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在中职教育信息化2.0教学时代的应用

2020-04-08黄永明黄红艳

广西教育·B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互联网+中职教育信息化

黄永明 黄红艳

【摘 要】本文阐明“互联网+”教育的两个重要概念,分析“互联网+”对传统中职学校教育方式的改变以及中职教学存在的问题,论述利用“互联网+”技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中职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资源的策略,以顺应现代教育教学要求。

【关键词】中职教育 “互联网+”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8-0004-03

信息化教学是指将信息技术包括“互联网+”、网络多媒体、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应用于教学中,从而对中职教育资源进行收集、整理、传输、处理以及共享等,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需要每一位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并根据新的教学目标,找准自己的定位,熟悉自己的角色。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互联网+”信息化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引导他们去主动学习、探索。在信息时代,每一位老师都要将自己定位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领路人、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导航者。新的教育方式对教学模式也是一场改革,为中职教育改变教学模式提供新的思路。

一、“互联网+”教育的两个重要概念

(一)什么是“互联网+”

我们所说的“互联网+”指的是信息的跨界交流與合作,它的核心内容是开放与创新,互联网最为根本的是开放的生态环境,把创新作为动力。“+”是跨界、是融合、是共享,不是简单的二者堆砌。跨界、融合、共享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也是互联网应用于不同行业的具体表现。“互联网+”教育,主要表现在用技术改变教学方式,从而催生新的教学模式。比如说,大数据、智慧教室、网络学习空间、VR 虚拟仿真、人工智能技术等的新型的技术及理念。把这些先进的技术融入课堂中,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用新科技进行教学,可以促进教学改革。对学生来说,可以很好地改变自己的学习途径,比如,利用智慧校园的无线网络平台,可以随时通过 PC 端、移动端进行在线学习与交流,通过手机 APP 进行答题以及云打印等;对教师来说,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比如,微课、课前导学、课中教学、课后辅导与练习都可以借助手机端开展教学活动。学校利用“互联网+”与智能设备,在智慧校园中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什么是教育信息化 2.0

教育信息化 2.0 是教育部在 2018 年发布的文件《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的简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教育信息化,以信息技术融入教育中,培养时代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教育信息化 2.0 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信息技术革命在教育领域影响的体现,更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有效路径,是促进地区教育公平、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二、“互联网+”对传统中职学校教育方式的改变

国家提倡在校园大力推行现代化信息技术,建设智慧校园、数字校园,保证学生在中职校园内能够随时随地使用互联网。比如说,在室内设计领域,可以通过手机将设计图纸进行 3D 演示;计算机专业中大数据、云储存、SAAS、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为学生的实践提供更多的实现路径,学生可以直接通过手机 APP 进行实践。新技术的注入,给传统教学实践带来了很大的机遇。(1)拓宽了学生信息获取渠道。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以手机终端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对信息传播产生了巨大的改变。首先是阅读习惯发生变化,电子书逐步得到普及,改变了人们以往以纸质书为主的阅读习惯;其次是“碎片化”,内容呈现的碎片化和阅读时间的碎片化使得阅读变为碎片化阅读形式;最后是拓宽了信息获取渠道。相对学校的图书馆来说,互联网有着更大的优势。如果说“90 后”是互联网的受益者,那么“00 后”就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从小在互联网环境中长大,对电子设备与互联网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伴随着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的使用,许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这些长期在网络上学习的学生可以更加快速地在网络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2)出现了“互联网+”教学模式。在现代教育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中职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工具。比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系统、慕课平台等。这些信息化教学平台在专业知识学习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互联网+”技术的教学工具,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更高的学习热情。面对不断发展的社会,每一位中职老师都要熟练地掌握好教学软件,利用这些软件制作更加优良的课件、微课等,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和更加容易理解的学习和实践资料,帮助学生去除之前传统中职教育中的不足之处,让学生摆脱传统思维的局限性,为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在目前情况下中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强,但缺少实践能力

现在的中职学生基本上都是“00 后”,因为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深受父母的宠爱,在家很少从事体力劳动,很少会接触一些动手操作的事情,导致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训技能不足。他们从小接触电子设备、互联网,对网络信息很熟悉,也从小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这使他们获取的信息呈“碎片化”状态。因此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很强,但是缺少生活实践。

中职实训课程需要有很好的动手能力,如果没有好的实践能力,那么学到的知识就变成镜中花、水中月。在中职学校学习的科目一般都是理论和实践结合极强的学科,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需要很好的实验能力。由于中职生思想尚未成熟,对学习课程的理解能力比较差,这对中职生学习实训造成很大困难。

(二)教学效果不佳,教学方法有待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有一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不强,使得学生课堂反应较差且缺乏学习兴趣。而学生的不良表现又导致教师失去教学动力,教师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没有考虑学生是否能将知识融会贯通。学生在课堂上只会麻木地记笔记,大多抓不到重点,课后为了应付考试照着笔记死记硬背。虽然我们提倡创新教学方式,但是大部分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依旧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的虽然是借助了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但那也不过是改变了一点点教学形式,没有真正地运用好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中还是按照原来的步骤开展教学,学生只能根据规定好的步骤进行学习,没有学习的主动性,也缺乏对学习内容的思考,课堂教学质量不佳。因此,中职学校教师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创新教学方法,将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融合,构建新的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单一,教学过程简略

目前的中职课堂教学目标比较单一,大多只追求知识目标,没有将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没有形成知识与技能相融合的目标,这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和掌握专业技能。在考试分数压力下,一些学生为了找到“标准答案”使用手机、电脑等在网络上搜索解题过程与答案,只照抄,不思考。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缺乏成就感,对课堂教学没有兴趣,对学习没有热情,缺乏积极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四、“互联网+”中职教学的三种策略

(一)利用“互联网+”技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互联网+”时代,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便利相比之前都要多得多,但许多学生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些便利条件提高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实践能力。因此要营造一个公平、和谐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比如,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工作场景,让学生逐步熟悉工作岗位,并在校内进行相对应的实训,开展工作岗位实践活动,学习技能。为此中职学校的老师要从实际出发,制订一套符合中职学生需要的教学方式,制作技术技能教学视频、微课等,科学规范地实施“互联网+”的教学工作,针对不同的学科制定不同的措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的提高。比如说,根据学生将要从事的行业特点制定规范的工作流程和行为准则,收集相应的材料,并将之融入日常的学习中,应用到学习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比如,建设“互联网+”模拟实验室,加大对实验室的投资建设,让学生在学校中就可以了解以后需要从事的工作,在实验室中就能学习以后将要从事岗位的知识与技能。

(二)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教学方式

在新时代,中职学校老师要改變观念,充分认识“互联网+”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都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也催生了很多新兴行业、企业。在日常的课程中,教师要始终将“互联网+”教学的理念贯穿其中,利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方式。比如,利用微课辅助教学,辅助技能训练;利用翻转课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借助互联网技术和条件,针对不同的科目、不同的技能技术训练,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等,进行针对的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更好地学得知识、习得技术。

(三)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包括教学设备、师资力量、学校的周围环境以及教师的学术经验等。教师可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教学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以使更加符合中职学生的学习需要。比如,中职语文教学,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及相关技术,搜集与教学有关的文字资源、图片资源、视频资源,然后将之与教学内容进行融合,整合成一个个单元教学包、课程教学包,方便在教学中随时进行调用,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方法更多样和更灵活。因此,学校要组织学科带头人、技术带头人、教学骨干建设教学资源库,按照不同的教学和训练版块进行整合,分门别类,既有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又有视频资源;既有片段式的微课资料,又有系统的影视教学资料;既有片段式的文字资料,又有系统的完整的文字资料。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整合,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教学资源。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跟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 2.0 计划的提出对中职学校的教育来说是一次机遇,为中职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发展思路,但同时也对中职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时代发展,中职教师要积极进取、主动学习,学会更好地使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庞 娜.“互联网+”教育视域下“微课圈”在中职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6.

[2]王康康.“互联网+”背景下中职金融事务专业智慧教学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9.

[3]靳 军.“互联网+”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4]杨 倩.共享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8.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互联网+”时代下信息化教学在中职学校专业课堂中的应用与研究 》(项目编号:GXZZJG2017B006)课题论文。

【作者简介】黄永明(1977— ),男,广西灵山人,工程硕士,高级讲师,高级“双师型”教师,现就职于南宁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研究方向:信息化教学及人工智能教学应用。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互联网+中职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浅析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云屏引领大屏走向“互联网+”时代
醒醒吧,为什么你玩不好“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