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临床疗效观察
2020-04-10邓正明张丽瑛苏丽芳方建啟蔡树河
邓正明,张丽瑛,苏丽芳,张 捷,方建啟,蔡树河*
(1.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122;2.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3;3.福建省康复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建 福州 350003)
眩晕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常表现为感觉自身或(和)外界物体产生了一定方向的旋转、移动甚至翻转,发作时常感觉十分恐惧甚至有濒死的感觉,需要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否则会对患者的身心造成较大伤害。眩晕多由于机体未能对外界刺激或者内耳迷路神经传导及投射部位的刺激或病变进行有效代偿,其空间定向和平衡功能产生影响所造成的运动幻觉[1]。祖国传统医学认为本证有因外邪致病,也与内因肝风、内火、体质虚弱等有关。清·陈修园将其总结为“风”“火”“痰”[2]等几个方面的因素。相关研究发现最常发生的眩晕中医分型为风痰上扰型[3]。本次研究采用自拟中药组方进行穴位贴敷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20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1日-2016年1月1日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门诊收治的风痰上扰型眩晕患者200例,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中男45例,女55例;年龄18~61岁,平均年龄(43.21±6.77)岁;病程1~4年,平均(2.33±1.12)年。试验组男52例,女48例,年龄20~64岁,平均年龄(45.32±5.89)岁;病程1~4年,平均(2.61±1.78)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内科学》[4]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标准和《中医内科学》[5]眩晕的中医诊断标准,辨证为风痰上扰型。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者,且均经询问病史、临床表现、TCD等确诊为眩晕;②临床资料完整,自愿加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2 排除标准 ①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肝肾功能衰竭者,非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眩晕;②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③严重意识障碍者,哺乳及妊娠期妇女。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片(国药准字:H10920064)治疗,5~10 mg/次,每天1次,以15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1.4.2 试验组 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外用方治疗,药方组成:天麻20 g、白附子8 g、磁石20 g、石菖蒲18 g、泽泻20 g、生姜18 g,将上述中药研磨成细粉混匀,置于干燥通风处备用,治疗时使用蜂蜜将5 g药粉调制成糊状后搓成丸状,放于贴膏上备用,将患者穴位用75%酒精进行消毒之后,将贴膏贴于风池穴、翳风穴。嘱患者早中晚各按压穴位1次,以15天为1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
1.5.1 眩晕障碍评分(DHI) 治疗前后,用眩晕障碍评分量表(DHI)评估眩晕程度,按照0~4分分别从躯体性、功能性、情感性3个方面、25项进行评分,得分越高,表示眩晕越严重。
1.5.2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 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比较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收缩期血流速度情况。
1.6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疗效指数=[(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治愈:治疗后患者疗效指数>90%,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显效:治疗后患者疗效指数为70%~89%,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可正常工作及日常生活; 有效:治疗后,患者疗效指数为30%~69%,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但仍有轻微晃动感、旋转感,对工作及日常生活有一定影响; 无效:治疗后患者疗效指数<30%,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甚至更差。治愈、显效、有效计入总有效。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0%,高于对照组的89.0%,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HI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DH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DHI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HI评分比较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A、RVA及BA收缩期血流速度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TCD相关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A、RVA及BA收缩期血流速度均明显增高(P<0.05),且试验组相关参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组别例数(n)收缩期血流速度治疗前治疗后LVA27.18±3.7730.65±3.50▲对照组100RVA29.19±3.3432.98±3.66▲BA30.31±2.8933.54±3.62▲LVA27.16±3.6532.18±3.74▲△试验组100RVA29.87±3.2834.02±3.79▲△BA30.24±3.7736.31±3.85▲△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
风痰上扰型眩晕患者或平素体内风痰湿偏盛,或感受外邪、外风扰动、体内素藏水饮随外风上泛于头面清窍,故出现诸如头晕、目眩、天旋地转之感、脸色惨白、冷汗淋漓等症状;或情绪不适,情志不舒,肝气不疏,内动肝风,肝风挟痰上扰头面清阳之窍,发为眩晕。现代医学认为眩晕多由于前庭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颈椎病,以及其他如内分泌代谢疾病、心理精神因素导致的眩晕等。前庭系统疾病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占很大比例[7]。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常引起头晕、眩晕症状[8]。颈椎病也是造成眩晕症状的原因之一,颈椎骨质增生、颈椎失稳、颈椎间盘退变、不当的转颈活动、颈部软组织病变、椎动脉病变、颈交感神经刺激等都可引起眩晕[9]。本病病情复杂,发无定时,发则坐卧难安、痛苦不堪;甚则呕吐、耳鸣。目前对于眩晕,无论是中医治疗还是西医治疗,大多是采用口服药物,中医外治法研究相对较少。穴位贴敷为常用的中医外治法,有简、便、廉、验、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本研究观察自拟中药外用处方对风痰上扰型眩晕进行穴位贴敷治疗的效果,以探讨穴位敷贴对眩晕的治疗作用。
中医“眩晕”一病,以“风、痰、虚”为其主要病因病机。“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虚不作眩”[10]为祖国医学中普遍认同的眩晕发病机理。本组方即是着眼于“风、痰、虚”的病因病机特点,从组方配伍入手。穴位贴敷中药组方由天麻、白附子、磁石、石菖蒲、泽泻、生姜6味中药制备而成,其中白附子、天麻、磁石主治风,天麻平肝熄风化痰之力尤佳,辅以磁石潜阳熄风,稳定神经系统,白附子性辛味甘气温,辛温发散之力善于于祛风化痰。《神农本草经疏》曰:“性燥而升,风药中阳草也……风性升腾,辛湿善散,故能主面上百病而行药势也。”[11]白附子性辛温气机运动主升为入阳明经之要药,故而能荣于阳明经所过之头面。且白附子具有祛湿化痰、驱风止痉、解毒散结的作用。 石菖蒲、泽泻二药合用主治机体伏隐之痰湿,石菖蒲功用驱秽醒窍,宣肺化痰,泽泻利水渗湿,现代研究表明其有调节机体内部水液循环代谢的作用,对内耳性眩晕症具有明显功效。方中生姜辛开一味温阳补虚、化痰开浊、振奋元阳,且天麻可平抑上焦之气逆,石菖蒲开辟中焦秽浊之气,泽泻渗利下焦之湿气,合用通达三焦,改善身体代谢。临床上风痰上扰型眩晕患者多本虚标实,故为兼顾内外、扶正以能祛邪,并以其辛散之力助其余诸药发挥效力、激发身体代谢。
本研究选取风池穴和翳风穴,二穴相合,能达到治风定眩的效果,用药物辛散之力刺激穴位,激发经气循行,达到“开穴”之效,并充分发挥“祛风、化痰、补虚”之效,又因为是外用给药,无需口服,克服了某些患者因病情原因无法施食的问题。方中诸药合用可达到开穴、通利三焦之效。
综上所述,本自拟中药组方贴敷治疗眩晕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眩晕患者的症状和脑部血流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