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工作室为载体拓展学生思政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2020-04-07胡春福

高教学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探索与实践

胡春福

摘  要:“学生思政”是“五个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头脑、进心灵的关键一环。文章通过近2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渐形成以“助力成长工作室”为载体,以“组织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服务育人”为落脚点的学生思政新途径。

关键词:学生思政;路径;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9-0179-03

Abstract: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f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t is a key link to comprehensively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students and promote Xi Jinping's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into the classroom, enter the mind and enter the mind. Through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in the past two years, this paper has gradually formed a new way of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hich is based on "helping the growth studio" as the carrier and "organizing, practicing, culture, network and service education".

Keywords: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ath;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学生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着力点,离开学生健康成长谈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基于“陪学生成长、伴学生进步、同学生逐梦、助学生幸福”的教育目标,依托“助力成长工作室”,推进“组织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服务育人”,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价值引领,品质塑造,人格教育。

一、“学生思政”提出的背景及内涵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导下,湖北各高校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聚焦发力“五个思政”,即学生思政、教师思政、课程思政、学科思政、环境思政,以此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创新抓手,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提升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一重要论断,为当前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学生思政”是“五个思政”(学生思政、教师思政、课程思政、学科思政、环境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头脑、进心灵的关键一环。是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抓手,是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理念的有力支撑。聚焦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四个基本着力点,让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铸魂,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和精神底色。

二、“助力成长工作室”的基本架构和宗旨

“助力成长工作室”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领,提升其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综合性平台,承担“组织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服务育人”的功能。

“助力成长工作室”采取“112”的工作架构,即1个网络在线工作室,1个线下实体工作室,2个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逐梦·助福工作室”属于网络在线工作室,以“阿福老师”微信公众号为育人平台,以征集刊发优秀校友、在校学生、志愿者等稿件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朋辈教育和榜样教育,发挥网络育人和文化育人的功能,实现“陪学生成长、伴学生进步、同学生逐梦、助学生幸福”的教育目标。

“嘤鸣工作室”属于线下实体工作室,地点位于学生公寓一楼,以志愿服务、共青团组织建设和党建引领为主要任务,发挥组织育人功能,实现加强党团组织建设和班级建设、党建带团建和培养志愿服务精神的教育目标。

“家乡红色之旅”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创新创业嘉年华”属于主題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具体参与中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越性和创新创业的使命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发挥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功能,实现培养学生爱国、爱校、爱家的家国情怀和善于创新、勇于创业的使命担当。

三、拓展“学生思政”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通过近2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渐形成以“助力成长工作室”为载体,以“组织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服务育人”为落脚点的学生思政新途径,成功助力学院获评2018年首批全国党建标杆院系立项。

(一)以“逐梦·助福工作室”为载体强化网络育人,创新推动网络思想政治工作

“逐梦·助福工作室”以“阿福老师”微信公众号为展示平台,在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加强网络形势政策教育活动、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推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與实践。

该平台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网络的一种新的尝试。在坚持正确的办网方向、坚持依法办网、坚持正确导向、坚持安全办网的原则下,旨在搭建一个陪学生成长,伴学生进步,助力学生未来幸福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进而构建网络新媒体育人体系。

1. 利用平台,拓展思政教育工作新渠道。一直以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少有力的抓手和渠道,平台的开通,拓展了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渠道,重新搭建起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桥梁,同时,这适应了当下90后、00后大学生网络原住民的特点,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易被学生接受,思政育人的效果更加明显。

通过向优秀校友、优秀学长约稿,分享他们的大学生活,给学弟学妹们的大学生活以启迪,引领大一新生迅速适应大学生生活,制定自己大学的目标,帮助他们规划好大学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通过向学国旗班、志愿者、退伍复学的学生约稿,搭建一个让广大同学了解这些群体的渠道;通过向学生党员约稿,谈谈他们的入党记忆,启发他们如何更好发挥学生党员的作用,也给追求进步同学展示党员是怎样练成的;通过向在各类竞赛中获奖的同学约稿,谈谈他们参加比赛的收获和体会,给那些还在犹豫的同学以帮助,告诉他们,比赛不是什么多难的事情,只要勇于尝试,一样可以成功;通过向企业HR约稿,从企业用人需求的角度出发,告诉在校的学生,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

2. 以约稿的形式,达到思政育人一石三鸟、一箭三雕的效果。通过向在校的学生约稿,旨在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每个人都有值得他人学习的地方,并不是学习成绩优异才是优秀的学生,只要你某一方面做的比他人强,你也就是优秀的代表,也是身边的榜样,以此来激发每一个学生奋发进取的潜力,最终实现自我的价值。

向学生约稿,可以达到三个目标,一是给学弟学妹们一点借鉴和建议,帮助他们合理规划大学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正确处理学习、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关系;二是学生自己可以借助这个约稿的机会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大学生活,总结过往,凝练经验,查找不足;三是在总结过往,凝练经验和查找不足的基础上,谋划自己未来的发展,更好的规划后面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3. 用讲故事的形式,将思政育人做到无形。摒去鸡汤文,用讲故事的形式,通过学生之口告诉在校的广大学生,应该如何规划和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让身边人影响身边人,发挥榜样的力量和朋辈教育的作用,同时这些文字,更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更接地气,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有说服力。

陪学生成长,伴学生进步,助力学生未来幸福生活是“逐梦·助福工作室”的初衷,为学生做好服务,也是学生思政的一种表现形式,两年来,征集学生稿件近600篇,自主撰文近100篇,平台获评学校网络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平台负责老师获评学校意见领袖称号。

(二)以“嘤鸣工作室”为平台强化组织育人,不断提升党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党团组织建设和班级建设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表现形式,党团组织的战斗力和班级凝聚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首要表象。组建“嘤鸣工作室”,以具体平台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党团组织建设,把指导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各级学生组织以及班级建设与教育引领结合起来,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三自教育,凸显组织育人的强大力量。

“嘤鸣工作室”开展的“雨中晴”志愿服务项目和“环保华夏”项目分获“校第一届微公益项目大赛特色项目和十佳项目”,提升了党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党员服务站发挥学生党员的组织优势、示范引领和榜样带动作用,连续获评校优秀党员服务站,两名学生获评2017年度“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并获“中国大学生新东方自强奖学金”,1名学生获评2019年长江学子称号,两名学生获评湖北省大学生“优秀运动员”和“道德风尚奖”,所在党总支连续4年获评“先进党总支”,团总支连续2年获评“红旗团总支”,2间宿舍获武汉市优秀文明宿舍,1个团支部获评湖北省百家团支部。成功助力学院获评2018年首批全国党建标杆院系立项。

(三)以“家乡红色之旅”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强化实践育人,积极促进大学生素质提升、全面发展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与价值引领,引导大学生筑牢思想根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要想使教育效果达到最大化,就必须借助于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影响才会更深刻,效果才会更好。

“家乡红色之旅”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立足于挖掘家乡的红色历史、文化遗产和家乡变化,开展家乡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沟通实践、劳动实践、生活实践,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1. 调研家乡红色基地,在实践中学党史,知党情。组织大学生利用寒暑假返乡期间,对家乡的革命遗迹、旧址和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进行参考、学习、调研,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实践过程中,学生接受传统的教育内容,通过讲解历史、参观革命遗址、凭吊烈士,使学生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2. 调研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探寻中知传统,重传承。以“文化自信”为理论导向,积极诠释“一带一路”理念,并结合大学生自身实际,让学生立足于不同地域和领域,广泛开展活动。在走访调研家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聚地和保护区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并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师们发挥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入挖掘和阐发其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3. 调研家乡发展变化,在对比中知民生,懂民情。以“中华情·家乡美”为主题拍摄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通过拍摄收集家乡同一地标对比照1200余幅,深刻反映全国各省市在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家乡红色之旅”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自开展以来,覆盖到全国30个省,将红色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和精品活动的打造中,在实践和传播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017年开展“为自己的家乡写一封情书”活动,通过微信、微博、QQ空间等网络平台叙回忆、话乡情,并配上家乡照片,内容以童年回忆、家乡变化、过节见闻为主,被人民网、大楚网、武汉晨报等媒体报道。

2018年开展“十九大看家乡变化,给祖国拜年”活动,通过微博、微信、QQ空间等网络平台展示家乡变化,用朴实而真挚的话语,表达党的十九大召开的喜悦心情和对家乡未来的美好祝愿。

2019年开展“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看家乡变化”活动,通过微博、微信、QQ空间等网络平台展示家乡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发展变化。

2020年升华为三个系列活动,分别为“一馆汇信念·我家乡的红色文化”——“家乡红色之旅”社会实践调研、“一拍知新年·我家乡的年俗”——“美丽中国”社会实践调研、“一物见传承·我家乡的老字号”——“魅力非遗”社会实践调研。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家乡红色之旅”主题教育实践获评湖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校十佳公益项目、校级社会实践资助项目和校级优秀支部案例。建立了大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新模式,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实效性;搭建了大学生修身养成、滋养情怀的新平台,用红色文化精华武装青年学生头脑,把学习实践红色文化经典理论同坚定理想信念,促进学习成长和投身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构筑青年学生的强大精神支柱;开创了弘扬红色文化、服务社会的新途径,坚持“文化自信”,充分发掘红色文化经典的内涵,尤其是中华民族在悠久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扩大“红色家乡之旅”活动的影响范围,对推动校园文化发展繁荣具有重要作用;提高了学生参与度,提高了思想教育有效性,让学生切身体会红色文化,并用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指导学生的个人学习与生活,提高思想觉悟,自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培育了实践育人品牌,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四)以“创新创业嘉年华”为着力点强化服务育人,坚持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

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与生涯规划教育,结合学生的学习、思想、能力、性格和兴趣提高学生实际技能,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创优。

“创新创业嘉年华”积极引导学生创新创业,组建4个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扶持20个创新创业团队,以项目的形式引导学生做好创新创业,学生参与各类科技竞赛、创新创业类比赛的积极性高,参赛比例在90%以上。近年来,学生在各类赛事中获得全国一等奖20项、二等奖30项、三等奖20项,湖北省特等和一、二、三等奖19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新型实用专利129项,获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0余項。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结合不同时期学生的不同特点、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来开展。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以工作室为载体,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线上务虚+线下务实的方式,拓展学生思政的新途径,将学生思政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增强了学生思政工作的实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2]湖北省高校“五个思政”改革创新观察[EB/OL].http://www.hubei.gov.cn/zwgk/rdgz/rdgzqb/201806/t20180627_1303947.shtml.

猜你喜欢

探索与实践
高职“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工程热力学》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网格化管理在市场营销工作中运用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当代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依托重点实验室平台 促进开放式实验教学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项目管理模式在职业技能培训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
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刍议*
利用平板电脑进行 “班改” 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