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思想

2020-04-10马永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思想初中数学

马永

【摘要】在启发式的教学之中,教师需要通过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并消化新知识.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需要教师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引导开发学生的思维,激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将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

【关键词】初中数学,启发式,教学思想

一、创设能让学生感到有趣的教学环境

学生是否愿意配合教师的在课堂上的言行来开展教学活动,是启发式教学能否实施的基本条件.这种情况的前提是需要学生对所学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形式充分感兴趣.只有当学生对课程充满兴趣时,他们才能由始至终保持高度的学习状态,他们的学习注意力才会始终保持高度的集中,积极投身学习的整个过程.只有这样他们才可以与教师合作分析和共同解决每一个难题.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初中阶段数学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特别是在初中阶段的学生,这一个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教师应使一些枯燥的内容变得激情有趣,以各种方式发挥教学形式,使学生自愿地,尽可能多的参与教学活动.总之,教师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应当构建一个有效的教学情境,运用好这一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全部过程.就好比,教师在教学概率这一方向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有趣味性的游戏去进行教学.教师用扔硬币的方式,让学生去猜一猜是正面还是反面,培养学生对概率的基本认识,让他们有兴趣学习这一章节的知识点.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师,在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必须充分发挥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是启发式教学的本质要求.坚持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基本原则.只有当学生最终掌握了学习技能,有了学习的激情,对学习考试充满兴趣,启发式教学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把整个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独立进行学习,发挥自己的智慧.在具体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采用下面这一些方法:

(一)将抽象知识具体化,让学生感到轻松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其逻辑性和抽象性都是比较严重的,这也是导致很多初中阶段的学生在一开始学习这一门课程的时候,就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他们在心里已经觉得这一门功课太难了,肯定学不好.针对这样的一个情况,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在日常的教学过程汇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根据学生的各方面学习需要,去有针对性的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尽可能地让一些抽象化的知识点变得直白,具体一些,让学生在对其进行学习和理解的时候更容易一些.例如,在解释同类项的知识点的时候,作者结合社会生活的现实,问道:根据同类项的定义,在我们的生活中,同类项都在什么地方有出现?鼓励学生在教室、家庭、超市等场所说出同类项的物品.启发性问题:为什么10公斤和10元不能加在一起?10公斤和20公斤可以加在一起吗?鼓励学生讨论相同的定义.这样,通过一系列的讨论和交流,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类似项目的知识,并逐渐对数学产生兴趣.

(二)从实际角度出发,让学生学有所得

应清楚地了解学生在本班的接受能力,是开展启发式教育的前提条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力求实现教学活动的联动.逐步深入,学生的思维可以跟随教师的引导慢慢进入正确的轨道,既不让学生觉得自己什么都学不到,也不让学生轻松完成教学任务.

三、把握准确的启发时机

(一)根据教学安排预设启发时机

在现在这一个阶段,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师,在进备课的时候,就可以根据日常对学生的观察,在不偏离教科书教学大纲的基础之上,去有针对性设计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的方法,尽可能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相符合,让学生真正学习到数学知识.例如,当教师在教学三角形三条边之间关系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问学生:既然三角形由三个线段组成,那么随便三个线段都可以组合成一个三角形吗?在假定这个问题的前提下,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在课件中准备一个更深刻的启示,对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两个问题:一个是任何三个线段都能够形成一个三角形?第二,任何三个线段不一定能够形成一个三角形?对这个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学生开始谈论它,一些人认为它是可能的,一些人认为它是不可能的.在此基础上,作者编写了一些反例,并以直观的多媒体教学形式进行了展示.让学生知道一些三角形不能由任何三条线组成.这样,笔者就可以继续教学生三角形两边的和必须大于第三边的结论.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很好.这样就做到了最好的启发式教学的效果,让学生也学到了自己应该学到的知识点.

(二)根據实际教学需要随机捕捉和利用启发环节

在初中阶段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数学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气氛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教学,随机进行激励问答.例如,有一次笔者教的学生问笔者三个边对应相同的两个等边三角形的知识点,一名学生问就这样问: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也全等吗?根据这个机会,作者从教学辅助工具中选择了两个三角形工具.开明学生比较两个三角形是否对应相等,然后回答:两对三角形的对应角确实相同.但他们显然不平等.随后,笔者为今后的启蒙教学做了铺垫:这两个三角形在数学上被称为相似三角形,这是我们今后要学习的.

四、结束语

启发式教学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形式多样的.要求教师使用的时候需注意方式方法,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师必须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勤于思考,灵活的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而提升初中阶段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程.启发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因式分解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0):88,92.

猜你喜欢

启发式教学思想初中数学
浅论小学语文教学思想的革新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案例陈美琴
谈高中政治课中的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在《数据库技术应用》课程中的应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中职机械制图中三视图的教学对策研究
试论实现英语教学“学习增值”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