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
2020-04-17于丽君
于丽君
【摘 要】 目的: 对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论述。 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3月在某院进行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单行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 结果: 研究组血管再闭塞情况和病变狭窄率低于对照组,其余病情情况均高于对照组。 结论: 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提升,转归率较高,值得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821.4+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5-078-01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多发,治疗期间,若是治疗不及时会大大降低治疗的效果,在临床治疗中,通常是采取血管疏通、减少脑部损伤的方法缓解患者病情 [1] 。利用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治疗时限,并且治疗的不良反应情况较少,能促进临床疗效提升。因而对其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将选取2017年5月-2019年3月在某院进行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患者100例,研究患者均已经过专业检查与诊断并确诊。将研究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包含50例患者,男性30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为58-79岁,平均年龄为(66.13±7.55)岁,根据患者病情对照美国立卒中量表(NIHSS)评分情况为(11.21±7.43);研究组包含患者50例,男性33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为57-80岁,平均年龄为(68.13±7.05)岁,患者NIHSS评分情况为(12.08±7.44)。本次研究所选择的患者均未有重大脑部手术史、恶性肿瘤转移、颅内畸形等症状,并且病发时间都在6h之内,本次研究均已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法为:以0.9mg/kg的比例计算静脉用r-tPA的量,所得用量中10%选择静脉推注,其余静脉滴注(1h内)。
研究组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法为:采用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法,在对照组治疗方法运用的基础上,首先,对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通过检查结果确定患者脑部血管闭塞的情况,对患者脑部闭塞血管位置进行定位,然后利用导丝引导技术将引导管置入患者闭塞血管的位置。通过引导管外部的端口将微导丝通过导管内,在微导丝后紧跟微导管,延微导丝路径进行置入处理。微导管到达指定位置后,将微导丝撤除。
其次,将5-10mg的r-tPA溶于20ml0.9%NaCl溶液中,通过微导管缓慢注入栓塞(20-30min),症状显著改善 15min后进行造影复查。对未达到血管再通标准的需加注5-10mgr-tPA,但其总量需≤0.85mg/kg,对于剂量超过此标准的,无论症状是否缓解均需终止溶栓 [2] 。
最后,完成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操作以后,要对患者的脑部闭塞血管的疏通效果进行检查,若经过溶栓疏通后,患者闭塞血管疏通开的空间≤30%,需要在患者闭塞血管处搭建支架结构或者进行血管形成处理,防止患者血管再次闭塞。在手术治疗后,对患者脑部进行造影检查,掌握患者脑部血管再通的情况。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经过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闭塞、造影血流(TIMI))分级 Ⅱ~Ⅲ 者病例数、神经功能改善效果、病变狭窄情况、24h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其中,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效果指标评价标准需要根据患者治疗后24h美国立卒中量表评分进行判断。
(2)观察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经过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后3个月时,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改善效果评价标准为0-2分为转归,3-5分为不良转归,患者死亡为病死 [3] 。
(3)观察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经过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指标为显效、有效和无效。其中显效是指患者经过治疗后,欧洲脑卒中量表(ESS)评分达到95-100分;有效是指患者经过治疗后ESS评分在50-94分之间;无效是指患者经过治疗后ESS评分小于50分。治疗的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的总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 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经动脉经联合溶栓治疗后实际病情状况分析 对两组患者经动脉经联合溶栓治疗后实际病情状况进行对比,血管再闭塞情况和病变狭窄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其余病情情况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 生活质量改善效果分析 对两组患者经动脉经联合溶栓治疗后3个月生活质量改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组患者的转归率64.00%为明显高于对照组32.00%,病死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8.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2.3 经动脉经联合溶栓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对两组患者经动脉经联合溶栓治疗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3。
3 讨论
最近几年我院接收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数量逐年递增,这与我国社会人口发展状况也有关联,社会人口老龄化严重。而患病后,患者的脑部容易出现很多不良性的障碍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患者治疗的时间也非常长,患者医疗经济负担会加重。对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需要在病发后尽快的进行溶栓疏通治疗,并且治疗的时间越早越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溶栓治疗能够使患者闭塞的血管重新疏通开,使脑部的血液能够恢复流通 [4] 。
r-tPA在我国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时间与其他国家相比相对较晚,其在静脉溶栓临床治疗当中应用的效果较好,对患者症状改善的显著程度较高。但在临床治疗当中患者会出现一些明显的不良反应,临床用药量通常比较大,患者病情反复的概率也比较大。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治疗当中,单纯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治疗适用范围也具有相应的局限性,患者临床治疗期间若是出现动脉闭塞或者心源性血管闭塞等类似的症状,那么静脉溶栓治疗无法再次很好的疏通,疏通效果微小 [5] 。
經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明确,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佳,临床治疗安全性更高,手术后患者出现血管再闭塞的概率降低,3个月转归率和总有效率提升,患者脑部的神经功能改善效果也明显增强。因而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值得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曹红元,石倩千,陈东万,等.动静脉联合溶栓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对比研究[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4,26(3):43-47.
[2] 刘俊超.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6):110-111.
[3] 刘柏冰.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获益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6.
[4] 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C]//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2014.
[5] 霍军民,王英梅,张海红,等.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观察[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s1):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