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情绪与班级管理

2020-04-21李会琴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小学班级积极情绪

李会琴

摘 要:社会的进步推动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更多的人都开始高度重视素质教育,将工作重心都放在了培养孩子积极情绪的问题上,注重培养孩子个性化发展。作为一名教师,不单单要引导孩子学习,还要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教师必须要正确地认识到教学与班级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它们是缺一不可的,两者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

关键词:积极情绪 小学班级 管理作用

引言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学校和教学将教育的重点从应试教育方面逐渐转变成了人文教育,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注重孩子的成长。由于小学阶段正是孩子学习知识的萌芽阶段,也是更好地培养孩子养成良好情绪以及思维能力的基础。但是小孩子自身的情绪未能完全的发育,所以就需要班级管理教师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孩子和自身养成积极情绪,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为建立优质班级管理奠定基础。

一、积极情绪与班级管理教师的概念

所谓的积极情绪就是指人们受到一些外界的因素影响和刺激时,所发生的事件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并且为此会产生一定愉悦的情绪,其中包括兴趣、快乐、热情以及活力和决心等。对于小学生来说,积极情绪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认识能力以及记忆能力[1]。据研究表明,积极情绪是可以培养出来的,为此,小学班主任可以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找出相应的教育方法,给孩子带来积极的心理刺激,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积极情绪。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必须要高度注重积极情绪的重要性,并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班主任要将积极情绪带动给孩子,给孩子传递正能量的知识,孩子可以通过班主任的正确引导,能够很好地管控自身的情绪,为建立和谐团结的班集体奠定扎实的基础,避免出现情绪失控而引发的问题。

二、积极情绪带来的好处

1.帮助孩子心理能够健康成长,提高学习效率

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上升,因为社会严峻的形势变化以及孩子升学情况等一些客观条件所引发了一系列问题,造成教师在教育和管理方面都严格的对学生实施管控,这种现象的出现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逐渐会出现自闭、忧郁以及焦虑等负面情绪,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加紧张感,考试常常会出现基本错误等一系列问题产生,这就需要班主任积极情绪的引导,使学生更好地展开心灵以及头脑,还可以帮助班主任实施有益、和谐的班级管理,进一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果。从而全面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和调控情绪的能力,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挖掘孩子的学习潜能,更好地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中时刻保持积极的情绪,还会帮助孩子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观念,时间久了,会对孩子孩子的成长起到促进作用,给孩子传递良好的心态,促使孩子养成乐观向上、善解人意的性格,有效地带动孩子养成良好的班风。比如:孩子在学校犯了错,作为老师的我们,不应该一味地指责,指责会让孩子从心里害怕你,反感你,从内心深处拒绝你,这样下去有什么教育效果可言?因此面对孩子的错误,我们应该试着去理解他们,帮助他们找到犯错的原因,甚至鼓励孩子自己去发现自己所犯的错误,从而引导孩子及时纠正,只有让他们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才能改掉自己的错误。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一言一行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言传不如身教”,你怎样对待孩子,孩子可能就怎样对待他身边的人。班主任老师的积极情绪,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

2.有效地建立良好的班风

积极情绪对家长和班级都有很大的影响,孩子的进步离不开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班主任要想全方面的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就要和孩子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积极情绪可以有效地调节双方的情绪,进行友好交往,加强情感交流,在开展任何活动时,家长要具备积极情绪,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和支持,共同实现孩子积极向上学习的目标。

小学班主任要想建设积极向上的班级班风,就要有效地培养孩子能够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处理好班级中的人际关系,要引导孩子正確地认识自己,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同时还要懂得宽容他人,欣赏他人,积极主动的与他人合作,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只有这样,大家才能互帮互助,在温暖的班集体中,时刻保持快乐良好的情绪状态,进一步提高自身修养和学习能力。

三、帮助班主任养成积极情绪的有效管理方法

1.班主任自我情绪的控制和调节

在工作期间,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有时会因为压力过大或者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直接会影响教师的积极情绪,为此教师必须要及时调整自身的情绪,不要将一些消极的情绪带给孩子,从而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降低课堂教学质量。当然,有时班主任的积极情绪会使孩子家长的情绪有所改变,导致孩子家长的情绪还会直接影响班级管理的效果,与班级管理还有着密切的关系。

2.进一步改善班主任的管理方法以及评价方式

在日常的教学中,学校领导要积极地提倡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具备积极情绪。这就更需要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人性化管理,比如:时刻关注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尊重每位班主任的性格等。这样可以调动班主任的积极性。除此之外,针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要进行科学的评估,有效地去除班主任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班主任的应试成绩评估理念,要结合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用客观、公正的态度评估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养成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积极情绪,进一步提高班级整体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在此期间,学校也要时刻关注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建立相关的制度,有效改善班主任的情绪。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班级管理教师的情绪直接决定着班级管理工作的效果,教师有效地调整自身的情绪可以带动课堂氛围,更好的拉近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能提供正确的引导,给孩子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孩子身心能够健康成长,进一步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提升班级管理效果,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雪梅.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情绪”与“理性”方法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2):191.

猜你喜欢

小学班级积极情绪
中小学生积极情绪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积极情绪助力更好记忆
积极情绪的主要干预综述
心态越好,记得越牢
小学班级管理中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管理策略
小学班级管理的艺术方法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问题与措施
浅析小学班级管理措施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