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膈下逐瘀汤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高凝状态及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影响

2020-04-01史亮原斌蔡晓庆张鹏

疑难病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高凝罗非班炎性

史亮,原斌,蔡晓庆,张鹏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治疗主要依赖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其能快速开通闭塞血管,恢复血流灌注,控制临床症状,促进预后改善,但手术会破坏血管内皮,暴露粥样硬化斑块,激活凝血系统,再次形成血栓,阻塞血管[1-2]。替罗非班作为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拮抗剂,可抑制血栓形成,改善患者高凝状态,恢复缺血再灌注[3]。随着中医对AMI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中医学认为,AMI是由饮食不节、思虑过度、外邪侵袭、劳逸失度、脏腑虚弱引起的气滞、热结、血瘀、寒凝、痰饮,治疗当以化瘀止痛、行气活血为主。膈下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具有破症消结、活血逐瘀之功,主治血瘀气滞病症。相关研究指出,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等炎性因子可促进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心肌缺血再灌注[4-5]。鉴于此,本研究选取129例AMI行PCI术后患者,从炎性因子、高凝状态及超声心动图参数方面,探讨替罗非班联合膈下逐瘀汤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40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AMI患者12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联合组各43例。3组性别、年龄、梗死部位、合并疾病、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吸烟史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①西医标准符合《内科学》第8版诊断标准[6]:发病至治疗时间不足12 h,胸痛时间超过30 min,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2个导联ST段抬高,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26 mmol/L;②中医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诊断标准[7]:主症,胸部绞痛、刺痛、憋闷;次症,面色苍白、倦怠少言、头晕乏力、心悸气短;舌脉,舌淡紫、脉细涩;③具备明确PCI术指征;④18岁≤年龄≤70岁;⑤NYHA分级Ⅱ~Ⅳ级。(2)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异常;②对研究药物不耐受;③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④伴出血史;⑤近3个月接受抗血栓治疗;⑥精神疾病;⑦原发性血小板计数减少;⑧未完成研究。

表1 3组临床资料比较 [例(%)]

1.3 治疗方法 3组均行PCI术,术后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吸氧、纠正酸碱及水电解质失衡、利尿等常规治疗。术后当天,对照A组给予替罗非班(武汉武药制药有限公司),静脉注射10 μg/kg,随后以0.15 μg·kg-1·min-1速度持续静脉滴注36 h。对照B组给予膈下逐瘀汤,组方:赤芍15 g,香附15 g,牡丹皮15 g,延胡索15 g,川芎15 g,当归15 g,乌药15 g,枳壳10 g,桃仁10 g,五灵脂10 g,红花10 g,甘草5 g。于医院煎药室煎煮,取上述药物放入1 000 ml冷水中煎煮,取汁450 ml,150 ml/次,3次/d,治疗时间为4周。联合组给予膈下逐瘀汤+替罗非班,膈下逐瘀汤用法用量同对照B组,替罗非班用法用量同对照A组。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超声心动图参数指标检测:3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应用PhihpsSo-nos5500型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测舒张早期/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E/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2)最大血块强度(MA)、凝固时间(K)、凝血综合指数(CI)测定:3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清晨,抽取空腹肘静脉血4 ml,分为2份,各2 ml,1份行肝素抗凝处理,选用美国血液技术公司生产TEG5000血栓弹力仪自动记录血栓弹力图,当检测出血栓最大幅度值后继续描记30 min后结束,获取MA、K、CI。(3)血清HMGB1、sVCAM-1、IL-6水平检测:上述另1份血液样本行离心处理,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保存于-70℃冰箱。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sVCAM-1、HMGB1、白介素-6(IL-6)水平。试剂盒购自上海晶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参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4)记录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恶心、头痛、出血等。(5)记录3组治疗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包含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等。

1.5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治疗前后胸痛、气短、心悸等中医证候进行评分,根据严重程度分级,0分为正常,2分为轻度,4分为中度;6分为重度,上述症状得分相加为每个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指数=(治疗前分值-治疗后分值)/治疗前分值×100%。疗效指数≥70%为显效,疗效指数30%~69%为有效,疗效指数≤29%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3组疗效比较 治疗4周后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A组的67.44%和对照B组的69.77%(P<0.01),见表2。

表2 3组患者疗效指数比较 [例(%)]

2.2 3组超声心动图参数指标比较 治疗前3组LVEF、E/A、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LVEF、E/A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LVESD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1),见表3。

表3 3组患者超声心动图参数指标比较

2.3 3组高凝状态指标比较 治疗前3组K、CI、M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K水平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CI、MA水平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1),见表4。

2.4 3组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比较 治疗前3组血清sVCAM-1、HMGB1、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血清sVCAM-1、HMGB1、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1),见表5。

2.5 3组治疗期间MACE发生率比较 联合组治疗期间MACE发生率为4.65%,与对照A组13.96%、对照B组6.9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84,P>0.05),见表6。

表6 3组患者近期MACE发生率比较 [例(%)]

2.6 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28%,与对照A组11.63%、对照B组4.6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45,P>0.05),见表7。

表7 3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例(%)]

3 讨 论

随介入治疗技术不断发展与改进,PCI术已成为临床治疗AMI主要手段,能快速恢复心肌组织细胞血液灌注,预防心功能进一步受损,然而球囊、支架植入会诱发炎性反应,致使冠状动脉血小板黏附、聚集,形成新的血栓,再次阻塞血管[8-10]。因此,加强AMI患者PCI术后抗炎及抗血小板活性治疗,对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意义重大[11-13]。

替罗非班为临床常用抗血小板药物,可抑制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结合纤维蛋白原,阻碍血小板与受损内皮细胞黏附,发挥抗血小板作用[14]。大量研究证实,PCI术后应用替罗非班,能有效恢复心肌灌注,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15-16]。但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有限,需联合多种作用机制不同药物。中西结合治疗AMI近年来取得较大进展,现已成为当前研究重点。AMI属中医学“真心痛”范畴,最早记录于《灵枢·厥痛》:“其痛甚,但在心,手足青者,即名真心痛,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其病理病机是气病而致瘀,亦即气虚血瘀及气滞血瘀。而PCI术后多为邪实未去,正气已虚,营卫失调,外邪直中经络,脉络瘀阻,气机郁滞,致水运乏权,血行失畅,从而加剧病情进展。因此,中医提出以通络止痛、益气养阴等法治之。膈下逐瘀汤中红花、桃仁活血祛瘀,共为君药;枳壳、香附理气止痛,五灵脂、当归活血化瘀,为臣药,使气行血活,瘀散痛止,佐以赤芍、牡丹皮发挥清热活血、凉血散瘀功效;乌药、延胡索、川芎祛瘀止痛、行气活血,特别是川芎,不仅具有养血活血功效,更能行血中之气,增强逐瘀之功;甘草为使药,能缓和诸药峻猛之性,并扶助中气,全方以行气、活血祛瘀药物居多,能更好发挥活血逐瘀、破症消结之功。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尝试将膈下逐瘀汤和替罗非班联合应用于PCI术后AMI患者,结果发现,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1),治疗后联合组LVEF、E/A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LVESD小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1),说明替罗非班联合膈下逐瘀汤具有协同效应,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恢复冠状动脉血流,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逆转心肌重塑,改善心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表4 3组患者高凝状态指标比较

表5 3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水平比较

AMI发生后,促凝因素占主导,纤溶系统功能较弱,机体呈现高凝状态[17-18]。PCI术治疗后,局部形成大量凝血酶,可刺激血小板,激活凝血系统,导致机体凝血纤溶失衡[19-20]。血栓弹力仪可检测凝血至纤溶全过程,是当前诊断机体高凝状态的重要手段。其主要参数K为血细胞凝集成块形成时间,提示凝血动力状态;CI主要反映不同条件下整个凝血过程综合状态;MA反映已形成凝块最大硬度及强度[21]。文献报道,当血液凝固性降低时,MA值减小,K值增加,反之血液凝固性增高[22]。本研究数据显示,治疗后联合组K水平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CI、MA水平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1),可见替罗非班与膈下逐瘀汤联合应用抗凝血效果更理想。可能机制为替罗非班能预防血小板聚集所致远端栓塞,改善微循环障碍,纠正凝血状态;现代药理研究提示,五灵脂可减少心肌耗氧量,降低血管阻力,强化纤溶蛋白溶解作用;红花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黏度、促进纤溶蛋白溶解等途径发挥抗凝作用。因此联合应用可进一步促进病情改善。

PCI术属于有创操作,对机体损伤较大,可通过刺激氧化应激产物促使炎性因子表达,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23-24]。IL-6是参与免疫反应、炎性反应的多效性细胞因子,其水平变化与血栓形成、动脉硬化有关[25-26]。sVCAM-1由活化内皮细胞合成分泌,当血管内皮出现炎性反应时,其可诱导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生成,加剧血管损伤,促使病情发展[27]。黄勇等[28]报道,sVCAM-1水平随AMI患者Killip心功能分级升高而升高。HMGB1为脱氧核糖核酸结合蛋白,郑海军等[29]研究发现,HMGB1在AMI患者PCI术后呈高表达。推测原因为,PCI术需植入支架,可破坏血管内皮,导致HMGB1释放入血。而HMGB1通过多种途径介导炎性介质分泌,刺激细胞外基质蛋白沉积,参与血管重构,加剧血管内皮损伤,增加MACE发生风险。本研究发现,治疗后联合组血清sVCAM-1、HMGB1、IL-6水平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替罗非班可抑制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活化,减轻血管炎性反应;现代药理研究提示膈下逐瘀汤中红花、川芎、五灵脂均具有抗炎作用,当归有效成分为正丁烯内酯及苯内酯,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发挥抗炎作用。联合应用可产生协同抗炎作用,降低血清sVCAM-1、HMGB1、IL-6水平,加快疾病转归。

另有研究指出,PCI术后MACE发生风险与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炎性因子水平升高密切相关[30]。本研究显示,联合组近期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推测原因与替罗非班联合膈下逐瘀汤能减轻血管内皮损伤,降低炎性反应有关,但3组近期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小有关,尚需临床多中心、多渠道选取样本,扩大样本量进行研究证实。

综上可知,膈下逐瘀汤联合替罗非班应用于AMI患者PCI术后,可减轻炎性反应,纠正高凝状态,改善超声心动图参数,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

史亮: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过程,论文撰写;原斌:设计研究思路,分析试验数据,审核论文;蔡晓庆:实施研究过程,整理收集资料;张鹏:进行统计学分析

猜你喜欢

高凝罗非班炎性
炎性小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中医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替罗非班规范化给药流程的临床实践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HPLC法测定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中光学异构体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低分子肝素钠和右旋糖酐对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治疗效果的影响
血栓弹力图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益气活血化瘀法和利伐沙班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高凝状态的影响
替罗非班诱导严重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