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往石菖蒲 一样的人生
2020-05-25余紫芮
余紫芮
苏轼在《石菖蒲赞》里描写了一种植物,叫石菖蒲。石菖蒲好养活,耐寒,很青翠,正如其名,它长在石头上。
苏轼的文章里,写了“凡草木之生石上者,必须微土以附其根。如石韦、石斛之类,虽不待土,然去其本处,辄槁死。惟石菖蒲并石取之,濯去泥土,渍以清水,置盆中,可数十年不枯。”这突出了石菖蒲一个独特的性质,简而言之便是:不挑土。
我想做石菖蒲一样的人,随遇而安,既能苍翠在山林间,也能傲然在桌案间。就算生活际遇不好,不像五月的石榴花那样耀眼,也不像九月飘香的丹桂那样芬芳,甚至未必有一朵小小的花儿,可是心却安静、从容,落在哪里都能生根、发芽、成长。所以,石菖蒲那么“不甚茂”的姿态,让苏轼心生欢喜。吾心归处即是吾乡,大静大动可以是我,大起大落也没关系,石菖蒲就像苏轼,或者说苏轼就像石菖蒲,无论外界的环境如何变幻,他的内心都从未被撼动过。
石菖蒲像是隐士,大抵古代文人里,十个有九个半想做隐士,苏轼也不能免俗。当石菖蒲离开山林,被苏轼挖走,它虽不再隐于山林,但它还是隐士。所谓“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对石菖蒲总还是贴合。它隐于野时,“忍寒苦,安澹泊,与清泉白石为伍,不待泥土而生”;隐于市时,苏轼将它“以石盆养之,置舟中。间以文石、石英”,也可以“璀璨芬郁”。
陶渊明避世,避于深山,内心清明,而内心清明的又何止这些隐士?清明的人,乱世有,太平盛世也有,又何必一定要去山里做隐士呢。我想做石菖蒲一样的人,没有隐士的躯壳,却有一份隐士的心思。比松柏少一分入骨的寒意,比莲花少一分优雅的香气,那“节叶坚瘦,根须连络”的洒脱面貌就已经足够。隐于野易,隐于市难,当看见了香车宝马、峨冠博带,知道有的人权柄在握,有的人挥金如土,世间几人不艳羡呢?如果我想做石菖蒲一样的人,那么这些都不能使我动摇初心。
我想做石菖蒲一样的人,并且向往石菖蒲一样的人生。清泉白石对石菖蒲已足够,那什么对我足够,什么对世人足够呢?于人来说,怕是宇宙也不够衡量。做人要知足、淡泊、从容而不忘初心,这就是为什么,我向往石菖蒲一樣的人生。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第二中学‖指导教师:唐晓军
以物寓理,托物言志,是这篇文章的精彩所在。作者在文首,就直接道出所托之物——石菖蒲。它耐寒,青翠,长在石头上。寥寥几笔,即可知石菖蒲的生长环境虽然恶劣,但它依然生机勃勃。既然是以物寓理,自然离不开人格精神,于是作者提到了与石菖蒲关联度极高的苏轼,而这种过渡非常自然顺畅,从苏轼的《石菖蒲赞》引入,以石菖蒲落在哪里都能生根、发芽、成长,讲到苏轼无论外界的环境如何变幻,他的内心都从未被撼动过,一直是“此心安处是吾乡”。
从苏轼身上那种像石菖蒲一样的隐士风格,作者又联想到了像陶渊明那种避于深山的大隐生活,相较之下,作者更愿意拥有石菖蒲身上的内在品质,而不是外在形式——没有隐士的躯壳,却有一份隐士的心思。比松柏少一分入骨的寒意,比莲花少一分优雅的香气,有一份淡泊、从容的洒脱精神就已经足够。
从作者对石菖蒲如此有深度的精神认知里,我们不禁深深感佩于作者虽然年少却意境高远的人生境界!
【适用文题】向往;生命的姿态;从事物中感知生活……(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