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开展探究性学习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2020-04-21赵天浩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初中数学

赵天浩

【摘要】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的弊端;新课标以培养学生在各方面潜能发展为课改目标,以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为基本模式,培养学生自主独立思考问题为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基金项目】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模式课题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7]GHB2140。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7-0160-01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究性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围绕某一个数学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究。由于新课标的改革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只是要求教师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还需要把教学主体——学生,带入教学课堂中,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更加重要。本次课题研究以探究性教学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核心环节,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小组合作)、分析问题(分享展示)、推理论证(精讲点拨)和解决问题(当堂训练)的能力,提升数学核心素养[1]。

课题组以探究性教学模式理论以及实践作为基础,根据我校实际情况,进行了初中数学探究性和开放题教学模式五种教学策略的提出,进行情境的创设,来让学生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来进行归纳和猜想,得出相关结论;进行分享和展示,做好上述分析;对点拨推理论证进行精讲;在课堂上进行训练拓展并进行积极的反思。本次课改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数学探究性教学模式,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独立问题分析以及独立问题解决的能力,能够切实提高学生本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个实验能够切实提高学生本身的数学成绩,并且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其他科目,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改善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减轻其学习负担。

一、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中教师发挥的作用

在探究性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则是学习的主导和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开展以学生为主题,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这边要求开展探究性教学时,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方案,确保方案符合学生的需要,这样能够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更好的进行知识的获取,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也会有明显的提高。

(一)提出疑问进行问题探讨

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时候,知识并不是教师教学生便能够学会的,这种思想本身便是错误的。教师教学的时候应该转变思想,进行新教学理念的树立,进行疑问的提出,给学生机会,让学生进行思考。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规划自己讲学的相关内容,在知识点上进行疑问的设定,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加的关注。比如在讲到三角函数的时候,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三角函数是什么,让学生通过教材、资料来进行问题的总结和回答。教师在给学生答案之后,可以再进行相关问题的提出,比如常见三角函数。这样能够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思考,从而更好的获取知识。

(二)自主学习组织学生独立思考问题

问题是进行探究性教学的开始,在问题提出之后,教师还应该要求学生思考这个问题,这个步骤非常重要。比如进行作业的布置、进行考试的安排,让学生有可以思考的问题,还需要设置好问题思考的场所,不能在考试或者自习思考的时候交头接耳、大声喧哗,从而给其他学生造成影响。这需要教师给学生营造出一种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

(三)小组合作分析问题并进行探讨与研究及总结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这样能够让学生之间更好的进行思想上的交流,能够进行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本身的攀比心理,让学生学习的更加努力,加强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数学探究性课堂教学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1.指导学生在阅读课本中探究问题

数学教学的实践证明,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最佳时期,数学教科书的编写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以七年级第一册《有理数教学》为例,课本列举的气温变化、收入与支出、水位上升与下降等一些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实例,有很强的可读性,学生易读易懂,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们在阅读的基础上,理解了“相反意义的量”,从而能较顺利地掌握正负数的概念。此外一些以生活为背景的数学问题,大都有较长的文字,要求解题者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和探究问题的能力[2]。

2.设计探究性的开放性问题

开放性问题是指解题要素不全,其条件或者结论需要探求的一类问题。开放性问题有条件开放型、结论型、开放型,也有条件结论双开放型。七年级“整式的加减”复习题中我出示这样一道题:“随意写出三个整式,再分别判断它是单项式,还是多项式。若是单项式,指出它的系数与次数;若是多项式,指出它的次数与项。”这是一道开放性题,它留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迎合学生标新立异的心理特点。对这道复习题的教学方法是先由每位学生写出三个整式,然后同桌两位同学相互交流,最后请部分学生上黑板展现研究讨论的结果,并让全班同学共同评价。

3.数学规律的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机会让学生去探究,确定一种规律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探究发现规律的思考方法,让学生的思维聚焦在探究方法上,从中积极获得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规律获得的满足感。

(二)如何正确对待学生在自主探究性学习中出现的错误

新课程从课程目标到教材内容都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切不能因为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错误结论或因解题错误,而放弃让他们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更不能对在解题中出现了错误的学生采取批评的态度。这样的教学方法,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只能使学生在遇到问题和困惑时,不敢向老师提出,不利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造成了学生只注重正确的结论,而不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的错误学习方法,直接导致学生对数学有恐惧心理,学生也很容易形成错误的学习方法,久而久之,学习成绩就会下降。

总之,新课程改革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努力适应新的教学方法,辩证地处理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的个人观念、独特感受和体验,倾听学生的见解,并指导学生主动积极的进行反思,不能够用教师思维来替代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更好的主动积极的发展。转变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式,肯定学生的成绩,真正实现初中数學教学的目的和初中阶段的培养目标,提高初中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黄婉姿.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刍论[J].成才之路.2018(14).93

[2]黄力江.浅谈数学学科核心素养[J].数学教学研究.2019(01).17-18

猜你喜欢

探究性教学初中数学
优化教学策略,保障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
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实现高中生物教学目标的实践与体会
浅论参与式教学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