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初中数学的课程导入

2020-04-10李成军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李成军

【摘要】有人将课程导入比作“开胃菜”,这不无道理.课程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开端,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起点.如何进行有效的课程导入一向都是值得教师研究的问题,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数学课堂更是需要高效的课程导入环节.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调研学生学习实践,根据学生接受情况与偏好,科学设计课程导入环节,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以促进课堂教学成果的提高和转化.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课程导入

初中数学课程导入与课堂教学效率息息相关,从课程导入着手、进行有效课堂教学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提高趣味性、逻辑性以及联系生活实际三种形式进行课程导入,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集中学习注意力,帮助学生明晰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加深对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课堂开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激活初中数学课堂.

一、提高导入环节趣味性

提高课堂趣味性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高趣味性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由于初中数学内容上逻辑性相对较强、整体效果相对枯燥的特质,增强课堂趣味性是激活初中数学课堂的最快捷、也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然而提高趣味性是一个大而化之的命题,如何将其细化到课堂教学之中需要从课前调研、环节设计与具体开展教学三个方面进行充分准备.在课程调研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效果体验、问卷调查、课后听取学生反馈意见等形式,了解学生对课堂的具体诉求,进一步细化导入环节设计.在环节设计与具体开展教学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具体设计.例如,在教学“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二次元”与“三次元”的概念,询问学生对这二者的认识,促使学生踊跃发言,引导学生思路贴合教学内容.由于数学课堂向来给人以严肃、学术感强的认知,“二次元”这类流行词汇容易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与兴奋感,同时有助于学生理解二维与三维区别、立体与平面的差异.接着教师可以通过进一步展示几组图片来促使学生直观地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差别,例如,教材中介绍的生活中的立体的帐篷图片与平面的旗帜图片、数学中的立体的立方体图形与平面的矩形图片,都对学生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差异有促进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教材提供的资源,像前文提到的帐篷与旗帜的例子,都是教材中插入的教学素材,易于获取且简单易懂,是辅助教学的良好材料.当然,除通过游戏、故事、语言风格等增加导入内容趣味性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灵活调整课堂导入形式,通过问答、翻转课堂等形式提高学生课程参与度,在导入形式与学生情感方面增强学生对课堂的兴趣.

二、思路清晰,内化数学课堂逻辑

数学课堂是逻辑思维、理性思维的主场,初中数学的课程导入更是要突出数学学科的逻辑特色与课程导入的开启课堂的作用,过于强调导入形式而忽略导入环节的逻辑性与功能性的课程导入只是喧宾夺主的失败教学设计.内化数学课堂逻辑主要可以从明确课程教学内容与遵循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两个层面入手.在课程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等形式,向学生展示本节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对本节课有个大致的整体认知,这对展开后续教学是有极大作用的.例如,在教学“平行线及其判定”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形式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程主要围绕平行线的概念以及平行线判定定理两个重点展开,引导学生对课程重点有基本的掌握,在后续开展教学时为学生抓住关键点、集中注意力做铺垫.同时,为突出课堂内容重点,教师可以采用“开门见山”式、设问求答式、设置悬念式等课程导入方式,引导学生聚焦主要教学内容,也可在无形中强化教学效果.在遵循教学内容逻辑顺序层面,要求教师遵循自浅及深、由易及难、由理论到实际的逻辑顺序开展教学.虽然这对教师课程导入环节有较大限制,但是在实际开展教学时还是有较大的发挥空间.例如,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采用有层次的结构导图,为学生展示本节课基本的逻辑层级与归属顺序.但是在实际开展后续教学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接受教学的具体情况做相关调整,不必过分拘泥于理论.

三、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导入环节生活性

数学并不是形而上的学科,它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在教学中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似乎总是被淡化的.作为数学教师,在课程导入环节乃至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应当突出数学学科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意识到数学学科的实用性与功能性,促进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例如,在教学“随机事件与概率”一课时,学生可能会习惯性地认为这仍然是理论性的、不切合实际的一课,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学校演讲比赛抽签决定顺序、超市促销抽奖、玩飞行棋时掷骰子决定步数等具体的、生活中常见的实例扭转学生固有的看法,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的随机事件随处可见,概率更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这就在无形中强化了学生对这节课所学知识的重视程度,为后续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与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奠定了基础.同时,由于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模式较小学时期都相对成熟,求知欲也更为强烈,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在课程中添加一些具体的、层次较高的实例,例如,涉及求职时面试的顺序、射击运动员十环的概率、科学实验成功的概率等,在导入课程的同时为学生简要介绍有关行业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知识有所了解,这对集中学生注意力以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四、结 语

设置课程导入环节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更迅速、更高效地开始课堂学习,引导学生获得更良好的学习体验,提高课堂效果.在积极研究如何科学开展课程导入环节的同时,教师也需要注意导入环节与课堂教学的衔接以及课程内容设计,提高課堂教学内容整体性,帮助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进入课堂,提升学生课堂学习体验,并从宏观层面促进初中数学课程整体教学效果优化.

【参考文献】

[1]李志洪.初中数学的课堂导入艺术浅析[J].东西南北:教育,2018(1):383.

[2]冯卫东.初中数学课堂导入初探[J].神州,2017(12):37.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