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策略的探究与思考
2020-04-14陈辉
陈 辉
(河南省驻马店第二实验小学 河南 驻马店 463000)
识字教学是小学生学习所有科目的基础,对学生后期的学习进程有着很大的影响。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的时期,在课堂上并不能有很好的自律性,很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吸引。而这时如果以强硬态度让他重复学习课本上单调的汉字,这样不仅没有学习的效率,还会让孩子产生厌烦的心理,不利于后期的学习。所以这就要求老师在前期对识字教学的学习中,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课本知识,做出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案,特别是需要增加趣味性,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为后期学习做好保障工作。
1.当前在语文识字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方法单一。由于老师盲目的追求学生对汉字的认识量,以老师的教学方式为中心,用大量的作业让孩子们死记硬背,没有主动寻求更好的方法让孩子们理解性的学习。这样极大的降低了孩子们对汉字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内心会产生一种排斥感心理,这样的心理对往后的学习是很不好的。
1.2 识字教学脱离语境环境。在小学语文汉字教学的过程,许多老师存在着脱离语境环境教学的问题。常常把汉字的音、形、义分开教学,没有结合汉字的意思结构,使学生不能充分的理解汉字的意义。这样局限性的教学会造成一些常见知识点的遗漏,不利于孩子们记忆。如果在后期学习的过程中再次增添上去,很有可能会造成知识点混乱的情况发生,扰乱学生的学习规律。
1.3 汉字学习教学内容过于枯燥。根据我们对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调查可得知,在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下,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不断下降,并有少数同学产生对汉字学习排斥的情况出现,这就是传统的教育方式所带来的弊端。所以这也是我们在现阶段对小学生汉字教学要求加入趣味性的原因。
2.增加小学语文汉字教学趣味性的方法及其策略
2.1 图文对比教学。随着互联网教学的不断发展,在我们教学的基本设置中,普遍增加了电子白板等电子设备。所以老师们完全可以运用这些电子设备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趣味性教学。
例如:在小学语文汉字教学课堂上对“山”“水”等汉字进行教学和讲解时,老师可以先在电脑上显示出真正高山的样子,然后通过对汉字的变形和理解,向孩子们展现中华汉字的博大精深,最后变成我们生活中常见“山”字的形象,然后用正确的发音去教孩子们如何的去朗读,还可以拓展其组词,对“水”的教学也可以如此。这样既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华汉字变化的魅力,而且还增添了课堂的学习气氛。
2.2 通过动作表演让学生们理解汉字的意义。在小学学习汉字的过程中,动词所占的比例和运用是较广的,为了可让孩子们更加深刻区别近音词中动词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动作表演,形象鲜明,增加学生对汉字记忆力。
例如:在汉字学习课堂上,对“吹”“锤”“坠”“追”四个汉字进行学习时,由于韵母相同,所以读音较为接近,但是其意识却相差甚远,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区分这些词的意思,我们可以通过动作表演,让他们更直观的明其中的含义。老师可以先拿出一张纸,放到嘴边,轻轻地吐出一口气便可以告诉学生这是“吹”。随着纸慢慢飘到空中,受地心引力的影响向下坠落时,可以告诉学生这是“坠”。这时,一阵风吹过来改变了纸张的坠落方向,向其他地方飘时我们跑去追,这便是“追”。等到我们拿到纸张放到桌子上,用手轻轻握成拳头捶,这便是“锤”。老师每进行完一个动作的时候,便可以在黑板上播放汉字的形成过程结构分解等,让学生们在观察中潜移默化地边记住了字的含义读音和结构,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引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也让学生学习到了新的知识。
2.3 走出课堂,接触生活中的汉字知识。学生们对汉字的学习和理解,不仅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更多的知识来源于生活,所以老师们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生活汉字的海洋。
例如:对于那些刚入小学的孩子,老师可以带领他们参观校园,遇见常见的汉字,便可以询问他们,如“花园”的“花”,如果他们回答正确的话,对他们进行表扬和奖励,小孩子如果受到奖励,便会有主动回答问题的欲望,激发孩子的表达能力。如果回答错误的话,老师可以对汉字进行详细的人讲解,并当场随机提问学生,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3.结束语
总而言之,汉字教学是贯穿了整个小学时期的基础课程,他所占的比重很大,所以不仅要在乎学生的学习质量,更要关乎他们的学习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只有学生掌握的更好的学习方法才可以提高学习质量,这就要求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主动学习新的教学理念的运用到课堂当中去,使识字教学更赋有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