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2020-04-15董利珍

新一代 2020年6期
关键词:应用探究素质教育语文教学

董利珍

摘 要:“新课改”下,素质教育已然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工作,素质教育旨在培养更多专业知识丰富、思想品德素质好的少年,是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教育模式。本文就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以求推动相关工作的进步。

关键词:素质教育;语文教学;应用探究

素质教育包含知识能力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方面。新时期下,单纯的知识能力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和社会需求,因此要广泛开展素质教育,让素质教育渗透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语文是小学课程体系中重要的一门课,也是基础课之一,只有在小学语文中渗透素质教育,才能使素质教育真正的开花结果,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发挥重要作用。笔者从事相关工作,就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做以论述。

一、强化学生技能素质培养

(一)培养书写素质

随着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技术的发展,许多人认为书写不重要了,语文教师对学生书写要求也不是很严格,平时的作业和考试,只要学生内容没错,教师就视为通过,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的现象。规范书写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一项内容,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写字帖练字来提高书写素质,同时要求学生在练习字帖的时候端正书写姿势,在字帖模板和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不仅能写出一手规范字,还能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使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促进其健康成长。

(二)培养口头表达素质

口语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桥梁,是心灵交互的窗口。小学生的思维简单,并没有成年人一样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如果不重视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小学生可能会出现结巴、语序错误等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重视小学生口语表达素质的培养。例如,老师可以将生活中的某个情景拉出来让学生进行情景模拟,以此锻炼学生的口语,将口语表达的培养融入生活。再如:老师可以将多媒体教学带入课堂,多媒体将声音、图片、影视等融为一体,使抽象变形象,老师借助多媒体将课文以幽默的讲课方式向同学展示,在授课过程中插入小动画,让学生进行情景再现,将动画中的人物合理分配让学生将动画中的对白演出来,不仅可以起到调动课堂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的作用,还能让学生在表演时锻炼自身的口语表达素质[1]。

(三)培养写作实践素质

写作素质是语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小学生如果想提高写作素质,首先就得多阅读课外书,老师应当鼓励和引导学生多阅读课外书,通过课外读物拓展视野,积累知识。其次,老师还要鼓励学生多写日记记录生活点滴以此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写日记是积累写作知识的一种办法,学生可以把每天自己所见所闻都记录下来,时间久了就会积累丰富的资料,只要坚持不懈,一定会在文字表达能力上有很大的提高。

二、强化思想品德教育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优质的素材,这些素材颂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品德。素质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此类教学素材,放大素材中的教育意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如:在上《孔融让梨》时,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创设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孔融和哥哥一块吃梨时,他是怎么做的?他身上有哪些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学习?”通过学习课本知识,加上教师的引导,学生们知道了孔融身上具备尊老爱幼、舍己为人的品质,他有一颗善良的心。教师在课后再强化一遍教育目的:“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也能像孔融一样多帮助别人,让着别人,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优秀品质!”

对于一些高年级的小学生,除了结合课本知识开展品德教育外,还可以组织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等方法领略德育的魅力。如阅读杜鹏程的《保卫延安》、罗广斌的《红岩》,来强化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让学生学习伟人身上所具备的优秀品质,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2]。

三、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打好心理健康教育基础,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意义重大。由于语文课具有较强的人文性特征,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优势明显,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语文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人格[3]。如在学习《陶罐和铁罐》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课本中蕴含的道理,让学生知道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其优点和缺点都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不能一概而论就下了定义。对于生活中存在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在课后单独谈话,让学生能够正视困难,不要因为遇到困难就自卑自弃,要对生活和学习充满信心,因为每一位同学都有成为“陶器”的能力,关键在于自身的态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拉近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善于与教师、同学交往,培养学生开朗、合群的性格。还可举办“热爱美好生活”的演讲活动,让学生准备演讲稿,积极搜集生活中让人感到愉快、自豪的事情,落实心理健康教育。

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是教育的基础阶段,也是素质教育开展的最佳阶段,学生的接受程度高,可塑造性强。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新时代映照下的素质教育的提升为教育主题,培养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健全人格,促进小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教师要明确认识到,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在于“育人”。

参考文獻:

[1]张思敏,陆娜,周颖.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提升粉笔字书写技能的几点思考[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9(06):83-86.

[2]杜志红.知识可视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学周刊,2020(03):28.

[3]蔡春玲.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分层教学探析[J].学周刊,2020(03):52.

猜你喜欢

应用探究素质教育语文教学
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