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家书屋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以衡水市农家书屋建设为例

2020-04-02苑津燕李艳明毛文棣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衡水市书屋农家

常 青 苑津燕 李艳明 王 涛 毛文棣

(衡水学院图书馆 河北 衡水 053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它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乡村振兴,文化先行。文化振兴能够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哺育和支撑,是乡村振兴的力量之根、发展之魂和应有之义[1]。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对加强乡村党的领导、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繁荣兴盛农村文化、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等内容进行安排部署[2]。同年2月,中办、国办印发的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要推进农家书屋延伸服务和提质增效。

1 农家书屋工程在乡村振兴中的意义

农家书屋是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主要依托,是提供丰富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基本载体,是满足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是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的文化保障。自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战略以来,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果。近年来,随着农家书屋服务观念、定位和方式的转变,其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和文化振兴等乡村振兴规划方面起着积极推动作用;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能够为农家书屋的建设提供政策、资金、设备、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从而推动农家书屋服务方式的转变,提高农家书屋的利用率,最大程度发挥农家书屋在乡村发展中的作用,所以农家书屋的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两者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

2 衡水市农家书屋现状

2007年,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央文明办等七大部门联合发布了 《“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以镇(乡)为支点、以行政村(社区)为触角,服务城乡全体居民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农家书屋是当前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截至2012年底,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全国共建成农家书屋60万家,已基本覆盖所有行政村,总计购置图书9.4亿册。衡水市辖8个县4994个行政村,近年来,衡水市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也不断增加相关投入,开展多种举措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截至2015年,农家书屋已基本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

表1 衡水市农家书屋基本情况

本文选取了安平县、故城县、阜城县等五个县共计420个行政村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共发放50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率为81%。调查结果显示,其中385个行政村已经建有农家书屋,约占91.7%。在书屋规章制度和管理服务方面,有41.6%的农家书屋悬挂书屋统一标牌和规章制度标牌,有44.1%的农家书屋标明了开放时间,但仅有32.7%按时开放,有7%借书时才开放,其他都是不定时开放,很多村民都不清楚具体开放时间。几乎所有书屋都配备了书屋管理员,其中61%为男性,平均年龄在50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70%,有23.3%不会使用计算机管理图书,绝大多数为村长、村支书或会计兼职,无额外补贴。在基础硬件设施方面,有36.3%的书屋备有空调,其中20%为自购,其余为捐赠。在电脑配备上,有79.2%的农家书屋配备电脑,均不能实现上网。在图书购置上,平均每家书屋藏书约1120余册;书屋图书种类丰富,包括科技类、生活类、少儿类、综合类、政经类等;报刊种数低于10种。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农民借阅量很低,一年内借阅100册图书以上的仅有37家,借阅种类最高的是科技类图书,其次是生活类、文化类、少儿类。在信息共享方面,几乎所有农家书屋没有纳入统一的管理系统,不能实现通借通还,不能实现与本乡镇图书流转。在图书推广方面,有一半以上农家书屋没有举办过读书会和读书活动,在受访的村民中,我们发现,很多村民非常希望开展一些生产技能、知识讲座、曲艺下乡等方面的活动,虽然目前农家书屋的建设并不完善,但95%以上的村民认为农家书屋很有用,非常希望通过农家书屋获取更多的知识技能,这给我们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信心。

3 问题分析

农家书屋虽然在制度保障、管理服务、经费支持等方面似乎进入了正常运转状态,但前来借书看书的村民屈指可数,甚至很多书屋大门紧闭,其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不容忽视。书籍内容没有针对性,资金除了财政支撑没有其他来源,宣传推广不到位,很多农民对规章制度不明确,管理服务方面欠缺制度化人性化,硬件设施不完善,不能实现信息共享,不能适应时代潮流满足农民不断提升的信息需求。

3.1 在资金和管理体制方面。首先,在思想上农家书屋的发展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一些乡镇领导重经济轻文化,注重短期见效快的产业,对农家书屋的发展缺乏整体规划,没有真正意识到农家书屋的建设对乡村振兴的积极推动作用。乡村振兴,产业塑形,文化铸魂,规划就是点睛之笔。没有科学长远的规划,农家书屋在基础设施建成后,无法真正发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服务群众、引领群众、教化群众的效能,更无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战略。

调查中发现,衡水市农家书屋是由上级一次性投入,没有后续资金的跟进,在人员培训和硬件设施等资源的投入上都非常有限,图书不能定时更新,电脑这些硬件设施跟不上;一些工作人员多是兼职,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在管理制度和宣传活动上都没有具体的工作措施,无法满足农家书屋的发展需求,不能实现与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结合。

3.2 在图书资源配置方面。乡村振兴战略是多方面、多层次、全方位和立体性的,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需要农家书屋提供更多的知识资源,提高农民基本文化素养,但从衡水市农家书屋建设现状来看,很多农家书屋闲置无人问津,难以发挥对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衡水市农家书屋的图书都是由县级以上的新闻出版部门统一配送,在一个地区之内,几乎所有农家书屋配送的图书都是一样的,由此造成图书同质化严重。甚至在某些利益推动下,农家书屋可能已成为出版社或者书店推销积压滞销图书的渠道。

4 提高农家书屋利用率 助力乡村振兴

4.1 农家书屋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保障资金投入。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工程,农家书屋的建设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能否顺利实施,因此,在规划乡村建设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农家书屋的长效发展机制,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乡村思想道德建设水平为引领,将其列入发展规划之中,激活农家书屋的文化资源,更好助力乡村振兴。要因地制宜,推行差异化开发,做好规划定位,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4.2 深入了解农民需求,因地制宜,合理配置资源。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民的需求,乡镇政府需要定期开展调查,以提高农家书屋的实用性,农民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一线劳动力,对信息需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目的性,因此,这一明确的实用指向要求农家书屋要配备更多关于实用技术、农产品经营、如何致富等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图书[4]。农家书屋作为乡村文化载体,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资源优势,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4.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激活乡村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要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配置,鼓励“三支一扶”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志愿者等专兼职从事农家书屋的管理服务工作,提高工作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定期举办业务培训和绩效考核,规范管理体制。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激发乡村创新创业活力,提高农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和来农家书屋学习的意愿,激发农民主动获取知识的动力。

4.4 创新运营机制和服务方式,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利用县(市)区一级图书馆馆藏资源较为丰富的优势,把农家书屋纳入县(市)区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定期到图书馆调拨、轮换图书,实现区域内图书馆和农家书屋资源整合和交流互通[5],实现图书资源共享。衡水市农家书屋的数字化资源建设相对落后,电脑网络设备亟待完善,要加强完善网络设施,让农民利用互联网实现馆际互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猜你喜欢

衡水市书屋农家
西江月·农家早春
篽箖·上野书屋
看咱农家这丰收节
农家笑
省了心 增了产 挣了钱——河北衡水市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探析
农家旅社半夜惊魂
The Influence of the Smartphones on Modern Life
On Humanisim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rough Uncle Tom’s Cabin
梦幻书屋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immin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