变化,伸肘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变化。通过自己的亲自体验以及仔细观察,让学生分别说出屈肘和伸肘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变化,80%以上的学生能非常准确地总结出: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学生通过体验屈肘和伸肘,体验用绳子推拉小汽车,观察多媒体课件获取新知识: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完成任何一个动作,不只由一组肌肉独立完成,而需要多组肌肉相互配合,协调完成。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完成相应的各种动作,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猜你喜欢

二头肌骨骼肌生物学
黄葛树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中老年人易发的大力水手征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营养不良患者人体成分及能量代谢特点分析
高中生物学中“一半”的涵义
安石榴苷减轻大强度训练造成的骨骼肌损伤:抑制氧化损伤和线粒体动态重构的关键效应 
手法配合局部注射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滑脱症
锻炼时应注意的几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