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提升之我见

2020-04-12庞连平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初中生初中数学

庞连平

【摘 要】初中数学学习的本质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思维,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数学知识与自身认知的连接,真正掌握更多的思维方式,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为增强数学核心素养奠定基础。本文从生活化教学、小组合作教学以及自主探究教学三个角度简要探析,旨在为学生打造自由、开放、有趣以及多元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探究、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初中数学;数学思维;教学策略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部分数学教师往往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未注重讓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思维,掌握相应的解题方式,存在让学生按照单一方式解题的状况,导致学生陷入严重的思维定式。通过开展初中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教师不仅能让学生掌握更多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升数学学习能力[1]。

1   数学教学生活化,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在于为学生打开数学学习的视野,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站在不同的数学思维维度,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真正让学生的思维更具全面性和灵活性。对此,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并在此过程中融会贯通教学内容,实现生活与教学的无缝对接,从而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思考数学问题,增强自身思维的灵活性[2]。

如在讲授“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应想到生活中的种种现象皆可抽象出圆与直线的相对位置关系。应在让学生理解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视角分析生活现象,真正实现数学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升整体的生活化教学质量。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应注意三点。第一,注重知识讲授的形象性。教师可运用多媒体展示圆与直线的相对位置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与学生互动,从而加深学生对此部分知识的理解,为下一阶段的数学授课做准备。第二,营造生活情境。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太阳从地平面缓缓升起的视频,并让学生从视频中抽象出圆与直线的相对位置关系。学生会主动说:“当我们看到太阳露出地平线时,太阳与地平线相交;当太阳与地平线交于一个点时,两者的关系为相切;当太阳远离地平线时,两者的关系为相离。”第三,开展知识的迁移。教师可对学生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圆与直线的相对位置关系?”学生可能会说:“在打乒乓球时,球拍与乒乓球也存在这种关系。当乒乓球逐渐接近球拍,并进一步接近时,两者间存在相离、相切、相交的关系。”教师运用生活化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并鼓励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对数学知识进行延展,能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   数学教学合作化,增强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通过初中数学的学习,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学习能力能得到提升。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逻辑性,使学生能真正运用正确的逻辑,分析数学中的各个条件,构建各个条件之间的连接,并解决数学问题,这样能让学生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具逻辑性。教师可融入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学生思维的差异性,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究问题,从而增强学生思维的逻辑性[3]。

如在讲授“勾股定理”这部分内容时,笔者设计了“如何证明勾股定理的存在?”的问题。条件如下:条件一,教师准备几组特制的木棒;条件二,让学生探究的正确性。同时,笔者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并让学生充分交流,从不同角度思考各个条件,构建各个条件之间的连接。在和众多学生的交流中,给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小洛的回答。小洛主动站起身说:“我们小组通过交流得出,因为每组木棒只有三根,所以我们测量了三个木棒的长度,并将其带入公式,最终证明公式是成立的。与此同时,我们将三个木棒拼接在一起,得到了一个直角三角形。最终的结论正好符合三角形的勾股定理。”通过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法,教师能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交流中,分析条件,运用条件,综合条件,增强自身思维的逻辑性。

3   数学教学探究化,增强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为增强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教师可创设开放性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理解题意和教师引导的基础上,开展个人的独立思考。这样能让学生真正地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探究,能达到增强学生思维发散性的目的。

如在讲授“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这部分内容时,笔者运用了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思考了如下问题:,如何从不同角度求解这道题?同时,笔者引导学生从因式分解法、配方法以及公式法三个角度进行解析。更为重要的是,笔者适时地走入了学生的讨论中,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启发性引导,激励了更多学生探究数学问题。在大部分学生讨论结束后,笔者邀请了学生分享成果。小婵积极举手说:“我主要运用三种方法进行探究。方法一,运用因式分解解题。将此式子分解成的形式。方法二,配方法。将上述式子配方为。方法三,公式法。先判断此计算式是否有解。得出有解判断后,将对应系数依次带入,最后得到-10和6两个解。”教师在开展自主探究时,应注重调整学生“自主思考”与教师“实施引导”之间的关系,既要让学生获得探究数学问题的成就感,也要让学生在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增强个人思维的发散性。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并采用和学生认知最为接近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深入探究数学问题,分析各个数学条件,构建数学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连接,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唐晓红.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7(18).

[2]李士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8).

[3]白莹.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7(11).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初中生初中数学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