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生数学兴趣的教学方法

2020-04-20叶琳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数学学科兴趣

叶琳

摘  要:本文主要探索培养小学中年级数学学习动力的有效教学方法,在满足学生“尊重和关注”基本需要的基础之上,通过教师科学合理、恰当有效的数学活动,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能够主动构建新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数学学科;兴趣;策略

本文主要围绕“多样教学”“自主合作”和“教学评价”几个方面展开讨论,旨在通过高效的课堂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提高数学教师教学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創新思维,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设计新颖的教学手段,在参与中培养学习动机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一些抽象的、枯燥的知识对于小学生比较难理解。因此,新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情境的创设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巧用数学故事,借助数学绘本故事开启“数学阅读之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创造生活情境或采用游戏情境,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积极调动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孩子们明确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参与多样的教学活动中,增强他们的数学学习动机。

例如:在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一课中,这节课的重难点就是让学生能够从分数的角度认识几分之一。课堂开始,教师从小朋友分食鲜花饼这个生活情境出发,类似击鼓传花似的,请学生拍手带动课堂节奏,教师不断询问学生:“4块玫瑰花饼分发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得几块?”“2块玫瑰花饼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块?”“一块玫瑰花饼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块?”由半块玫瑰花饼无法拍掌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教师顺势引出“分数”这个新概念,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新知的欲望,让学生在分食物的过程中感受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可以表示一种结果以及分数表达的简洁性。紧接着,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动手操作,感受数学符号与图形符号之间的密切联系,体会几分之一就表示几份中的一份。最后借助直观图,理解分数单位的大小。整个教学过程紧跟孩子们的思维发展,自然流畅,分数不再陌生,使分数“活”起来了。

二、自主合作探究,在学习体验中培养学习动机

优质的常态课的打造,必然少不了师生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教师要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中的美,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活动获得新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淀了数学学习的活动经验。另外,教师要着重关注学生“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这些过程性的学习。

例如:在西师版三年级的《年月日》教学中,教师以“年月日中的数学知识”为线索,主要以活动的形式展开,通过让学生们自己找一找、填一填等活动,探讨年月日中所蕴含的数学问题。教师还把教材中的2个例题进行了整合,并把教材中呈现的年代久远的学习材料进行了替换,给每个小组提供了多元的学习材料,再让学生借助这些学习材料,在大家的自学和讨论沟通中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教师之后再集中将学生遗留不能解决的问题细致的讲解一遍,让学生合作收获新知的同时又拉近学生伙伴间的和谐关系。又如在三年级的《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教学中,教师利用学生热爱的食物巧克力,创设了几个小朋友分食巧克力的生活情景,不断提问,逐步引导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个新的知识点,教师将生活中出现这种数学问题放手给学生去解决,让学生自己运用已有的经验探讨算法,然后引导学生在理解分数加减法算理基础上,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各种方法归纳、补充、完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教师及时评价,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

课堂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表现出来的高超评价艺术。当前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堂评价单调乏味,没有真情实感的评价语。所以,教师从自身改变,突出各种评价的目的,或激励,或提醒,或赞美。通过有效评价,使学生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评价艺术和语言艺术都应当是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教师要学会评价学生,适时的点拨和及时的评价,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随机评价,巧用评价介质,不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对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合作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评价,如“计算小能手”“思考小博士”“创意小当家”“合作笑脸”和“榜样金星”等介质,使学生明确评价目的,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创新的价值、合作的乐趣,查漏补缺和扬长避短。课堂中,教师还应特别注意运用过程性评价,尤其是通过激励性的语言鼓舞学生,同时还要深化对平时的作业评价,要改变过去只看结果而忽略过程,所以改变教师评价方式,适当点评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精彩的解题思路和知识欠缺所造成的错误,从而给予学生一定的启示。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构建有效的心理效应,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数学知识;二是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促进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学习;三是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四是恰当使用评价语言,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淑凤.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8):86.

[2]仁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7(20):49+51.

[3]杜鹃.小学数学趣味化课堂的构建策略探讨[J].现代交际,2017(17):164.

[4]石应荣.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2):235.

[5]徐冉冉. 数学文化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7.

[6]吴兆民.浅谈如何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意法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2(19):121.

猜你喜欢

小学三年级数学学科兴趣
如何提升小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如何让农村留守儿童重视数学学科的学习
浅析小学三年级语文中的创新教学
日记在小学三年级语文写作中的应用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探讨
留住历史,留住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