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虚型肥胖穴位贴敷膏药的制备

2020-04-10黎君和王念念蔡凌云1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1期
关键词:膏药血虚浸膏

黎君和,王念念,何 琴,陈 阳,蔡凌云1,*

(1.贵州省苗侗瑶医院,贵州 凯里 556000;2.凯里学院,贵州 凯里556011;3.黔东南州中医医院,贵州 凯里 556000)

现代医学已经将肥胖定义为一种常见的营养失衡性疾病。目前,全世界都受到了肥胖症的困扰,体重的异常增加或者说肥胖症对于全世界几乎所有人群都有日益严重的健康威胁,肥胖症已成为一个世界公敌。澳大利亚学者曾经在澳国内五大城市做了一项关于肥胖的调查研究,发现有超过半数的成年人存在肥胖风险。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只用了15年,英国肥胖症的患病率就增加了一倍;美国的肥胖症患者人数达到7百万~9百万人,肥胖症患者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33%,每年因肥胖症死亡的人数就有30万人。在我国肥胖的人数每年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在我国的一二线城市,患病人数尤其多,据估计,全国具有肥胖危险的人数可能已经超过了七百万人,占总人口的9%。肥胖给健康与生命带来了很大危险,世卫组织(WHO)已经将肥胖定义为引起各种疾病,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某些癌症、内分泌紊乱、代谢素乱、心理疾病、肺部疾病、卵巢功能障碍等多种疾病的一种慢性疾病[3]。肥胖症已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值得关注[2]。现代临床医学对于肥胖的治疗主要采用外科手术、药物结合体育锻炼等手段,还有患者采用节食的方法治疗肥胖;而中医目前对肥胖的治疗则主要采用埋线、耳针、体针结合拔罐,以及肝区弱激光穴位照射等疗法[4]。我们通过了解穴位贴敷的治疗机制及血虚型肥胖的病理原因选用温津补血、补气固肾的中药,制备成安全有效的贴敷膏药。选用神阙、气海、关元等穴贴敷,将原先用于胃肠道吸收的药物成分通过外用来发挥作用。多种药物与多个穴位配合使用,贴敷治疗比口服起效更快、更安全、胃肠损伤更小。作者期望通过本研究探索制备穴位贴敷治疗血虚型肥胖的有效膏药,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效的支撑[5-15]。

“血虚证”是中医学特有的病理学和诊断学的一个概念,中医又把血虚证称为血液亏虚证和营血不足证,是指由于体内血液不足所导致的全身衰弱的一类表现。在中医学中,“血”具有一系列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意义。人体中的血是通过饮食消化吸收的营养精华所形成的,血主要起着滋养作用,人体的五脏六腑及各个组织器官及其功能活动都有赖于血的滋养[5-7]。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由于人体内血液不充足所引起的肥胖称为血虚型肥胖,而血液的功能是将吸收的营养成分运输到人体的各个部位,这时血液量不足就无法完成这个任务,同时体内多余的物质或代谢产物还很容易在体内沉积起来,导致人体的代谢功能紊乱,基本机能也会随之下降,以至于最终导致身体肥胖[8-10]。所以血虚型肥胖首先主要就是补血,在去掉血虚的基础上改善胃肠道的环境,同时补气固肾,肥胖也就会自然而然跟着消失。

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穴位贴敷疗法,是在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应用各种药物制成的剂型贴敷在患处或一定的穴位上的一种外治方法,药力通过皮肤吸收,再通过经脉和络脉传送到五脏六腑,从而达到相应的治疗目的[11]。近年来,穴位贴敷疗法不仅在国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在国外也慢慢被人们所了解并接受[12,13]。本研究对血虚型肥胖病因、症状及穴位贴敷治疗方法以及穴位贴敷膏药的制备等进行阐述,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仪器

中药处方由黔东南州中医医院主治医师黎君和开具,处方药材:党参,黄芪,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生地黄,桂枝,生姜,大枣,炙甘草,苁蓉,阿胶,茯苓,荆芥,陈皮,女贞子,墨旱莲,红花,何首乌,薏仁,路路通。所用药材购于凯里中药材市场。

试剂及设备:无水乙醇,透皮剂,凡士林,蒸馏水,蜂蜜;粉碎机,旋转蒸发仪,真空泵,蒸发皿,加热套,烧杯,量筒,天平,目筛,布氏漏斗,抽滤瓶,定性滤纸。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材料处理

粗料处理:将粗料党参、黄芪、当归、熟地黄、白芍、生地黄、桂枝、生姜、大枣、炙甘草、茯苓、陈皮、女贞子、墨旱莲、红花、何首乌、薏仁、路路通混合放入粉碎机内粉碎,过80目筛,然后按处方,称取100 g放入1 000 mL的大烧杯中,分别称取5组。

细料处理:苁蓉、阿胶、荆芥、川芎。贵重药品多作为细料,具有芳香性的药材也大多作为细料,把细料药材放入粉碎机中打磨成细粉,再过120目筛备用。

溶液配制:为了探索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对药材的提取效果,我们配制了5组不同浓度梯度的溶液,浓度分别为20%、40%、60%、80%和100%。

2.2 提取物制备

2.2.1 不同浓度提取物制备将5组溶液300 mL分别加入100 g粗料药粉浸泡1 h,再将浸泡好的料液放入水浴锅中加热10 min,取出冷却至室温,再通过真空抽滤将浸泡液抽出,得滤液,再将药渣取出放回设备中加相同浓度溶液300 mL继续浸泡1 h,重复上述实验3次,将3次所得溶液合并。将合并液再一次进行真空抽滤,保证提取溶液无杂质。

2.2.2 不同料液比提取物制备查阅料液比实验资料,通过上一步实验得出药物提取的最适宜浓度为60%,将粗料药粉与浓度为60%的溶液按1∶1、1∶2、1∶3、1∶4、1∶5进行浸泡,重复上述实验;首先1∶1、1∶2比例溶液无法将药粉完全淹没,达不到完全浸泡的效果;1∶4、1∶5的料液比浸泡液较多,不便于下一步熬膏的进行;而1∶3的料液比刚好能将药材浸泡完全,浸泡液也适量,既达到了浸泡效果同时也为后续浓缩节省了时间,所以最终采用1∶3的料液比例进行实验。

2.3 制备浸膏

将除杂后的溶液倒入圆底烧瓶中,用旋转蒸发仪浓缩至不再有水分蒸出,将装有浓缩液的烧杯,用加热套继续加热,先用武火然后转为小火慢慢熬,直到用玻璃棒提起浸膏,浸膏挂线、滴水成珠即可[15]。

最后对5组提取液熬成的膏药进行称量,第一组20%的量为6 g,第二组40%的量为12 g,第三组60%的量为13 g,第四组80%的量为11 g,最后一组100%的量为8 g。部分浸膏样品如图1所示。

图1浸膏样品

2.4 炼蜜

将购买的蜂蜜置于100 mL烧杯中,用小火加热至温度116~118 ℃,在加热的过程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直到蜂蜜的颜色变为浅红色时停止加热,用玻璃棒提起有黏性挂线,且没有看到有白丝,滴入水不散开,即得到理想的中蜜[16]。

2.5 制备敷贴

按一定比例,在装有所有细料粉末的烧杯中加入浸膏,边加入浸膏边搅拌均匀,搅拌均匀后加入炼好的蜂蜜再次搅拌均匀,再加入适当凡士林与透皮剂氮酮,搅拌均匀后将其压在膏药贴上,另一面粘合就制成了贴敷药。敷贴膏药中浸膏∶蜂蜜∶细料的比例为5∶5∶8,膏药厚度以1~2 mm为宜。膏药贴样品见图2。

图2膏药贴样品

3 结果分析

在本实验中通过不断的探索与改进,最终成功制成敷贴。经实验研究,发现液料比1∶3最合适,浸泡完全,浓缩方便;并且溶液浓度在60%时的提取效果最好,得到浸膏量最多。敷贴膏药中浸膏∶蜂蜜∶细料的比例为5∶5∶8,此减肥贴结合中医理论对于血虚型肥胖的认识,可从根本上治疗血虚型肥胖;而不是像目前市场上的很多减肥药,不能抓住肥胖的根本原因,而是直接简单地给胃肠道洗澡,简单说就是利用具有泻下作用的药物来减肥。

4 结论

血虚型肥胖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体内血液不足,所以药方当中主要的都是补血用药,能很好地发挥补血滋润、益精填髓的作用。方中党参补气兼能养血;黄芪补血,气血两虚宜服用;当归补血活血,为补血之圣药,性甘温质润,可用于血虚引起的诸多病证[17];熟地黄、女贞子等具有补血、促进造血的作用,能促进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恢复;白芍养血调经;生姜、红花促进血液循环,红花还能活络通经、散瘀止痛;茯苓、陈皮等能健脾和胃;何首乌能很好地益精血、补血补肾;而阿胶能促进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再生。

穴位贴敷疗法使用比较安全,操作简便,且毒副作用极小,易于被患者接受,尤其适用于老幼体弱的患者。对于不能服药之症、不肯服药之人,更具有内服疗法所不具备的诸多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受到越来越多人群的喜爱。

猜你喜欢

膏药血虚浸膏
石榴补血糖浆对血虚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
小膏药,大学问
轮椅上的好医生,发明“吴氏膏药”
撕膏药避免疼痛小妙招
血虚≠贫血
青橄榄浸膏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血虚≠贫血
中药浸膏粉吸湿性的评价方法
麝香膏药的味道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暖宫孕子丸浸膏中黄芩苷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