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营造小学数学课堂气氛

2020-04-14吴琦璇

读与写 2020年31期
关键词:糖果动手图形

吴琦璇

(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三溪乡中心学校 江西 南丰 344500)

良好、积极,热情的课堂氛围是学生们的学习乐园,好的学习氛围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考能力,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去。学生积极学习,大胆动手操作,勇于提出问题,具备提高成绩的目标,从而促进小学数学学习的顺利进行。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必须学习掌握的重点学科,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自主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小学数学的学习与具体实践是密切联系的。加强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增强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这句话也有一定的道理,而且教学活动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传统教学可能只是单一的模仿和记忆,通过动手实践来学习数学知识可以加深同学们的学习印象,可以培养自主研究获取知识的能力。这种方法通常要比老师直接灌输知识要更加有效。实践也证明动手又动脑才能有所创造发明。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需要多安排一些动手操作,比如剪一剪,画一画,折一折,小学数学中有许多内容都是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通过动手实践的过程在学习中更加轻松愉悦,为学生创造放松的学习氛围。

比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这节内容时会出现平移,旋转等情况。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将动手实践融合在这堂课当中。处在方格纸中的一个三角形如图所示,将这个三角形向右平移三格,再向上平移两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像。遇见这种问题老师先可以问问同学们的方法,让同学们积极回答问题,营造积极热情的课堂氛围。可以提示同学们动手试试解决这个问题,自己用纸剪一个和图中大小相同的三角形,再和书上图中所示的三角形重合后在方格纸当中进行平移。教师在这个时候应当提醒学生在平移的过程中一定要细心认真,才能获得最后的正确结果。如果遇到图形的旋转,也可以使用同样的方式,带领同学们剪一剪或者折一折,形成图中所需要的图形,再进行旋转。旋转的过程中老师需要提示同学们找图形中的一条边为参照进行相应度数的旋转。动手操作结束后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画图,将平移后和旋转后的图形画在课本上,知识的引入可以图中剪图形折图形来完成,至于后面的巩固内容就需要找点平移,分别找出三角形的三个点,然后依次进行三个点的平移,最后将三个点连接成三角形就得到了平移后的图形。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过程,能够更加感性的学习到“图形的运动”这节内容。动手实践的这个过程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能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优秀品质,而且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课堂氛围也会变得轻松愉悦,研究表明在放松的状态下才能更加有效地吸收知识。

2.模拟数学场景,调动课堂气氛

小学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问题都是围绕生活中的常识开展。模拟教学场景可以通过游戏场景创设,或者人物扮演模拟,或者实物道具模拟,进行一些贴近我们生活的数学场景模拟。这样不仅能让同学们易于接受这些知识,而且可以集中上课注意力,极大的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在创设模拟情景的时尽量设计一些同学们都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教学,比如学生们喜欢的小玩具,或者喜欢吃的小糖果,或者同学们喜欢的一些动画片人物来进行情景创设。

比如在学习“加减法”的时候就可以设计情景模拟来进行教学。计算15-9=?时,可以进行实物模拟:小学生们都喜欢吃糖果,老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小糖果,遇到这个减法式子的时候老师可以先在桌子上摆放15个糖果,再随机挑一个同学A来讲台上拿走了9个糖果,这个时候老师可和同学们一起数一数桌子上还有多少个糖果,经过仔细数数,还剩6个糖果。计算6-4=?的时候老师可以随机抽选同学B来讲台上带走四个糖果,接着和同学们一起数一数还剩多少个,结果是还剩两个糖果。计算9+4=?的时候可以让同学A和同学B把手中的糖果加起来放在桌子上数一数,结果一共有13个糖果。最后老师可以布置一些简单的加减运算题目,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完成,完成最快最准确的同学就可以奖励糖果,这样不但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习方式的转变,达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良好的课堂氛围不是老师一个人在努力,而是带领同学们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学生们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无论是动手实践或者情景模拟都是为了能够提升教学效果而努力。实践也表明良好的课堂氛围确实能够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在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社会培养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糖果动手图形
我也来动手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四块糖果
四块糖果
动手画一画
观察:糖果找不同
动手演示找错因
分图形
找图形
雨季里的糖果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