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配合短刮法治疗颈源性头痛*

2020-04-01肖丽梅杜韶波孟宪璞杨继军王丽娜

中医外治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颈源刮痧头痛

肖丽梅,杜韶波,孟宪璞,杨继军,张 伟,王丽娜

(1.河北省新乐市中医医院 针灸科,河北 新乐 050700;2.河北中医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91;3.河北省新乐市医院,河北 新乐 050700;4.内蒙古自治区赤峰松山中蒙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5;5.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北京 101400)

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 CEH)是指由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引起,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疼痛性质是一种牵涉痛,由Sjaa -stad于1983年提出。随着现代社会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本病发病率不断增加,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笔者于2016年9月~2018年9月间,采用针刺配合短刮法治疗颈源性头痛42例,并与单纯针刺进行对照,临床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河北新乐市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颈源性头痛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针刺配合刮痧组(治疗组)42例、针刺组(对照组)3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国际头痛学会2006年头痛分类标准中规定,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特征主要是:①单侧头痛;②疼痛首先发生于颈部,随之扩散至病变侧的额、颞及眶部;③疼痛呈钝性,常深在,无搏动性,以额颞部为重;④间歇性发作,每次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后期可持续发作;⑤颈部活动、不良的颈部姿势及按压由眶上神经、高位颈神经C1~C3所支配的结构可诱发头痛发作;⑥颈部僵硬,主动和被动活动受限,可伴有同侧肩部及上肢痛;⑦其他相关症状和体征,如恶心、呕吐、畏光、视物模糊、流泪、畏声、眩晕等。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除外其他疾病;③能坚持按疗程治疗;④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颈源性头痛的诊断标准;②合并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疾病;③精神病、癫痫患者;④有脑和脊髓肿瘤及其他疾病的患者;⑤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针刺治疗。取穴:百会、头维、率谷、太阳、丝竹空、攒竹、风池、完骨、天柱、颈夹脊、肩井、合谷。操作:选择华佗牌0.30 mm×40 mm毫针采用常规针刺,平补平泻,留针30 min。每天1次,连续治疗7次为1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2.2 治疗组

在针刺治疗基础上配合短刮法刮痧治疗。短刮法刮痧治疗: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刮拭督脉风府穴至哑门穴、膀胱经玉枕穴至天柱穴、胆经脑空穴至风池穴分别2 min,点揉风池、风府穴,每穴1 min,边刮头维、率谷、百会、大椎、肩井穴,每穴2 min;快速往返擦拭颈肩部膀胱经、小肠经皮部至局部发热为度。每3 d刮拭1次,3次为1疗程。

两组在治疗后均要求患者保持情志舒畅,注意颈部保暖,纠正不良坐姿、卧姿及用颈习惯,坐位低头工作不宜超过1 h;维持良好的颈椎生理曲度,保持好颈部肌群力量平衡。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指标

3.1.1 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分[1]

以一面标有由0至10 cm刻度的直尺,让患者根据自我感觉的疼痛程度在直尺无刻度一面指出相应位置,观察人员根据患者在背面指出的标识读出相应VAS值,“0”端代表无痛,“10”端代表最剧烈疼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分值越大说明疼痛越重。两组均于治疗前、第1次治疗后及疗程结束后进行VAS评分。

3.1.2 颈部肌肉僵硬度评分及总有效率

颈部肌肉僵硬度评分:根据陆氏[2]自拟评分量表对颈部肌肉僵硬度进行评分,用0、1、2、3分分别表示无、轻、中、重4种不同轻重程度,分值越大,说明颈部肌肉僵硬度越严重。

3.2 疗效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标准》[3]判定。痊愈:治疗后头痛完全缓解,颈部活动恢复正常;显效:治疗后VAS评分减少50 %以上;有效:治疗后VAS评分减少30 %~50 %;无效:治疗后VAS评分减少<30 %。

3.3 统计学方法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3.4.2 两组治疗前后颈部肌肉僵硬感积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颈部肌肉僵硬积分比较

3.4.3 两组治疗后总疗效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后总疗效比较 例

由表4可见,两组总疗效比较,经卡方检验,P<0.05,表明刮痧配合针刺对颈源性头痛的治疗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4 讨 论

颈源性头痛是一种以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为主的疼痛综合征,属非遗传性、单侧性或双侧性头痛。被国际头痛研究会承认并认定为继发性头痛。疼痛可分布于患侧颈、枕、顶、颞和额部,间歇性或连续性发作。颈源性头痛的发病年龄多在20岁~60岁,平均年龄是42.5岁。普通人群的发病率在0.4 %~2.5 %,有头痛症状的患者中约20 %是颈源性头痛[4]。目前虽然引起CEH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学者多认为,是椎间盘退行性变引起的神经压迫和伴随的局部无菌性炎症所引起。颈椎间盘退变是颈椎病的发病基础。PGE2、组织胺、5-HT等炎症因子刺激颈部肌肉、筋膜和韧带等软组织,使局部血管收缩、损害肌肉组织,导致颈椎应力失衡,小关节错位或椎体间错位,从而卡压和/或刺激C1~C3颈神经引起慢性单侧头痛。此外,由于颈部的C1、C2、C3神经及其分支与某些支配头面部的神经节或神经核发生关联或会聚,使得上颈部病损神经伤害性感受信息传入,通过高位颈神经之间及高位颈神经与三叉神经等脑神经传入纤维在中枢会聚,从而形成神经支配区域的牵涉痛[5]。

笔者从病史及查体发现,颈源性头痛患者多有感受风寒史,属“外感头痛”范畴,祖国医学称为“头风”,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为手足六阳经及肝经等循行部位,风为阳邪,易袭阳位,《素问太阴阳明论》云:“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且风为百病之长,易夹寒邪合而为病,致头部诸经络气血循环瘀滞,而见头痛。其中以太阳、少阳经络受袭较多,临床观察亦发现患者查体多见颈椎活动受限,压头试验阳性,单侧或双侧的颈2横突压痛,甚至放射至患者头部,单侧或双侧的枕大神经出口处压痛明显。

在前期研究中,刮痧疗法对颈型颈椎病的镇痛效果及改善颈部络脉瘀滞状态的作用已得到肯定[6~7],本研究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采用针刺配合短刮法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纯针刺,短刮法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根据颈源性头痛病损节段多在颈1~3这一临床特点,采取短线刮拭法,以双侧风池和风府穴为重点刺激穴位。风池穴首载于《灵枢·热病》篇,风即风邪,池即池塘,此穴位于枕骨下,局部凹陷如池,为风邪侵入之处,也是祛风要穴,故名风池。《针灸大成》载:“其主洒淅寒热,伤寒温病汗不出,目眩苦,偏正头痛,疟颈项如拔,痛不得回顾。”《医宗金鉴》亦曰“风池主肺受风寒,及偏正头风”,可见其为祛风通络、治疗颈项僵痛头风之重要腧穴。风府穴名出自《素问·气府论》,亦为治风要穴,《素问·骨空论》曰:“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二穴合用,祛风力强,配合刮拭头部头维、百会、率谷穴及颈肩部大椎、肩井穴,使头部诸经气血循环畅通。刮痧所产生痧疹样充血和瘀血状态,是皮肤出血的一种形式,属泻血疗法,符合祖国医学刺络泻邪的原理[8],正如李中梓《医综必读卷十·痹》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血在风证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外风从血而治,通过泻血活血化瘀促使气血流通,进而风邪随血的运行而解除,达到“血行风自灭”经络舒畅状态。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针刺配合刮痧治疗使“瘀血祛,风邪散,经络通”,进而显著改善患者颈部肌肉僵硬度,提高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颈源刮痧头痛
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年轻人不要盲目刮痧
“低头族”注意了:当心颈椎病引发高血压!
为什么刮痧要避开脖子这个区域
注意!头痛可能预示着甲状腺问题
头痛,您查颈椎了吗?
面部刮痧真的能美容吗
刮痧疗法适合所有人吗?
会变身的烦恼
针推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