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属元素掺杂尖晶石型镓酸镁的研究进展

2020-04-15勇,郭

无机盐工业 2020年4期
关键词:尖晶石晶格金属元素

姚 勇,郭 锐

(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00)

镓酸镁(MgGa2O4)是一种尖晶石结构的镓酸盐,由氧化镁(MgO)和氧化镓(Ga2O3)复合而成,属于立方晶系、面心立方点阵,空间族为Fd3m,晶格常数a=0.828 6 nm[1-2],具有良好的介电和发光性能、抗辐射损伤能力,以及高温和化学稳定性,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材料。由于内部存在本征缺陷,MgGa2O4在蓝色可见光区拥有自激活的发射带[3],可应用于场致发射显示器等,同时,它也是一种良好的发光材料基质。近年来,稀土及过渡金属元素掺杂镓酸盐的发光材料因可作为发光二极管(LEDs)、固态激光器的介质,以及用于各种发光应用的荧光粉,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4-8]。笔者总结了近年来稀土及过渡金属元素单掺杂、共掺杂MgGa2O4尖晶石的光学性能研究。

1 金属元素单掺杂MgGa2O4 的研究

一般来说, 稀土和过渡金属离子作为杂质进入到半导体材料的系统, 替代基质晶格中的阳离子格位成为发光中心,可使基体表现出不同的光学性能。

1.1 Cr 元素的掺杂

Cr 是MgGa2O4中最常见的掺杂元素,并且掺杂工艺简单。Cr3+替换Ga3+,降低了晶格环境的对称性,其3d5电子构型促进了在700 nm 处的窄带发射和650~1 000 nm 范围内的宽带发射,分别归因于2E→4A2和4T2→4A2的跃迁,是镓酸盐体系中理想的近红外发光中心[9]。掺杂Cr3+的发光材料可应用于生物成像探针、可调谐激光器等领域,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

N.Basavaraju 等[10]以MgO、Ga2O3、三氧化铬(CrO3)为原料,采用固相法制备了一种长余辉荧光体MgGa2O4:Cr3+(MGO)。 研究表明,在230 nm 光激发下, 发射光谱在650~770 nm 范围内呈现出一个宽峰,峰值位于707 nm 处。 由阳离子反演引起的结构缺陷导致MGO 具有长时间的余辉特性。 在活体成像技术方面,与硅酸盐相比,MGO 结构相对简单,且具有更高的磷光强度,同时,其平均荧光波长在生物组织光学窗口内红移了25 nm。 M.A.F.M.da Silva等[11]以MgO、Ga2O3和氧化铬(Cr2O3)为原料,通过固相法制备了不同浓度Cr3+掺杂的MgGa2O4-Ga2O3体系。光致发光(PL)测试结果显示,八面体配位的Cr3+在红色和红外区域表现出宽带发射。 在400 nm 和450 nm 光激发下,Cr3+掺杂量(质量分数)为0.5%和1.0%的样品得到的发射谱带比其他样品更为明显。此外,与Cr3+掺杂的单相(MgGa2O4、Ga2O3)相比,该体系具有更宽、更强的发光带[12]。 X.L.Duan 等[13]以柠檬酸为螯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MgGa2O4:Cr3+纳米晶,并研究了其阳离子分布、光学特性与退火温度、铬含量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晶体内部阳离子分布紊乱,二价和三价阳离子均存在于四面体和八面体两个位置;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反演参数(八面体Mg2+的比例)减小,其变化趋势与四面体Ga3+或Cr3+的比例相同。 此外,反演参数也随Cr3+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进而引起晶体光吸收特性的改变。吸收光谱分析表明,位于430 nm 和580 nm 处的吸收峰分别是由八面体配位Cr3+的4A2(4F)→4T1(4F)和4A2(4F)→4T2(4F)跃迁所致,而在370 nm 附近的吸收带则与四面体配位的Cr3+有关。 A.Mondal 等[14]采用水热法合成了Cr3+掺杂的MgGa2O4纳米颗粒,并对其结构与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粉体具有立方相结构和纯晶体性质, 颗粒尺寸为10~70 nm。 由于在MgGa2O4基质中加入了Cr3+,其光学带隙分布在5.19~5.36 eV。 激发光谱显示了位于225、445 nm 和558 nm 处3 条激发带。 发射光谱表明,畸变的Cr3+在225 nm 光激发下产生自旋禁戒跃迁2E(2G)→4A2(4F),得到了峰值位于707 nm 处的发射峰,将样品在该波长下激发5 min 后,在1 h 内观察到了明显的余辉信号。

此外,张万鑫等[15]以氧化锌(ZnO)、MgO、Ga2O3、Cr2O3为原料,采用固相法高温烧结,制备了一系列磷光体ZnxMg1-xGa2O4:Cr3+(x=0~1.0), 并研究了Zn2+替代Mg2+对样品的结构和光学特性的影响。 结果显示,合成的样品均为尖晶石结构,表明Zn2+、Cr3+分别替代Mg2+、Ga3+完全进入MgGa2O4晶格。 光致发光测量表明,样品以Cr3+为发光中心,由电子的2E→4A2能级跃迁所致,且随着Zn2+掺入量的增加,发射峰的位置发生了蓝移,样品的红色长余辉性质也逐渐提高。

1.2 Co 元素的掺杂

Co 也是MgGa2O4中较为常见的掺杂元素,Co2+所在配位场的不同会导致其颜色发生改变。 在八面体配位场中,Co2+有3 个跃迁带,分别对应于自旋允许跃迁4T1(4F)→4T2(4F),4A2(4F),4T1(4P)[16]。 在四面体配位场中,Co2+的能级为4T2(4F),4T1(4F),2E(2G)和4T1(4P),此时Co2+有两个自旋禁戒跃迁4A2(4F)→4T1(4P)和4A2(4F)→4T1(4F)[17]。 通过掺杂得到的MgGa2O4:Co2+材料在发光强度、 外量子效率等方面都可达到较高的水平,作为可调谐介质非常具有吸引力。

X.L.Duan 等[18]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合成了Co2+掺杂的MgGa2O4纳米粉体,X 射线衍射(XRD)及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MgGa2O4尖晶石形成于600 ℃, 且在600~1 000 ℃范围内是唯一晶相,晶粒尺寸在5~30 nm。吸收光谱显示,样品在1.5 μm附近呈现出宽吸收带, 表明Co2+位于MgGa2O4纳米晶的四面体位置。 L.P.Sosman 等[19]通过传统的固相法高温烧结制备了Co2+掺杂的MgGa2O4多晶样品,并在室温和77 K 下对其光致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证实了Co2+在四面体位置发生了自旋允许跃迁4T1(4P)→4A2(4F),并确定了其能量过程。发射光谱在680 nm 处得到了强而宽的发射带, 掺杂量为0.1%(原子分数) 的MgGa2O4:Co2+发射带的综合强度最高,外量子效率接近1.0,当Co2+浓度继续提高时,样品发生了浓度猝灭。 吕海亮等[20]采用低温燃烧法在500 ℃快速合成了MgGa2O4:Co2+纳米晶, 结果表明,Co2+完全进入MgGa2O4晶格,没有改变基质的晶体结构与晶格参数,晶体的平均大小为30 nm 左右,结晶度高, 排列规整。 激发光谱显示了四面体格位Co2+在650 nm 处的最强激发峰, 发射光谱显示了样品在678 nm 处的强发射峰[4T1(4P)→4A2(4F)]和近红外区的弱发射峰[4T1(4P)→4T2(4F)]。

值得一提的是,S.S.Pedro 等[21]在室温下对储存了24 a 的MgGa2O4:0.1%Co2+进行了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结果表明,即使过了很长时间,样品并未发生化学降解和结构变化,光学性质仍保持不变,在低温下也出现了相同的宽频带和强烈的发光, 显示了其高质量、高效率、寿命长、高稳定性等特点,是一种具有较长使用寿命的光学器件候选材料。

1.3 Dy、Eu 元素的掺杂

由于具有特殊的4f电子层构型,稀土离子在吸收能量后能发射出各种波长的电磁辐射, 能级跃迁通道数量众多, 因此被广泛用于激发和发光材料。Dy3+在可见光区域有两个主要的发射, 分别对应于4F9/2→6H15/2(蓝光)和4F9/2→6H13/2(黄光)的跃迁,除此之外还有红光发射,对应于4F9/2→6H11/2的跃迁,通过调节黄光和蓝光的强度比例(Y/B),从而可使Dy3+实现白光发射[22-24];Eu3+具有窄带发射,当Eu3+在晶格中占据反演中心时, 发生5D0→7F1跃迁, 在595 nm处辐射发出橙光;当Eu3+不占据反演中心时,则发生5D0→7F2跃迁,在611 nm 左右发射出红光[25]。

目前只有少量文献报道了稀土元素Dy、Eu 单掺杂MgGa2O4的研究,并表现出较好的光学性能。

L.Yu 等[26]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Dy3+掺杂含有MgGa2O4纳米晶的MgO-Ga2O3-SiO2(MGS)微晶玻璃, 激发光谱显示了MgGa2O4纳米晶体的宽带吸收,基体将能量传递给Dy3+,提高了Dy3+的发射效率。当MGS 在紫外线下(254 nm)激发时,肉眼可以观察到强烈的白光发射。 H.Liu 等[27]以六水合硝酸镁[Mg(NO3)2·6H2O]、Ga2O3、氧化镝(Dy2O3)和氧化铕(Eu2O3) 为原料, 采用固相法分别制备了不同浓度Dy3+、Eu3+掺杂的MgGa2O4粉体。XRD 分析表明,稀土离子进入了MgGa2O4晶格位, 对基体的晶体结构影响较小。PL 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掺杂浓度的提高,磷光体的最大激发和发射强度会降低, 即出现了浓度猝灭现象。 在350 nm 下激发MgGa2O4:Dy3+,得到了位于480、575、665 nm 处3 组发射峰,分别对应Dy3+的4F9/2→6H15/2、6H13/2、6H11/2的跃迁,显示了其应用于白色LED 的潜力;在280 nm 下激发MgGa2O4:Eu3+时,可观察到明亮的红色发射( 峰值在620 nm附近),对应于Eu3+的5D0→7F2的跃迁;Y.Li 等[28]采用凝胶辅助高温煅烧工艺, 在高温1 600 ℃条件下制备了Eu3+掺杂的MgGa2O4红色荧光体。研究表明,通过降低反应源中的镁浓度, 可在基体中形成阴离子和阳离子空位, 进而有利于大尺寸稀土离子的掺入。 同时, 掺杂效应激活了电子从主晶格向Eu3+的5D0能级的唯一能级跃迁,导致样品在红色波段(峰值为613 nm) 产生强单色发射。 当Mg1-xEuxGa2O4+y(x=3.5%)在257 nm 下激发时,最大外量子效率达87%,可作为低能量激发的红色荧光粉。

1.4 其他元素的掺杂

除了上述掺杂常用的元素Co、Cr、Dy、Eu 之外,近年来对Mn、Ni、Pr 等元素掺杂MgGa2O4的研究也日益增多。

G.K.B.Costa 等[29]以MgO、Ga2O3、碳酸锰(Mn2CO3)为原料,采用固相法合成了Mn2+掺杂的MgGa2O4荧光粉。 研究表明,随着掺杂浓度的提高,粉体的形貌未发生明显的变化;合成的MgGa2O4:Mn2+粉体可在紫外光下被激发,在绿色区域产生强烈的发射峰,而在绿光激发下, 样品又可在红色区域得到较宽的发射带, 是潜在的绿色和红色光源的良好候选。 T.Suzuki 等[30]采用浮区法生长了掺杂Ni2+的MgGa2O4单晶体,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单晶属于MgGa2O4尖晶石结构。 在974 nm 下激发时,可观察到晶体在1 100~1 600 nm 的宽带荧光,室温下寿命为1.6 ms,量子效率达到56%,在光通信应用中有着广阔的前景。 Y.Li 等[28]采用凝胶辅助高温煅烧工艺制备了Pr3+掺杂的MgGa2O4蓝绿色荧光体,研究表明,稀土离子掺杂的浓度对量子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当Pr3+掺杂量为2.5%(原子分数)的样品在247 nm 下激发时,可得到强烈的蓝绿色发射(峰值为497 nm),最大外量子效率达92%,可应用于固态激光器等。 相关掺杂产物的光学特性及其应用汇总见表1。

表1 金属元素掺杂MgGa2O4 材料及其发光性能

2 金属元素共掺杂MgGa2O4 的研究

单一的稀土/过渡金属元素通过掺杂进入到MgGa2O4晶格中,有利于局域能级的形成,使基体表现出良好的光学性能。 除此之外,稀土、过渡金属元素共掺杂时, 通过离子间的敏化等相互协同作用能进一步增强MgGa2O4的发光特性, 以下总结了稀土及过渡金属元素共掺杂MgGa2O4的研究进展。

X.L.Duan 等[31]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Co、Cr共掺杂的MgGa2O4纳米颗粒,并研究了其微观结构、吸收和荧光特性。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为混合尖晶石结构,大部分Ga3+位于八面体位置;随着掺杂浓度的提高,四面体Ga3+和八面体Mg2+的比例增大。样品在可见光区表现出两条较宽的吸收带, 且吸收强度随掺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进而导致它们颜色的不同。 发射光谱得到了位于680 nm 和700 nm 处两个发射峰,分别对应Co2+的4T1(4P)→4A2(4F)跃迁和Cr3+的2E→4A2跃迁,是一种良好的红色光源材料。 J.Sun等[32]同样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稀土元素Er、Yb共掺杂的MgGa2O4纳米晶玻璃陶瓷,并系统研究了原料含量和烧结温度对样品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制得的纳米晶体尺寸为8~10 nm,MgO 和Ga2O3的加入量越多,加热温度越高,得到的MgGa2O4晶体数量就越多,尺寸也就越大。 稀土离子的存在对MgGa2O4的晶体结构影响较小。 通过共掺杂Yb3+、Er3+,可显著提高Er3+的发光效率。 在980 nm 光激发下,样品的红色、绿色上转换发光和近红外发光(1.5 μm)显著增强,可应用于激光器和光纤放大器等。

Y.M.Moon 等[33]以MgO、Ga2O3、氧化锰(MnO)为原料, 采用固相法制备了MgGa2O4:Mn2+绿色荧光粉,并研究了MgGa2O4:Mn2+在不同共掺杂剂(Eu2+、Ce3+、Al3+)作用下的光致发光性能。 结果显示,MgGa2O4:Mn2+,Eu2+/Ce3+在紫外激发和真空紫外激发下的发光过程完全不同,无论激发能大小,Eu2+、Ce3+对Mn2+激活剂的致敏发光都会产生;Al3+的掺杂则会使样品的发射峰位置向长波段移动, 同时导致基体在紫外照射下的吸收能力大幅度降低;掺杂量(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0.15%Eu2+和0.1%Ce3+的MgGa2O4:Mn2+材料具有最强的绿色荧光, 是等离子显示器绿色发光材料的良好候选。E.H.Song 等[34]采用固相法,在高温1 350 ℃条件下, 烧结合成了一系列Mn、Yb共掺杂的Mg1-xMnxGa1.98Yb0.02O4(x=0~0.2)粉体,当以976 nm 的辐射光作为激发光源时,可观察到样品在507 nm 处的绿色上转换发光(UC)。 随着Mn2+含量的增加,UC 强度逐渐提高, 在x=0.05 时达到最大值;当x=0.2 时,样品出现了浓度猝灭,对高效光电器件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A.Luchechko 等[35]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MgGa2O4:Mn2+,Eu3+多晶体,研究表明,样品仍具有尖晶石结构,但Eu3+的掺入导致基体产生了轻微的畸变,晶格常数增大,晶粒大小分布在1~5 μm。PL 测试结果显示,样品被激发后得到在430 nm 处的蓝光发射、505 nm 处的绿光发射和617 nm 处的橙光发射。 发光光谱表明,Eu3+的掺杂会使基体发射的相对强度和Mn2+的发光产生变化,此外,激发波长的改变也会导致发光强度在基质发光、Mn2+和Eu3+离子发射所对应的3 个光谱区域重新分布。 MgGa2O4:Mn2+,Eu3+的这种特性可用来控制发光光谱,从而在可见光区得到高效的发光材料,尤其是白光荧光粉。

元素单掺杂、共掺杂是目前常见的掺杂方式。为了继续提高MgGa2O4的光学性能, 尽可能地发挥其应用潜力,拓宽应用范围,研究人员也在尝试使用多种金属元素掺杂MgGa2O4来进行相关的研究。 J.L.Wang 等[36]以MgO、Ga2O3、氧 化 镱(Yb2O3)、氧 化 铒(Er2O3)、MnCO3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Er、Yb、Mn 三掺杂的MgGa2O4粉体。 研究结果显示,样品与尖晶石MgGa2O4结构一致,表明Er3+、Yb3+、Mn2+成功结合到MgGa2O4的主晶格中。 由于三掺杂体系中形成了Yb3+-Mn2+二聚体, 在980 nm 下激发时,Mn2+可以选择性地增强Er3+的绿色(507 nm)上转换发光和近红外(1.5 μm)下转换发光,显示了该种材料在温度传感器、 光传输等多种领域的重要应用价值。

3 结语

综上所述, 稀土及过渡金属元素掺杂可以明显提高MgGa2O4的光学性能, 使其能更好地应用于光学成像、可调谐激光器、显示及光存储器件等多个领域。在金属元素掺杂MgGa2O4的研究中,掺杂元素的种类对其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且都存在最佳掺杂浓度。 目前有关过渡金属元素掺杂MgGa2O4的研究较多,且具有较好的发光性能,而Dy、Eu 等稀土元素掺杂MgGa2O4的研究较少。此外,当前关于镓酸盐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模型的构建还不够完善, 对掺杂过程中猝灭等现象的研究也不够详尽。

针对以上在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第一,今后可以进一步着重研究离子掺杂,包括Dy、Eu 等稀土元素单掺及共掺对尖晶石型MgGa2O4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并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对其发光过程及机理进行系统深入的探究。 第二,离子电负性标度[37]是解释金属离子在基质中发光等性能的好方法。 电负性是表示分子中的原子将电子吸引向自身的能力的标度, 利用基于有效离子势建立起来的、 用于计算离子电负性的模型能很好地反映过渡金属收缩、配位场稳定化等现象,同时,还可用来计算主族元素的Lewis 酸强度、 三价镧系化合物的电荷转移能等性质, 实现对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合理预测,揭示掺杂的基本规律,并进一步设计具有新性能的材料[38-40]。选择合适的掺杂离子,并将实验与理论计算相结合, 这对今后的研究工作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此外,还可尝试对MgGa2O4基质进行改造,如通过掺入Zn、Yb 等元素来改变基体的晶体场环境,或是利用离子敏化作用实现能量传递等途径, 调节和改善掺杂离子的光谱性能, 从而得到应用价值更高的新型材料。

猜你喜欢

尖晶石晶格金属元素
三角形光晶格中的量子液滴
Lieb莫尔光子晶格及其光子学特性研究
尖晶石的资源与商贸现状
张云熙作品选
四种熔盐对熔盐法合成铁铝尖晶石粉的影响
Fe2O3-Cr2O3-NiO-MnO系黑色陶瓷颜料中着色尖晶石的析出行为
Cu-Al尖晶石的合成及非等温生成动力学分析
以氮化鎵/氮化铝镓超晶格结构优化氮化铟镓LED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考点复习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