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2020-04-14刘娜
刘 娜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烧锅镇初级中学 吉林 长春 130200)
前言
虽然我国已经开展新课程改革,但是我国总体的教育大环境还是重视学生考试,将考试作为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非常多科目的学习,学习压力非常大,除了数语外对其他学科学习都没有较高的学习兴趣,课堂氛围较为沉闷,教师和学生之间有效互动较少。为此,初中历史教师将历史故事教学模式穿插到教学中,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氛围。
1.运用历史故事导入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历史知识丰富多彩,历史教学中涉及了大量时间节点,每个时间节点发生了非常多的历史故事,涉及非常多的历史人物,对于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将大量的历史时间节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全部都记忆起来十分困难。为此学生对于历史学习总是兴趣缺失,觉得需要背的太多太复杂。从而产生畏难心理,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将历史故事引入到课程教学中来,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然后再通过运用历史故事导入新的课程学习。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和教师一起互动,极大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比如在学习《中华文明的起源》相关教学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的起源是怎样形成的?大家印象中人类是怎样进化而来的?有的学生会回答:“是通过猴子演化进化而来的”有的学生会回答:“是女娲补天时甩下来的泥巴,女娲重新捏了一下,吹了一口气泥人就变成了人类。”然后教师认可学生的回答,为学生再一次讲解女娲补天炼泥人的故事,再导入新的课程,学习《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引导学生思考祖先都是生活在我国哪个区域?都有哪些特征?通过故事导入历史课程,很大程度上消除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恐惧和排斥心理,更容易接受历史知识,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和教师一起互动,完成本节课授课任务。
2.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历史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
初中生的年龄比较小,自律能力较差,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在45分钟教学时间内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在20分钟左右,每周历史课程的安排在2-3节课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是每一位初中历史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穿插历史故事不失为一个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平常学习生活中已经面临非常大的学习压力,更愿意接受这种讲故事为主的、非常轻松的学习方式。比如在学习《春秋战国的纷争》一课时,教材中教学内容普遍都是公元某年,哪个国家和哪个国家因为什么发动了战争,哪个国家胜利了。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任何吸引力,记忆起来较为困难。为了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讲解历史故事,让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周、齐、楚、燕、韩、赵、魏、秦这几个国家有明确的地理界限的划分,以及时间概念之后,在为学生讲“窃符救赵”“负荆请罪”“卧薪尝胆”等历史故事,加深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国家之间的政治纷争的理解和印象。从而提高学生对历史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利用多媒体设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愈加紧密,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已经是必然趋势。为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对历史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印象,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结合教学内容准备相应视频,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将抽象的历史知识和场景变得更加具象化,增强学生的理解。比如在学习《辉煌的隋唐文化》一课时,无论是书本中还是教师口头描述中都无法为学生描述出隋唐时期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了加深学生对辉煌的隋唐文化印象,教师为学生准备《猫妖传》中的极乐之宴节选片段,在视频中充分展示出大唐文化自信包容的特点、以及四海万国来朝拜的场景。视频故事以更加直观的方式为学生讲解历史,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为学生选择适合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历史故事,在课堂上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发挥历史故事的积极作用,提高学生对历史发展脉络的理解,加深印象,锻炼学生历史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到历史探究活动中来,提高学生历史综合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