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提升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效率

2020-04-14唐德鑫

读天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应用题教学教学问题优化策略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其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教学问题;优化策略

一、 现阶段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身的解题能力相对薄弱

初中阶段由于学生正处于心里、生理成长和发育的关键阶段,逻辑思维和空间思维能力相对较低,而在应用题教育教学过程中,部分教育工作者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教学理念根深蒂固的影响,未能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规律,课堂实践环节仍是过度地关注于课本知识的传授,导致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脱节,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真正地领会数学知识的价值,最终对其思维的培养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除此之外,根据大量教研数据分析可知,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自身解題能力差、审题不清晰以及不善于转化应用数学问题等情况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纵观当前在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本位主义的存在,导致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充分有效发挥,最终对其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升都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是数学应用题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而目标实现的根本是保障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但由于教育工作者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受传统应试教育教学理念根深蒂固的影响,过度地关注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在创新与实践教学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最终不仅降低了学生们对应用题学习的兴趣,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也是非常不利的。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有待改善

作为初中数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和教师教学的重点,新课改背景下更是将其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可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部分教育工作者对于实践性教学活动的重视度仍较低,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仍沿用传统的教育教学内容,采取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未能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最终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除此之外在课堂实践教育教学过程中,“灌输式”和“填鸭式”等传统单一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只能被动地接受课程知识,自己的积极性无法充分调动,使得学生的应用题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解题能力都在不断弱化。

二、 提高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效率的优化策略

(一)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对学生生活素材积累的重视

从某方面而言,应用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在生活中的应用度也较高,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改善当前的教育教学现状,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对学生生活素材积累的重视是极为必要的,具体而言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一方面教育工作者需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当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规律,积极去创造真实的教学情境,从而让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将知识与技能相结合,最终为其解题能力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而另一方面孤立地灌输解题技能是传统应试教育教学的主要特点,而长此以往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导致他们抗拒心理和畏难情绪的产生,最终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故此在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把应用题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使他们从生活角度出发去处理和解决问题,以此来不断地提高学生们的解题能力。如在进行典型的“速度—时间—路程”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可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常见例子——赵鹏家离校五点二千米,在某天上学期间,赵鹏走到一半后发现,还有十五分钟就到上课时间了,问此时他需要以多少的平均速度走完剩下的一半路程才能保证不迟到。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首先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采取“一元一次方程”对其进行求解,而由于这道题其他同学也经常遇到,因此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求出正常行驶下,赵鹏所要消耗的时间,而后在设行驶速度为x,根据条件列举方程,求出答案。

(二)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提高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视

从某方面而言,“建模能力”是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核心,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高对学生建模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视,是现阶段中学数学教师们的核心发展方向。经大量校验数据分析可知,在当前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数学素养、能力及知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学生的建模能力相对较弱,建模意识也相对较低,长此以往对整体教育教学质量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故此为从有效地解决上述教学问题,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学需摒弃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广阔的空间,以期在保障数学应用价值充分发挥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学生们的建模意识、锻炼他们的建模能力,而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们还要尊重学生的解题思路不能一味地强调结果的对与错,最终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如李红家里装修时,他去装饰店买灯,不同瓦数灯的照明效果差异不大,但是消耗的电量不同,已知当地电价是五毛每度,问在进行装修时,倘若用100瓦和40瓦的灯泡,两者使用时长超过多少时,采取每种灯最合适。在对本问题进行解答时,教师们需首先让学生明确电量、电费的计算方式,而后接着要弄明白灯的售价在灯的选择时有什么作用,然后教师在分析整合题意信息时,就能总结出选择灯的标准是电费与灯的售价之和最少,最终解决上述问题。

三、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具备较强综合性的应用题是教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课程教学效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但由于受某些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当前应用题的教学质量与预期教学目标之间始终存在一定差距,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目标的实现也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故此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确保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充分发挥,是现阶段教育工作者的核心教学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郭松源.初中数学应用教学策略的探究[J].现代阅读,2012,15(23):122-124.

[2]李芳芳.浅析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J].语数外学习,2013,16(21):111-112.

[3]田福恒.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优化策略[J].数学大世界,2016,22(23):102-103.

作者简介:

唐德鑫,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参鱼中学。

猜你喜欢

应用题教学教学问题优化策略
等待·自主·探究
浅谈小学应用题教学
硬笔书法教学问题及解决对策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浅析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设计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