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2020-04-08韦秋禄
【摘 要】本文针对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面临的缺乏成熟完善的教育体系、课程实施过于依赖测量工具、缺乏专业的师资团队和充足的资金支持、各方重视程度偏低等问题,提出国家应加强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顶层设计,学校应在坚持素质教育基础上积极推进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科学实施,家长应转变观念积极配合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等加强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8-0011-03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如何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情况下,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根本任务。这一任务的完成,离不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而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致力于让素质教育在高中阶段落地开花的一种教育方式。加上新高考改革在全国各地陆续推进,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势在必行。为助力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笔者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探讨推进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举措。
一、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成熟完善的教育体系
我国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已经有了初步的框架,但仍然不够完善,仍处于假设和试验的阶段。很多初中学校没有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因而许多学生没有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没有经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启蒙,这就加重了高中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任务;加之我国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多依靠班主任和心理老师,没有实现团委、教务和社团等部门的联动,难以建立起成熟完善的教育体系。
(二)课程实施过于依赖测量工具,体验类课程少
在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自我探索过程中,一些学校主要依托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MBTI 性格测评、多元智能测评等测量工具来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自我,然而,这些量表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并没有进行本土化,大部分的量表都不能实际地测出学生的特点,加上测评的过程会受到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测评结果不一定准确。有些资深的专家虽然也在进行本土化研究,但是欠缺案例的积累,即众多实验的验证,还不够科学。因此,在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我的时候不能过于依赖这些测量工具,还要借助一些实践类课程,让学生在体验中、在活动中认识自我。然而,现今的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主,未能积极开发社会资源,没有深入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践体验基地,体验类课程较少,造成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性和针对性不足。
(三)缺乏专业的师资团队和充足的资金支持,课程时间过少
随着新高考的即将到来,许多高中学校已注意到在高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开始培训和配备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然而由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没有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没有财政资金的支持,能参加专业培训的教师极为有限。专业的师资在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系统、全面地给学生提供有意义、有价值、科学的教育,而缺少专业师资的教育,容易浮于表面,针对性不强,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此外,由于高中科目任务繁重、占据时间多,各学校给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安排的课程时间极少,且比较零散,没有连贯性,学生往往学到最后依然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很迷惘。
(四)教育部门、学校和家长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程度偏低
我国有着根深蒂固的分数情节,绝大多数家长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抓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把分数当成孩子是否成才、学校是否是好学校、老师是否教得好的评估标准。而教育部门对中学的评价指标则是本科率和一本上线率,上线人数多,绩效就高。因此,在家长、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绩效的几重压力下,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还是如何把学生推进大学的门槛,至于进了大学后,学生学得好不好,以后发展怎样,就没有太多关注,基本上也不会跟踪评价孩子的终身发展。这样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依然还是服务于学生成绩的提高,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加强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策略
针对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面临的问题,要帮助高中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在未来获得幸福人生,教育工作者需要从国家、学校、家长等几个角度去探索对策。
(一)国家层面,加强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顶层设计
1.正确定位,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各级学校教育体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具有连贯性、衔接性的系统工程,而并非阶段性教育。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正确定位,明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以构建终身型学习社会为目标,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各个阶段、各个层次的教育。同时,要建立各级组织管理机构,分工协作,为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支持,协调好各级学校之間的关系。
2.颁布专项政策,明确教育目标和内容。国家顶层政策指导和法律保障是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国家应抓住新高考招生方案实施带来的改革契机,尽快出台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法律法规,加强法律保障,并召集职业生涯规划领域的专家学者,成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中心,深入研究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际,借鉴域外经验,开发符合我国国情的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实施标准,对高中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外延作出界定,明确其目标、内容和施教方式等,为普通高中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提供详细的指导。
3.设立专项经费,打造专业化师资团队。在没有财政支持和政策不明朗的环境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中阶段很难得到可持续发展。因此,国家在进行统筹时,需要设立专项的资金,用于高中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师资培训、机构设置、科研、设备采买等方面,保障其顺利开展。此外,专业化的师资团队是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效果的保障条件。要从根本上解决师资队伍的专业性问题,应在大学里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业,培养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
4.坚持立德树人,制定科学的监督机制。为了让高中学校足够重视并有效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国家及各级各类教育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监督,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评估和监督机制,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定期对各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各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管理体系、师资、课程安排、活动开展等方面的落实情况,将各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落实情况纳入该校的年度考核,与其办学效益挂钩。对落实得好的学校要大力表彰,调动高中学校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积极性。
(二)学校层面,推进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科学实施
1.构建职业生涯规划校本课程体系,完善配套硬件设施。调查发现,现阶段的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校本课程大多是碎片化地出现在学校教育中,缺乏统一的规划。鉴于此,高中学校应结合现阶段的高考政策,研究和构建适合本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统一规划和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将其从选修课提升到必修课,保证相应的课时,使其不再仅仅依附于班会课和选修课。在课程内容上,不同年级有不同的侧重点,如针对高一刚入校学生需要适应的情况,高一上学期主要通过理论普及和自我认知测评、外部职业世界认知等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和了解外部世界;针对高一下学期到高二阶段学生面临选择高考学科任务,同时要修满社会实践学分的情况,主要安排职业体验课程,让学生进行职业体验、初步规划;针对高三学生面临升学压力和未来抉择的情况,主要通过一对一个性化辅导和咨询的方式提高学生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在这个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还需要建设和完善学生发展中心、生涯功能室等配套硬件设施。
2.采用多样化教育形式,拓宽教育工作途径。首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各个年纪阶段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如高一学生的理论普及和自我认知测评、外部职业世界认知等可以通过线上职业生涯规划系统、讲座、课堂教学来开展;高二学生的职业体验、初步规划可通过社团活动、团体辅导、实践体验、职业访谈调查等方式实现;高三学生的疑难则可以通过一对一个性化辅导和咨询的方式解决。其次,将学校教育与社会职业体验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第二课堂”,拓宽教育工作途径,为高中生安排更多的实践和培训机会。例如,建立相关的社会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一些相关工作岗位上去体验锻炼,构建让学生在“做中学”的教育教学模式。通过“做中学”,将高中生了解企业文化的场所空间扩大到企业的车间、实训基地、实验室等,让学生在充满生活气息的实践天地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成长,强化自我发展意识,将个人素质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合理定位,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最后,将班级管理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结合。各班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发展和班级管理需要,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题开展班级活动,可以采用主题班会、学长学姐介绍、家长讲座等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适时地解答学生在人生规划中存在的困惑,引导学生思考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志向,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建立浓厚的班风学风,将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德育工作有机结合。
3.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什么人”是摆在教育面前的首要问题。在强调对学生开展专业技术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其正确价值观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这就要求普通高中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继续坚持素质教育的方针,在课堂教学、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教育途径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让学生在自我规划能力提升的同时,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这也正是“育人”的根本所在。
4.整合教学团队,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学校需要培育一支稳定、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团队,这个团队可以由三类人员组成:第一类是接受过严格培训的专业人员,作为授课教师的主体;第二类是各学科的科任教师,由他们承担部分课程,发挥他们本学科的专业优势,根据各学科的专业性质,结合行业发展情况和职业岗位要求,帮助学生明确专业、行业的人才需求标准,使其在选择高考科目时更有针对性;第三类是企业高层、人力资源总监等,他们可以作为师资的补充,为学生介绍企业的用人标准。另外,为确保课程顺利开展,提高课程教学效果,还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三)家长层面,家校合作为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助力
1.转变观念,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般来说最为了解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和特长。因此,家庭中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一个重要补充。家长应转变观念,提高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程度,增强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常规教学、高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从而发挥自身作用,担负起应有的责任。
2.不断学习,积极配合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家长应不断学习,通过各种途径多了解一些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提升自身素养,做好榜样,潜移默化地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孩子进行职业体验,和孩子一起探索和了解职业世界,并积极参加和配合学校组织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做孩子成长的助力师。
3.帮助孩子做好五方面准备工作。一是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理想是一个人职业选择的指南针,一个没有理想和信仰的人,往往是迷惘无措的;二是帮助孩子进行准确的自我分析,借助一些较科学准确的测评工具,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三是教育孩子学会观察和分析自己所处的外部环境,养成时刻关注社会、经济、政治态势的习惯,加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为将来选择一个理想的职业做好准备;四是督促孩子主动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活动,增长阅历;五是提醒孩子加强自我管理,培养自我约束能力,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严格要求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只有发挥国家、学校、家长等层面的合力,才能有效推进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落实,帮助高中生做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葛 燕.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实证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3.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万美容.青年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4]易连云.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5]黄天中.生涯规划概念——生涯与生活篇[M].台北:桂冠圖书公司,1998.
[6]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7]张再生.职业生涯规划[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7.
[8]戈 红.高中生生涯规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9]蔡晓东.高中生涯规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10]张纪元.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11]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2011-08-30)[2020-01-20].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55/201407/xxgk_171564.html.
[1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2010-07-29)[2020-01-20].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
【作者简介】韦秋禄(1991— ),女,壮族,籍贯广西南宁,南宁市教学骨干,中学一级教师,现就职于南宁市第十四中学,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学校教育。
(责编 王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