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继发颅内出血的溶栓治疗

2016-11-07郭建雄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6期
关键词:溶栓治疗

郭建雄

【摘要】 目的 分析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继发颅内出血的溶栓治疗效果。方法 13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继发颅内出血患者, 均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联合静脉窦局部溶栓治疗,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12周, 10例患者完全恢复, 2例患者遗留癫痫后遗症, 1例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 死亡原因为脑疝导致呼吸心跳停止。结论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继发颅内出血患者采用局部溶栓治疗具有比较理想的效果, 安全可靠, 能对预后进行有效改善。

【关键词】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颅内出血;溶栓治疗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6.021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curative effect by thrombolytic therapy for secondary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in intracrani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Methods A total of 13 patients with secondary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in intracrani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all received low molecular heparin anticoagulation combined with venous sinus local thrombolysis for treatment. Their curative effects were observed. Results Postoperative follow-up for 12 weeks showed 10 complete recovered cases, 2 cases with epilepsy sequela, and 1 rescue invalid death case due to cerebral hernia-induced respiratory and cardiac arrest.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local thrombolysis provides ideal effect in treating secondary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in intracrani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This method is safe and creditable, and it can effective improve prognosis.

【Key words】 Intracrani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Thrombolytic therapy

在脑血管疾病中,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非常特殊的类型之一, 在脑卒中的占比为0.5%~1.0%[1]。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情危重, 临床中如果不及时治疗, 则会导致颅内压持续上升, 进而引起昏迷、脑疝、死亡等。随着抗凝药物的推广和应用, 有效降低了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死率, 但是是否需要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继发颅内出血患者进行溶栓治疗, 还存在较大争论。本院采用溶栓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继发颅内出血患者, 效果显著, 现作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继发颅内出血患者13例, 其中男9例, 女4例;年龄13~54岁, 平均年龄(37.7±21.5)岁。6例患者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 7例患者合并脑实质内出血;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症状性癫痫、意识障碍等。

1. 2 方法 患者在常规抗凝、脱水治疗的同时, 给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来对血栓形成、狭窄程度、范围进行确认。①接触性静脉窦溶栓治疗:在患者血栓形成或者狭窄的一侧颈内静脉中插入导引导管, 在血栓近端插入微导管头, 注入10万U尿激酶, 手推造影剂造影, 对溶栓情况进行观察,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确定是否需要再次注入尿激酶;如果患者闭塞的局部静脉血流再通不显著, 再次给予10万U尿激酶。24~48 h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复查。②机械性破栓:在静脉窦内注入尿激酶2万U, 如果造影复查发现血栓形态改变不明显, 则应将导引导管置于血栓处, 使用导丝及合适大小的血栓捕获装置于血栓处进行来回拉动, 进而来对血栓进行切割, 当血栓松动后再进行静脉窦内接触性溶栓。临床中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单独应用上述治疗方式或者联用。术后进行常规抗凝治疗, 持续进行抗凝治疗, 在患者病情保持稳定后口服华法林, 对患者凝血功能指标进行检测, 进而对华法林给药剂量进行调整。

2 结果

术后随访12周, 10例患者完全恢复, 2例患者遗留癫痫后遗症, 1例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 死亡原因为脑疝导致呼吸心跳停止。见表1。

3 讨论

临床研究发现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继发颅内出血的机制主要为[2]:局部坏死脑组织持续血流灌注, 引起颅内出血;静脉窦血栓局部静脉血管壁破裂而引起颅内出血。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继发颅内出血的发病机制和动脉系统血管病变有所差异, 继发于静脉窦血栓的脑实质损害, 一般是可逆的, 所以在患者病情有效控制后, 均能取得理想效果。

虽然颅内静脉窦溶栓治疗的临床应用时间不长, 然而针对抗凝治疗无效或者病情不断加重的患者, 特别是存在脑疝危险和颅内不存在显著出血的患者, 颅内静脉窦溶栓治疗是一个理想的选择。但是现阶段关于是否需要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继发颅内出血患者进行溶栓治疗, 临床中却存在较大的争议, 有学者认为溶栓治疗会增加原来的脑出血体积和水肿体积, 导致病情加剧, 让患者死亡率增加[3]。分析本研究结果发现, 术后随访12周, 10例患者完全恢复, 2例患者遗留癫痫后遗症, 1例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 死亡原因为脑疝导致呼吸心跳停止。研究结果显示, 采用抗凝联合溶栓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继发颅内出血患者, 治疗效果满意, 未导致颅内出血加剧。静脉窦内局部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全身溶栓治疗更高[4, 5], 能对阻塞部位的静脉血流进行及时改善, 让局部静脉灌注压降低, 让局部动静脉血流得以有效改善, 让颅内水肿和出血的进一步形成有效减缓[6, 7]。

综上所述, 在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继发颅内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 局部溶栓治疗具有比较理想的效果, 安全可靠, 能对患者预后进行有效改善。然而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依然存在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 例如最合理的溶栓药物、给药剂量等, 还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究。

参考文献

[1] 成艳平.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及影像学评价.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5, 31(11):132.

[2] 包莹霞.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和护理.医药卫生(引文版), 2015(8):56.

[3] 刘莉, 傅蔚, 程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伴发颅内出血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全科护理, 2015, 13(30):3032-3033.

[4] 刘群, 刘衡, 朱克文, 等. MRI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1, 27(6):1121-1124.

[5] 解明, 王锐, 宋段, 等. MRV与常规MRI联合应用对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价值.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9, 41(8):934-936.

[6] 左克扬, 吴标, 罗学毛, 等. 磁共振静脉成像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作用.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7, 4(5):76-77.

[7] 程虹, 刘圣, 施海彬, 等.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继发颅内出血的溶栓治疗. 江苏医药, 2013, 39(1):99-100.

[收稿日期:2016-04-11]

猜你喜欢

溶栓治疗
瑞替普酶与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疗效对比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应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疗效研究
D—二聚体在急性心梗溶栓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临床研究
浅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护理对患者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
急诊绿色通道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不良反应临床观察50例
瑞替普酶联合肝素钠治疗骨科围术期急性肺栓塞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