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2020-04-14陈光辉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6期
关键词:理念学校发展

陈光辉

【摘要】校长是学校发展的领头人。校长的教育思想决定了一所学校的办学思想与培养理念,对学校的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引领着学校发展的方向。秉承素质教育理念以及新课程改革理念,我们践行办学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进取。本文旨在阐述笔者的办学理念,并探讨学校未来前进的方向,力求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关键字】办学理念 发展素质教育 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 2020) 06-003-02

校长是学校发展的领头人。校长的教育思想决定了一所学校的办学思想与培养理念,对学校的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引领着学校发展的方向。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不断发展,教育领域也发生了大变革,如何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创办学校特色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我校办学历史悠久,到如今已经走过了52个年头,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领导班子与师生的努力。他们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让学校发展日趋繁盛。学校的硬件设施、软件设施、师资水平、育人理念都在不断优化,为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学校现任校长,我结合学校校情,提出了“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这一办学思想,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懈努力。

一、 “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的理论基础

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以人为中心”、“以学生为本”,其成为了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灵魂与思想源泉,冲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准确来说,就是把发展学生视为教育的核心目标,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内在驱力,强调审美和创造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突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与作用,提倡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最佳的教学心理氛围。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我国新课程改革理论另一来源之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其成为了我国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思想源泉。该理念指出:学习是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生长(建构)起新的经验;其目的就是要寻求适合于高级学习的教学途径,从大范围来看,与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是相一致的。

3.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

素质教育中,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指出“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从这个层面来看,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呢?我们知道,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我们开发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就能为推进素质教育提供有利的条件。

二、“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办学思想的践行

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发展学生个性

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创造条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我们不能只看到学生短处,更应该挖掘学生的优点。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能只看到孩子的成绩,更要看到孩子们的性格发展、身体健康以及心理状态。我们倡导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做出有效的引导,注重发展学生个性。

实践体现:我校积极贯彻落实“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发展学生个性。”的理念,开展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特长,发展学生个性。这是在具有一定办学条件之后,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我们相信,快乐学习因子与学生知识学习的相互作用,能让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学习兴趣得到发展,学习的效率也会提高,因而形成良性的循环效应。

我校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篮球社团、羽毛球社团、绘画社团、手工社团等活动,还不时举办比赛,增加竞技性与趣味性,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让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也得到了切实的发展;我校从一年级开始开设书法课,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陶冶学生情操;初中部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研中学、学中悟。

我们让学生走出校园,为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条件。近几年的暑假,我们都组织初中学生开展了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如去年暑假学校为初中部学生拟定了“关于农村垃圾处理问题的调查”的课题,将同一份问卷分布于不同的年龄段,以获得不同层次的效果,接下来进行了几天的调查安排,让学生自己探索如何进行问卷发放和访谈,如何得出科学处理農村垃圾的结论,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得到发展;今年暑假我们组织学生在相对繁华的村镇中发放了问卷,并让学生深入到工厂、医务所和茅塘镇政府进行有关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统计了问卷,计算了有关影响的因素,进行相关方面的总结,结合这几天以来的调查情况,得出“如何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结论。积极践行、科学探究成为我校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式。

2.让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概念已经不单单是多读书,不单是成绩好的学生,相反地,学生任一突出的技能都可以成为人才的标杆,其有可能是以往教师眼中的“不务正业”。而在基础教育中,我们除了知识性教学,更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学生进一步发展突出技能的能力基础或道德基础。教书育人,教学生知识,也教学生做人;让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都和谐发展,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升。

实践体现:在德育体系的构建上,我通过多措并举,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立体德育网络。学校层面,开展了以“传承孝悌、成就自我”为主题的孝德教育,进行了孝德校园文化构建,提出了孝德教育的三个层面:孝之于国,孝之于亲,孝之于校,并通过孝德教育全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教育。学校还开展了以“把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孝心献给父母、关心献给他人、信心留给自己”为主要内容的“五心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家庭教育层面,学校着力推进家校共育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邀请家长来校参加家长会,参加家庭教育宣传活动,让家长代表分享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并定期开展亲子活动,构建良性发展的家校共育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社会层面,学校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并与社区联手,开展“学生走进社区、企业家进校园、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系列活动,不断进化社会教育大环境。 学校高度重视体育教学,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及“终身体育”的理念种植于学生心中,让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体操比赛,一年一度的体育节,彰显团队风采,凸显体育技能;足球比赛,融人体育健康理念,融入团队精神理念,融入趣味体育理念。

学校还通过每年举办校园“艺术节”、“科技节”、“诗词诵读大赛”“手工制作大赛”等活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创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实现对学生良好审美的熏陶,实现对学生良好道德的熏陶,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能力

教育不是培养考试的机器,而是培养社会人。学校作为专门教书育人的场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奠定终身学习与发展的基础是当前教育的重要宗旨,也应成为我们的重要抓手。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应该成为当今重要的教学方式方法,也是每一个教师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总结出相关的内容:自主学习须遵循“以学为本,自主发展”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切忌“满堂灌”、“一言堂”。

实践体现:学校推进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校每学期都开展了各年级“趣味知识闯关活动”等,合作性、自主性、趣味性、知识性高度相互渗透融合,创新了学生合作学习模式,并做出了示范性的实践。教师在班级日常教学中,也极力渗透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开发学生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高效率地学习,丰富学生知识,促进学生知识输出,并发展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总之,“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这是我在今后的学校管理中将努力践行的教育思想。我将为此不断提升自我,秉承科学、务实、高效的原则,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进而全面促进学校发展,努力创人民满意的教育,办社会满意的学校。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理念学校发展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用心处事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学校推介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现代陶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