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与研究
2020-04-14唐美燕
唐美燕
(广东省龙川县老隆镇维嘉学校 广东 河源 517300)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该时期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心理问题。因此,学校应当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指导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从而有效推动了小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开展,也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
1.1 忽视了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试教育不仅在初中和高中学生中有所体现,现在也已经渗透到了小学的教学工作过程中,许多教师认为应当把握小学时期的教学工作,从而为初中和高中的教学打好基础,这使得许多小学生在小学学习期间就已经开始了高强度的学习工作,包括许多的学生家长也在周末和课后时间为学生安排了辅导班,从而无形中提高了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逐渐增加。然而很多的教师和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意义,甚至一些家长和教师也认为,小学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这就降低了他们的对于小学生心理变化的敏感性。
1.2 专业心理健康辅导资源较少。在教育改革的影响下,学校也开始不断的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同时组织小学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方式,然而由于小学学校没有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不够完善,从而导致学校引进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和设备力度不够,同时也没有专业化的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的辅导,这就造成小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下降,如果小学生在小学学习期间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但是学校并没有相关的心理健康辅导,这就容易造成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严重,对小学生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2.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
2.1 树立多层次的发展目标。学校与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前,需要充分的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方向。教师应当树立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同时在教育过程中应当以发展为核心,这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具有良好的人格。因此,教师必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注重发展,基于教学目标层次的不同来划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方向。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矫正小学生错误的行为以及消极的心理,通过心理教育来提高小学生的适应能力以及自主能力,同时加深小学生对于自身的了解。除此以外,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下,教师也应当重视激发小学生的潜能,并促进小学生进行自我完善。教师在进行心理教育过程中,也应当根据小学生年龄的差异以及年级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方法。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当重视提高小学生的适应能力,心理教育帮助学生更快适应学校环境并享受学校环境。而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心态的调整,并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小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并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激发小学生的潜能。而高年级的学生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当重视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意识,并通过心理教育不断的实现自我完善,从而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
2.2 建立家校合作的模式。家庭教育也对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当建立家校合作的模式,通过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有利于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或者是电话的形式来了解小学生在家里的心理状况,同时也能够及时的将小学生在校园中的问题反映给家长,有利于教师及时的对出现负面情绪的小学生进行情感的疏导。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心理健康讲座提高父母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
2.3 合理的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小学学校首先应当提高自身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从而合理的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小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可通过邀请相关专业的小学生心理健康专家和教师共同举办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教育培训课程,从而及时发现当前小学生普遍存在的有关心理健康的问题,并及时的采取专业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学校也可以积极的组织小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让小学生在游玩的过程中学习到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帮助减轻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抵触。除此以外,学校也可以定期的组织相关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培训,从而帮助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树立正确的认识,同时完善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体系,学习先进的心理辅导教学模式,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阶段的教学工作来说,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因此,应该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工作,根据小学院校在心理教学工作中的不足,进行优化完善,并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当深入的与学生进行交流,从而把握小学生的心理变化,便于教师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能够帮助小学生充分理解自己,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也可在他们的成长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