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戏曲活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2020-04-14雷蕾
雷 蕾
(河南省平顶山市湖光花园幼儿园 河南 平顶山 467001)
幼儿时期是幼儿启蒙的最佳时期。因此幼儿园对幼儿开设的活动内容极为重要。近些年来,幼儿园开始为幼儿开设戏曲课程,可以有效的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戏曲艺术相较于其他艺术,其有着较强的综合表达能力,通过活灵活现的艺术任务来表达一定的情感,能极大程度上的触及人们的心灵。
1.幼儿园戏曲活动目前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模式呆板、单一。目前在我国的幼儿教学体系中,戏曲活动尚处于发展过程中,对其的教育方式仍处在探索之中。所以,目前大量的幼儿园仍以传统的教学方式来教导幼儿。然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对于新时代的幼儿来说过于落后,不能满足于现下的教学需求。大多数老师在进行相关的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老师教学,孩子跟学的方式,幼儿对老师的动作进行模仿,以此来引导幼儿进行学习。这种方法严重忽视了幼儿的主观感受和创造力,造成教学效果不好,幼儿普遍兴趣不高的现象。
1.2 教师缺乏戏曲的专业素养、师资力量薄弱。由于戏曲教学开创的时间不长,属于新兴课程,所以很大一部分的教师之前并没有对于戏曲方面的教学经验,也没有涉及过戏曲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能高效的完成教学计划,也没有办法对幼儿进行专业的指导。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教学时间对戏曲专业的内容进行学习,已造成教学时间的浪费,因此教学效率大打折扣。
1.3 过于注重形式和结果。因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只注重教学所带来的收获。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只关心幼儿学没学到活动的内容,而忽视了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体验。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安排的过程中,老师一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对活动内容进行掌控,其形式、活动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导致幼儿没有任何的参与感,无法对其创造力,想象力进行有效的提高。
2.提高幼儿园戏曲活动的应对措施
2.1 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兴趣是幼儿参与学习活动的主要动力,有了动力幼儿就会主动投入到学习当中,并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幼儿园阶段的学生往往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向往。因此,教师在引导幼儿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对学生进行教导,制定一些符合幼儿阶段的课程内容,开展一些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活动,让幼儿主动投入到戏曲活动中去,并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以此提高我国幼儿的审美观和创造能力。
2.2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主,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当主要的角色,幼儿只是盲目的进行跟随、模仿,这种教学模式,对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幼儿园在进行学生的戏曲教学中,应改变其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探寻新的教学方法,建立一套适合幼儿戏曲教学理念的教学活动方式。在这套教学活动方式中,教师应扮演一个引导的角色,去引导幼儿主动的投入到戏曲活动当中,要充分的开拓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孩子能够深入的了解戏曲艺术。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幼儿的主体作用,强调幼儿的主观感受,提高幼儿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2.3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增强师资力量。教师是教育体系中的关键一环,教师能力的高低会严重影响到教学效率。也会对幼儿的未来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戏曲活动的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的专业素质够强,才可以为幼儿制定出更好的适合幼儿的教学活动计划,在活动中,也可以给予幼儿更好的专业指导,让幼儿完成课堂任务时事半功倍。学校可以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增强教师对于戏曲文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使教师团队能够更好的完成戏曲文化方面的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幼儿园在开展有关于戏曲文化的教学活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模式过于呆板,相关教师团队缺乏专业素养,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形式和结果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幼儿戏曲文化艺术的培养。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包括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增强师资力量等。希望这些改善措施能对我国的幼儿园戏曲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帮助,使我国的幼儿教育系统能够越来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