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迁安市花生一拌多防效果研究

2020-04-02李丽媛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蛴螬样点吡虫啉

李丽媛

(迁安市农业农村局 河北 迁安 064400)

近几年来,我国对吡虫啉拌种剂的研究从未停止,国内许多学者都在积极探索吡虫啉在不同作物上的不同施药方法,希望能找到一种充分发挥其内吸活性,既能达到对靶标害虫毒杀的目的,又能对非靶标生物及环境友好,持效期较长的合理使用方法。在国内众多学者的不懈努力之下,发现吡虫啉拌种后在各种作物上均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果。可持久防治多种害虫,杜绝植物病毒病,促进植株生长及抵御不良环境,促进分蘖,提升结实率,最终大幅度提升产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试验品种为花育25号;试验药剂为高巧(60%吡虫啉悬浮剂,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生产),适乐时(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先正达公司生产),生物磷钾菌(活性菌2亿/g,保定巨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益微菌(活性菌2亿/g,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提供),福蝶(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河北威远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2 试验设计。试验地点设在迁安镇杨团堡村,共设10个处理,处理随机排列,不设重复,每个处理面积1亩,各处理见表1。机械覆膜起垄,人工播种,每穴2粒种子,每亩9876穴。播前按试验要求对种子进行处理,并在背光通风处阴干。播前每亩底施45%复合肥(NPK:15-15-15)20kg、有机肥(NPK≥6%,有机质≥50%)5kg、硅钙镁中微肥10kg,花期追施尿素10kg,生长季节防治叶斑病2次。

表1 花生播前药剂处理方式

表2 不同处理对花生生长影响情况

1.3 苗期调查方法。按五点取样法,播种后12d调查发芽率,每个样点调查200穴;播种后40d调查根腐病率、保苗率,每个样点调查200穴;播种后60d调查病毒病病株数(有明显矮化症状的计为病株,轻微花叶、黄花等不计为病株),每个样点调查200穴;播种后60d调查百株蚜率、百株蚜量,每个样点调查200穴;在9月20日,调查花生亩产、百株蛴螬虫果数,每个样点调查20穴,人工摘果,晒干后称重测产。

1.4 数据处理。发芽率=出苗花生总粒数/(调查总穴数×2)×100%;出苗率=出苗花生总穴数/调查总穴数 ×100%;保苗率=成活花生苗总穴数/调查总穴数×100%;根腐病率=根腐病病株总数/调查总穴数×100%;病毒病病株率=病毒病病株总数/调查总穴数×100%;百株蚜株率=有蚜虫的株数/调查总穴数×100%;百株蚜量=调查株数的总蚜虫/调查总穴数×100;百株蛴螬虫果数=调查的总蛴螬虫果数/调查总穴数×100;平均亩产(kg)=样点总干果重(g)/调查总穴数×9.876。

2 结果与分析

2.1 药剂组合对花生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从表2可以看出,“福蝶40g+生物磷钾菌200ml”组合与“高巧20ml+适乐时10ml+益微菌20g”组合对花生病虫害防治效果基本一致,达到进口药剂的防治标准。“福蝶40g+生物磷钾菌200ml”组合对花生蛴螬、花生根腐病防治效果略低于“高巧20ml+适乐时10ml+益微菌20g”组合。

2.2 拌种处理后放置时间对花生生长的影响。处理B1产量最高。原因可能是生物磷钾菌的增产效果,随着拌种处理后放置时间延长,增产效果降低。在2018年气候条件下,拌种处理后1d内播种的和放置6d后播种的发芽率最高;拌种处理后随着放置时间延长发芽率降低,但放置9d后发芽率趋于稳定。从调查样本看,拌种处理后放置时间延长对出苗率、保苗率影响不大,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

猜你喜欢

蛴螬样点吡虫啉
硝态氮和铵态氮对玉米幼苗中吡虫啉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汾河源头水生甲虫物种多样性及其生态分布类型
基于空间模拟退火算法的最优土壤采样尺度选择研究①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14C-吡虫啉在苗期油菜中的吸收、转运与分布特性
谈谈玉米大田测产方法及应用
花生田蛴螬较多的原因与防控技术
蛴螬危害蓝莓的识别方法、危害期及防治措施
2017年巴西进口近8000t吡虫啉价格上涨感受明显
养猪发酵床垫料微生物类群结构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