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提问:促进数学动态课堂生成的艺术**
2020-04-16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222003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222003)
殷长征 (江苏省连云港市锦屏高级中学 222021)
1 精准提问概念的界定及其作用
精准,是数学科学的主要特征.现代公民的数学核心素养可以界定为“精准智能思维与行为的养成”.所谓精准,包括“观测精准”“量化精准”“算法精准”“模型精准”,以及精准美学的欣赏(张奠宙).精准提问,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基于学情,在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设计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教学形式.
1.1 精准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组织形式
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流程,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将教学流程划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可分解为若干步骤.精准提问通常是各个阶段或相邻教学步骤之间的行为链,能够使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
1.2 精准提问是师生间情感交流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丰富学生的情感,改变与提升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正如马克思所说:情感是一个精神饱满、为自己目标而奋斗的人的本质力量.因此,丰富学生的学习情感既是课程目标,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需要.丰富学生学习情感的方式多种多样,创设问题情境是最普遍的一种选择,而精准提问则是问题情境的呈现形式.显然,精准提问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方式,因为语言是最普遍、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
1.3 精准提问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重要手段
课堂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而理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怀疑意识.学问始于疑,疑来自于问.当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启发时,教师精心设计的提问便是一种悬念,悬念能引发学生的质疑,激发他们的认知冲突,从而使其思维的“发动机”得以发动.这样,学生在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可能提出新的问题或疑问,并在提问过程中培养理性思维.
1.4 精准提问是促进互动、实现动态生成的重要手段
课堂教学是有生成要求的行为,这种生成要求就是教学目标的达成.现代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应当是探究与生成并重,将预设生成转变为动态生成,这是因为动态生成的质量反映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是否有效.因而,精准提问是促进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进而实现动态生成的重要手段.
1.5 精准提问是及时采集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方式
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知识与能力不断生成的过程,是学生从未知走向成熟的过程.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师需要适时对其做出评价,并通过评价改进自己的教学流程和教学策略,实现效率与效益的教学.课堂评价的一个重要渠道便是学生对课堂学习情况的反馈,因此在教学流程中进行精准提问是及时采集学生学习信息的一种反馈方式.
2 精准提问的功能
显然,精准提问在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精准提问应具有以下功能:引起思考、诱导思维、激发疑问、促进探究、唤起创新.
2.1 精准提问要能够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精准提问难度依据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确定,因此教师应首先准确判断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好的精准提问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为思维提供一个支点,学生依靠支点就可能撬动知识的“杠杆”;好的精准提问可以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好的精准提问还要贴近学生的学习经验,从而有效引发学生的思考.
2.2 精准提问要与适时、适当的教学点拨相结合
精准提问的目的要与效果相结合,课堂中不应当也不可能只是单向提问.当提问与学生的认知之间存在“鸿沟”、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产生偏差甚至错误时,学生就会出现思维的“堰塞湖”,其求知的积极性就会降低.此时,教师应适时点拨,以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点拨可以是启发性的引导,也可以是铺垫性的提问.
2.3 精准提问要与学生的独立思考相匹配
独立思考是创造性人格的重要特征,当人具有独立思考的意识与能力时才可能具备怀疑与质疑的意识.精准提问就是要给学生的独立思考提供一种教学情境.有些教师只关注提问,很少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无形中便降低了提问的效果.其实,每一次精准提问后都应设置一个等待期,让学生独立思考,等待期的长短要与提问的难度相匹配,难度越大的问题需要的独立思考时间越长,教师就必须根据教学预设及学生的表现确定等待期的长度.显然,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也应当有明显的区别.
2.4 精准提问要与学生间的合作学习相结合
精准提问,尤其是探究性的提问或开放度较高的提问,应倡导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去解决,以问题为载体调动全体学生参与问题解决的积极性,通过生生互动实现思维方式和思维途径的相互借鉴、思维过程的互补与思维成果的共享.然而应当指出的是,合作学习、生生互动的前提是学生个体有足够深入的独立思考,否则,缺乏独立思考的互动很可能流于形式、收效甚微,这种互动对教学毫无意义.因此,若提问具有开放性,这样的提问宜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去解决,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
2.5 精准提问要设计好“提问链”
在课堂教学的各个阶段或环节中,往往需要相关联的提问来实现某些教学目标.这种相关联问题的组合,笔者称之为“提问链”.提问链相当于拳击比赛中的“组合拳”,只要设计合理、运用恰当,便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必须注意的是,提问链要遵从学生知识生成的逻辑与教学的规律要求;提问链之间还要体现思维的递进性原则,应当在学生顺利解决原有问题后,再依据教学的逻辑提出思维层次较高的问题,防止“炒夹生饭”.
2.6 精准提问要让学生主动提问
首先,精准提问是双向的,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一开始,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许比较幼稚,甚至超出大纲要求,这些都不重要,关键是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能力便得到了锻炼.如在学习了单摆周期公式后,有学生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当摆长无限长时,单摆的周期是否会趋于无穷大?这个问题本身就具有创新性,对于学生的这种善问意识,教师首先应当给予肯定;同时,鼓励有兴趣的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去探究,不一定要得到答案,却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或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这些都可以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最后,教师还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或在解决问题后设置疑惑,让学生提出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会有新的收获,因为解决疑惑的过程通常是深入理解知识的另一途径.
2.7 精准提问中教师要善于追问
有人说,在现代课堂中,探究是“画龙”,追问便是“点睛”.这表明在现代课堂中,教师的追问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价值.教学追问是指在学生对提出的问题已解决、部分解决或错误解决之后,教师针对学生的解决方案或思路提出的新问题.教学追问好比海港的引航船,以动态生成的追问引导学生正确而深入的思考,直至到达理解的“彼岸”,追问可以是一个回合也可以是多个回合.教学追问的动态生成性特征,决定了它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智慧,教师要通过自己智慧的教学追问让学生在无疑处生疑、在确信处质疑,让课堂成为学生智慧生成的地方.好的教学追问可以实现以下教学功能:
(1)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思维的深刻性是思维品质的重要特征.
(2)引导学生严谨思维,思维的缜密性也是思维品质的重要特征.
(3)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思维的多样性反映了人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这种追问需要顺势而动,一般的追问方式是:对于这个问题,你还有什么不同的或更好的思路?
3 如何进行高效的精准提问
精准提问既要遵从科学,也要包含教学艺术.
3.1 精准提问不能随心所欲
动态生成的课堂充满了未知性与不确定性.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随时会出现教师预设之外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课堂教学机智,让精准提问指向学生的疑惑、指向事物的本质、指向知识的核心.这种顺势而动的提问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针对性很强的思维导向性提问.
3.2 精准提问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
精准提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策略与手段.所有提问都应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计与实施,通过精准提问及后续的师生活动,突出教学重点、分散教学难点、强化教学关键.当动态课堂的“运动轨迹”与教学目标发生偏离时,教师应及时通过精准提问进行矫正.
3.3 精准提问要努力实现高效率
回忆性提问与结论性提问是必需的,因为这类提问往往是教学环节的节点.但这样的提问也不宜过多,原因是其往往缺乏理性思维的深度与科学方法的高度.真正有效的精准提问应努力增加解释性提问,如:为什么是这样?你的判断或结论的依据是什么?还应当努力增加探究性提问,如:能够让大家欣赏你的思路吗?还应当努力增加评价性提问,如:你对这样的解释或解答有什么看法?
3.4 精准提问中问题表达应清晰
教师的提问要准确、严谨,问题表述不能有歧义,不能让学生产生理解上的偏差.教学实践与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表述不清晰的提问都会增加学生理解上的困难,从而降低问题的教学价值和课堂效益.
3.5 精准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精准提问的目的是让全体学生收获知识或取得进步,因此,精准提问不能只面对少数学业优秀的学生,回答问题也不能成为少数学生的“特权”.换言之,教师要尽量减少指定性提问,而应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问题的探究与解决.有研究表明:问答的范围越广教学效果越好,当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时,学生会表现出较多的专心行为.
3.6 尽可能减少封闭性提问、增加开放性提问
开放性提问是开放性课堂的主要呈现形态,开放性的精准提问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与独特性,有利于学生养成创造性的人格.如“你还有什么想法?”“我们能不能换一个角度分析呢?”等.
3.7 精准提问是一个教学系统,包括提问、回答与评价等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及时评价,要尽可能采用积极性评价,减少消极性评价,应当根据学生回答的质量给予肯定的、鼓励的评价.对易于焦虑的学生,教师要从他的回答中挖掘闪光点,多表扬;而对于过于自信的学生,要尽可能少表扬,多提出更富挑战性的追问.当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不高时,教师可以提出建议或适当点拨,让学生有机会修正或改进自己的回答;也可以改变提问的表达方式或降低提问的难度再提问,还可以将原问题分解成若干子问题,让学生进行新的尝试.
对回答进行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可以适时让学生改变角色,相互之间做出评价,教师可以适时做一些点评或小结,这既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教学策略,也是课堂互动的一种重要方式.
3.8 精准提问不只要问,也要听
面对学生思考后的回答,教师要用心倾听.当教师以欣赏的态度倾听学生的回答时,即使答案并不完整或完美,教师也能从中捕捉到学生思考的精彩之处,而教师的这种捕捉对于增强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参与课堂互动的情感养成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回答,也不要用语言或其他方式催促学生,应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现代课堂的基本规则之一.
3.9 减少质问型提问,增加对话型提问
对话是人们探索与生成知识的重要方式.教学作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其本质是以对话、交流与合作为基础的知识建构活动.在质问型提问中,教师始终把握提问的主导权,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反问;而在对话型提问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霸主”,学生与教师拥有平等提问的权力,教师不仅要设问,还要鼓励学生反问甚至质疑.对话型提问实际上是一种讨论型提问,在平等的讨论中,师生都可能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这样的精准提问是一种艺术的提问.只有当对话成为课堂的主要方式时,动态生成的课堂才会充满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