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20-04-14古丽娜孜吐尔达洪
古丽娜孜·吐尔达洪
(新疆福海县初级中学 新疆 福海 836400)
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是模仿课本知识,借用课本知识,是对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一个锻炼,合理的利用课本教材,读写结合,给学生写作的一个参考,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写作能力。同时,这种方式也是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初中语文一体化模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相分离。现代初中语文教学只是强调学生需要多阅读,并没有跟学生们讲明白课本就是最好的参考书,有些学生就会盲目的去买一些作文书,在写作文的时候去翻作文书,找到符合的一篇作业直接摘抄。不仅是花了许多的冤枉钱,而且写作的能力也没有提高。单纯的去学习怎样写作,而没有和阅读结合起来,即使写出来的文章,也是缺乏一定的价值,显得写作特别的枯燥。久而久之,会让学生失去对语文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即使在课本中学习到的知识也不能运用到自己的作文里。
1.2 缺乏阅读量,写作内容空洞。有能力的学生不能只依靠课本上选用的文章,毕竟课本知识依旧是有限的,所以就需要学生们自己去寻找资源。“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书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在写作的过程中不至于没有内容可写。自己去探索课外知识,就要学会去摘抄,去积累。但是初中学生大多都是比较活泼的,爱玩,面对枯燥的语文课本,提不起来兴趣。不喜欢去读书,每次写作文的时候就是在东拼西凑的应付,只要是字数够了就行了。
1.3 写作缺乏训练,写作题目比较单一。初中课程相对较多,所以每周语文课老师就会赶时间的教学,总是用很少的时间去写作,学生们的写作能力根本得不到提升。一到写作时间,学生们就去翻找作文书,都在绞尽脑汁的凑字数,把写作当成了自己要完成的作业。而且每次都是老师找的老套题目,这些题目缺乏创意,就是那几个题材,学生们没有把写作当成是为了提高自己能力,缺乏阅读量,就很难写出来优秀的文章,学生都是随意的去完成老师交代给自己的“任务”。
2.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一体化实施的策略
2.1 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阅读和写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阅读课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写作之前让学生在阅读中寻找灵感,发现写作的技巧,把学到的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在不断的阅读中去积累属于自己的知识,不断的提高自己,写出来的文章也是生动形象,创意十足。例如七年级课文《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毛泽东对白求恩的歌颂,运用5个“一个……的人”为排比句,歌颂白求恩先生的伟大,从五个方面强调要向白求恩先生学习的意义,这种写法显得文章铿锵有力,充满了对白求恩先生的赞叹。所以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多的去参考课本上选用的文章,多多分析,用优美的句子去代替那些流水线一样的文章。
2.2 不仅要模仿,更要深层次的理解。参考课本知识是为了让学生明白课本中体现出来的文章中心思想,根据作者出生的年代背景,和所要表达的感情。鲁迅先生《故乡》一文中,主要表达了鲁迅先生的对眼前故乡和记忆中的故乡的对比,反应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对人民的压榨,体现了农民痛苦的社会现实,同时也反映了鲁迅先生忧国忧民的民族气节。针对课文中的故乡,和学生对自己故乡的对比,让学生有感而发对自己故乡的热爱,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充满了真情实感,有利于加深学生们对文章的深层次的理解。
2.3 鼓励学生多阅读,多练习。因为写作缺乏创意,老师就应该多多的鼓励学生多阅读,有感而发,寻找素材,只有阅读量的积累,才能写出更多有创意的文章。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课下阅读,并且给学生们阅读指导,标注自己不会的内容,优美的句子学会摘抄,及时解决学生阅读出现的问题。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们不同的情况,根据难易程度合理分配,可以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知识宽度。
3.一体化教学的意义
培养初中学生语文阅读和写作相结合,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读写能力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兴趣,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并进。学生通过阅读,写出来自己对文章的感想,就可以提高语文读写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文知识灵活运用能力,最终可以达到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的全面提升。
4.结束语
初中的学生们心智发展的还不够成熟,在学习中存在一些问题也是难免的。当今教育方式不断的改变,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学生们沟通,最终解决出现的问题。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师生互动,共同努力,解决问题。阅读和写作需要学生在自己的学习中积极探索,同时老师也应该鼓励帮助,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