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2020-04-14钟惠萍
钟惠萍
【摘要】近年来打造高效课堂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文章就任务驱动的内涵、任务驱动的基本环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策略以及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做了相关探讨,希望对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有所帮助。
【关键字】任务驱動 初中数学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 2020) 06-130-02
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改革的核心即为课程的实施,而其最基本的途径就是课堂教学[1]。打造高效课堂随之成为大家思考和关注的热点,对于数学教学。有研究发现,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契合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思维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2]。新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会发现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课堂上的讲授时间虽然减少了,但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时间增多了,学生成了课堂中的主人,充分展现主观能动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因此本文以《矩形的性质与判定》为例,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一、任务驱动的内涵
“任务驱动”是指教师要设计与所学知识相结合的任务,所涉及的任务必须具有适当的难度、可行性与探索性;设置的任务必须让学生认真思考,以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为主,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同时教师也应该多引导学生,使学生不断处于思考和探索的学习状态[3]。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强调教学要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应以问题和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其主动探究知识。
二、任务驱动的基本环节
(一)创设情境:创设的情境要基本来源于实际生活或与实际生活相类似,要充分体现数
学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引导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学习。
(二)确定任务(问题):选择与当前学习有关联的客观存在的事件或任务(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
(三)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教师不应该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而是提供有关线索引导学生自主或者是和同伴合作解决,教师给以补充和点评。
(四)效果评价: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含两个方面,既包括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和结果评价,也包括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4]。
三、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一)创设合理丰富的任务情境
通过设置递进式的任务链情境、悬念情境、趣味教学情境及动手操作情境等合理丰富的任务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或协作探究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设置合理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做”中学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一方面需要遵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和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设置难度合理的任务;另一方面可以设置具有较强的探索性的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完成任务突破教学难点,掌握学习的重点内容。
(三)把握新的教师角色,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注重学生之间的小组交流协作能力,应该不断地给学生布置任务、呈现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完成任务、解决问题。
(四)注重学习效果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在堂中的表现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评价,如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否积极思考,学生在解决哪一项任务时耗费时间较长等,并通过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四、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实例——《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是探究矩形的概念和性质,掌握矩形的概念和性质,并运用矩形的概念和性质解决相关问题。矩形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菱形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矩形作为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既是平行四边形知识的拓展延伸,又为学习正方形奠定了基础,起到承上起下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和联系,掌握矩形的概念与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际情景设置,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矩形性质的掌握;
(2)教学难点:矩形性质的探究和灵活运用。
(四)教学设计过程
本节课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设计6个任务让学生去认识矩形的概念、理解矩形的概念、掌握矩形的概念,不仅有利于矩形概念的学习,也为后面矩形的性质和判定学习做铺垫。
1.任务一:用6根火柴棒首尾顺次相接,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任务目的:该任务的提出给学生们创设了动手操作的情境,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有利于理解矩形的概念,再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1)问题①:请问同学们这6根火柴棒能摆成多少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这些不同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共同点?
(2)问题②:在拼成的这些平行四边形中,它们的面积是否都相等呢?如果不相等,有没有面积最大的呢?
(3)问题③:我们讨论的这些特点都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邻边有什么特点吗?
2.任务二:探索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理解矩形的概念。
此任务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仔细观察、合作探究,通过平行四边形的演变过程,得出矩形的概念,明白矩形其实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问题①: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生活中的长方形实例,并列举出几个。
(2)问题②:如图1、2、3、4所示,请同学们讨论同样的旋转过程,为什么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但是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3.任务三:探索矩形的性质,掌握矩形的性质。
此任务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掌握矩形的性质。
(1)问题①:从矩形的定义可以看出,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那么它是否具备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呢?
(2)问题②:请同学们改变平行四边形的形状,观察一下随着一个锐角角度的变化,两条对角线的夹角有怎样的变化?请你用直尺测量一下。
(3)问题③:如图5所示,请问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是巧合吗?换一个矩形是不是就会结果不一样?你能说明理由吗?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假设矩形ABCD,你能用数学方法去证明对角线相等吗?
(4)问题④: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请画出它的对称轴。
4.任务四:用矩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通过学生黑板展示解题过程把握学生对矩形性质解决在实际问题的掌握程度同时规范学生的解题步骤和格式。通过例题讲解及学生练习,让学生感受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做到学用结合,加深学生对矩形性质的应用,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5.任务五:变式训练,课堂小测。
通过设计难度递进的课堂小测题,让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矩
形的性质的理解,还有利于学生对矩形性质的灵活运用。
6.任务六:布置作业。
通过设计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矩形的相关知识。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通过必做题可以进行查缺补漏,发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容易遗忘和遗漏的知识点;选做题不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更多的收获和提高。
五、结语
新時期下的课程改革对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或协作探究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范晓婧.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
[2]张晓文,基于任务驱动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D].济南:济南大学,2019[3]胡苏姿任务驱动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6):139.
[4]陈标.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之友,2010(12):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