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活建模意识 发展核心素养

2020-04-07高清霞吕则超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高清霞 吕则超

摘 要:数学建模是一种思维,体现了数学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教师应结合数学抽象问题,启发学生的建模意识、建模思想和建模方法,帮助学生自主发现、探究、提问、讨论、反馈、生成,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情感、数学思维与综合素养。本文对激活学生建模意识,发展核心素养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建模意识;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1-023-1

数学素养强调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发展,而建模能力的养成,始于建模意识的激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力有所提升,教师在探究数学问题时,要关注对学生进行建模思想的渗透,要开展多样的数学建模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建模,逐步形成建模能力。

一、明确建模意识,拓展数学问题反思

数学建模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明确建模意识的教学地位,着力关注对学生建模意识的启发,让学生从数学问题中认识并掌握建模思想。分油问题是古老的数学益智话题:大桶有10斤油,有大小两个瓶,大瓶装7斤,小瓶装3斤。没有其他量具,如何将10斤油分成两个5斤油?如果大桶有16斤油,大小瓶容量为12斤和7斤,证明不能分成两个8斤油。该题的分析与求解,我们可以通过“状态转移”数学模型,让学生尝试进行分油。分别用x、y代表大小瓶油的状态,单位为斤,大瓶的范围是0≤x≤7,小瓶的范围是0≤y≤3。通过对大桶向大瓶倒油k斤,相对于水平右移k格,大瓶状态为(x+k),小瓶为y;大瓶向大桶倒油k斤,相对于水平左移k格,大瓶状态为(x-k),小瓶为y;大桶向小瓶倒油k斤,相对于竖直上移k格,小瓶状态为(y+k),大瓶为x;小瓶向大桶倒油k斤,相对于竖直下移k格,小瓶状态为(y-k),大瓶为x;大瓶向小瓶倒油k斤,大瓶狀态(x-k),小瓶为(y+k),相对于沿135°方向向左上方移动k行;小瓶向大瓶倒油k斤,大瓶状态(x+k),小瓶为(y-k),相对于沿-45°方向向右下方移动k行。由此,模型的建立,为证明分油问题提供了直观化解法。借助于数学模型的构建,让学生从中认识解题思路,梳理模型构建的方法,拓展数学解题视野。

二、渗透建模意识,把握数学的本质

教师要将建模意识融入到数学学习实践中,要结合数学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建模过程,强化学生对数学建模的领会。面对数学问题,要强调数学建模思想的重要性。数学概念相对抽象,在探究数学知识点时,可以启发学生与哪些数学模型相关联,来深化对数学的认知。数学建模的特色在于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如何构设,体现了学生对数学建模方法的应用水平。对于数学中的公式、方程式、定理等知识点,通过具体的数学模型构建,来促进学生把握数学的本质内涵,增强学生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建模需要构建开放性课堂,要突出数学的应用性。如常见的数学模型有函数、方程、三角、不等式、几何等。对于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需要引入开放的教学思路,为学生营造开放的建模环境。利用数学模型,实则是为了将数学问题转换为模型,通过分析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在最值探讨中,函数、方程等都是建模的重点,教师要让学生从模型构建中,将建模意识作为解题的直觉,从中构建数学模型。因此,在数学建模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启发学生的建模意识,要结合数学问题,贴近学生认知体验,着力拓展学生的数学建模视野。

三、遵循建模流程,展开数学模型构建

建模思想的培养,需要从具体的数学建模过程中来获得。建模意识是数学建模的前提,依附于具体的建模过程。通常情况下,建模过程需要经过模型准备、模型假设、模型构成、模型求解、模型分析、模型检验等环节。在初中数学中,对函数模型的构建,可以围绕生活实际问题展开:某企业生产产品,成本为10元/件,如果按照利润率80%出售,每天卖出60件。通过对市场营销环境进行调研发现,售价每提高1元,销量会减少5件;售价每降低1元,销量会增加5件。问如何对产品进行科学定价?显然,该问题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性。从该题目标来看,获得利润最大化是解题关键。如何赚更多的钱,需要通过什么样的定价方案,来确保利润最大化。为此,我们展开数学建模过程。首先,要明确该数学问题的动态变化性,与方程有关,解决该题的的工具,可以选择函数。其次,模型假设,要设定未知数,不同学生基于不同的解题思路,可能设定不同的未知数。但结合该题,最常见的未知数是售价为x,每天的利润为y。然后,构建数学模型,就是要根据该问题的数量关系,列出函数式,即y={60-5×[x-(10+10×80%)]}(x-10)。分析该函数式,学生很快想到可以与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建立关联,从而明确解题思路。最后,在函数模型分析与检验上,通过观察二次函数图像,引入特殊值等方法,来推导出售价为20元/件时,利润最大。从该题的模型构建过程来看,梳理问题求解的方法是重点,而在求解数学问题时,教师要借助于问题,鼓励学生去思考数学模型。

总之,数学建模意识与数学创造性思维紧密关联,教师要依托数学知识与建模过程,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在数学问题分析、解决中,关注建模与应用,为学生打造“创造型”数学建模课堂。

[参考文献]

[1]谢瑶谋.数学建模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7).

[2]张武梅.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4).

[3]李静.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策略[J].华夏教师,2019(17).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二中学①;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实验中学②,山东 淄博255100)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