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2020-03-31李玉洁

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建设

李玉洁

【摘要】高校圖书馆是传播知识的重要场所,在大数据时代,正在试图做出改进与创新,加强自身的建设,当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现状,分析了目前高校图书馆建设与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建设;发展

大数据技术让信息的维度、数量扩大。个体/群体的行为能够用信息组合而成,大数据搜集范围非常广,几乎包括所有信息获取途径的各种信息,且信息十分具体,甚至能够抽象出人的行为。在大数据时代,我国很多大学校园图书馆发展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以下就相关内容进行论述。

一、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建设的现状

(一)加快了硬件设施的优化。硬件是我国大学院校运行的基础,每所高校的硬件设施各具特色。目前,我国大学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基本齐全,近年来的建设速度也很快,可以跟上时代发展要求。大部分学校原有的图书馆,一般均保留了传统的建筑风格,从外观上显得古典、舒适、清雅;内部设置舒适;新建的图书馆,通常根据当代图书馆的建设要求而建立,具有时尚、气派、新潮的特点,均按照大数据技术的要求进行升级或扩建的。相应的安全监控系统、消防设备等也达到国家统一标准。

(二)软件系统得到同步升级。软件系统作为大学图书馆发展的灵魂。近年来,伴随硬件设施的日益完善,与此相配套的软件系统也得到升级,加快了软件的运行效率,使信息分析也变得快捷。诸如安全、消防等系统均实现与驻地主管机构的联通性,同时,可以在智能手机终端实时地显示出来。我国很多高校安装了“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软件系统不断升级,信息检索形式也发生较大的超越,从以往的手工电脑检索,发展到移动终端的快捷查询。而图书编目、采购、收藏、流通等工作也总体上达到了信息化管理标准。

(三)扩大了资源建设的规模。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的图书馆资源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并取得较大的发展。馆藏资源已远远满足“人均百册”的需求。电子资源的建设规模也不断扩大,有取代传统纸质图书的趋势。图书馆的管理技术日益规范,工作人员增强了文献珍藏的意识。而且,有些高校已筹备建设了特色书屋、经典书库、新购书架等项目,独具风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高校图书馆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整体发展节奏失去平衡。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高等院校数量较多,图书馆建设和发展呈现不平衡特点,不同地区、校际间的差异很大,有的学校已进入知识开放共享的阶段,有的学校依然处于“解决温饱”的阶段。据调查,2017年我国各种高校2914所,各校的图书馆建设情况存在较大区别,特别中西部,比东部落后很多。

(二)数“非”争论日趋激烈。数字化与“非数字化”是大数据时代我国高校图书馆建设和发展中引起争论的话题。就连北大图书馆的发展走向也存在数“非”之争,有的教授认为,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刻不容缓;而有的教授却坚决反对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并争论说:“看纸质书籍,犹如与人当面交谈,而看电子图书,则少了那种舒心的感觉。”而且,不只是专家层面的争论,高校领导在图书馆建设的决策上,也陷入纠结之中。对于一所普通的高校,每年在图书馆建设中,需投入几十万的资金引进数字资源,对比纸质书籍,没有视觉上的成就感。

(三)信息开放共享面缩小。在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问题上,我国很多高校图书馆尽管已面向社会开放数十年,但由于受到借阅手续、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总体的开放、共享程度较低,具有开放内容少、开放时间短、入馆条件多等特点,根本不能满足社会众多读者的读书需求。尤其共享阅读的服务,相比共享单车而言,从理论研究、设施建设、技术研发、实际应用等方面,与实际需求之间距离甚远。

(四)图书借阅量明显降低。据最近几年的调查结果分析,大学图书馆的入馆率及图书借阅量呈下降趋势。这也是我国高校图书馆发展中面临的共性问题。例如:山东某城市的两所211大学中,2017年师生的书籍借阅数量较以往年份相比,约下降15%。而高职院校同比下降约20%。现阶段,我国部分大学图书馆管理人员对师生阅读量的统计,主要倾向于对师生入馆率的统计,而不是图书的“借还”情况,主要由于目前的大学生入馆展开阅读、学习活动十分盛行。所以,不能单纯从图书的借阅量了解图书资源的利用情况。

(五)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偏低。高校图书馆的人员构成尚未达到国家“高校图书馆评价标准”,大学图书馆的从业人员从数量上已达标,但是,却存在结构不合理、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的现象。例如:学科馆员普遍缺乏,部分省级、市级高校,图书馆在编人员还存在“老弱病残”的问题,难以满足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要求。

三、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建设与发展

(一)平衡发展。促进我国大学图书馆的均衡、稳定地发展是各级领导共同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评价标准。尤其全国重点大学以及示范性高职院校,对各地普通大学图书馆的建设、发展起到重要的表率与引领作用。大数据时代,我国很多正在筹建图书馆的高校,正在朝着一流大学图书馆建设方向努力,加强现有的图书馆的建设力度,在高新技术的推动下,各种新设备、技术可随时进行“复制”,新工艺也可进行“保存”,使得部分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完全可能创造“弯道超车”的奇迹,未来我国高校的图书馆建设和发展将形成百花齐放的新格局。

(二)数“非”同存。目前,数字化信息资源受到社会众多读者朋友的密切关注,具有方便快捷、收发自由、量大廉价等优点,但数字化信息又具有“不易长期存储、易失真、易丢失”等缺陷。而非数字化信息资源,即纸质图书虽然便于长期保存,可是,其具有价格高、印刷难、不便携带等特点,无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数“非”问题并不是单纯的语言次序的前后倒置,属于不同的概念。数代表依托于大型服务器及互联网技术,将海量信息数字化处理后加以储存,是一个虚拟的图书馆;而“非”意味着将图书馆中的纸质书籍进行局部的数字化处理,再予以保管,是一个实体图书馆。数“非”同存将是大数据时代下大学图书馆建设的最佳方案。

(三)开放共享。大数据时代的最大特征就是实现了信息的开放与共享。这是大学图书馆的重要职能,更是图书馆建设的一种趋势。现如今,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开放的程度,体现了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实力,各地的高等院校在建设图书馆时均需进一步扩大信息资源的开放与共享范围,提升图书馆资源利用率,以满足人们的读书需求。

(四)智能化。大数据时代,24小时自助的“城市书屋”已在我国在些城市投入运行。目前,我国大学数字化校园尚未定型,不久的将来就要被“智能化校园”取代。而智能图书馆是智能校园的重要构成。随着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逐渐普及,为高校智能化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有利于实现图书需求分析、招标采购、入馆分类以及资源查询、图书借还等智能化发展,构建移动终端的自助运行模式。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大数据技术在社会各行业中的普及与应用,我国高校的图书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相关领导必须对此保持高度地重视,系统地分析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加强资源的优化,扩大信息的共享、开放程度,为广大师生及社会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充分地发挥图书馆各项功能,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全勤.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策略研究[J].科技传播,2019(11):184-185.

[2]马静.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在大数据时代的布局策略[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9,39(04):42-44.

[3]张东靖.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创新与发展[J].黑河学院学报,2019,10(02):211-212.

[4]孙莉.浅析大数据时代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01):149-150.

[5]王培凤.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创新与发展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34):297-299.

猜你喜欢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建设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