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年来西南地区邮政史研究综述

2020-03-30郭金凤

新西部·中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西南地区研究综述

【摘 要】 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西南地区邮政史的研究专著、论文及其观点,指出了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不足,以期推進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走向深入。

【关键词】 近年;西南地区;邮政史;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对于邮政史的研究分为两类。全国性的研究:即以国家邮政发展为视角,从全局角度出发,研究邮政在近代发展状况。区域性研究:即以各省邮政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各省在近代邮政发展的特点。近年来学者关于邮政史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

苏全有、李风华的《近十年来我国近代邮政史研究综述》(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5(1))、苏全有、刘文旭的《近年来民国邮政史研究综述》(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08(5))、杨焕宇的《中国近代邮政史研究概况综述——以近年硕士论文为例》(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0(3))、胡婷、叶枫的《近代中国邮政职工1896——1949研究综述》(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6(5))、苏全有的《对民国军邮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7(6))。关于邮政史的文献综述主要是从全国角度出发,从区域性角度出发的成果还较欠缺,故本文对西南地区邮政史的学术成果进行了梳理

一、关于四川邮政的研究

邮政的整体性研究:曾潍嘉的《时空交织下的区域邮政版图再现——近代四川邮政空间复原研究(1891—1945)》(2016年西南大学博士论文)一文分别从清末、民国早期、军阀内战、抗战时期四个阶段论述了邮政在邮路、邮政业务、邮务机构等方面的空间布局,经过四个时期的发展,四川省邮政网络割据方告形成。李致远的《抗战时期西川邮政研究》(2007年四川大学硕士论文)一文发展背景、发展原因、邮政组织、业务发展、邮政视察几个方面论述了抗战时期的西川邮政。李重华的《清末民国时期的基层邮政—以原四川省为例》(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06(6))一文对四川基层邮政的组织、业务、管理等进行了研究。苏丽萍、张箭的《抗战时期四川的邮政通讯建设》(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07(5))指出抗战时期四川邮政通讯建设迅速发展并取得一定成就。

邮务职工:连城的《抗战前夕邮务职工生活水平浅析——以东川西川量邮区为例》(法制与社会,2008(28))一文从教育程度、月薪收入、生活费支出三方面考察了以西川东川邮区为例的职工生活水平。

邮政业务:石丽敏的《浅析抗战时期四川人寿保险业》(文史杂志,2003(1))一文简要介绍了四川人寿保险业的概况以及国民政府发展保险业的措施及成就;吴静的《抗战时期四川人寿保险业研究》(前沿,2011(6)一文是对石丽敏一文的补充,进一步论述了人寿保险业状况,但是未能从保险原理及民营保险公司本身出发研究。

二、关于云南邮政的研究

1、专著

谢本书、李江的《昆明城市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论述昆明在明国时期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这一时期成为全省的邮政中心。陈强的《魅力蒙自》(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和张洪昌的《蒙自七百二十年》(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论述了蒙自在近代云南邮政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论文

云南邮政:申艳艳的《国脉所系,滇邮风采——抗战时期云南邮政研究》(2015年云南大学硕士论文)分析了抗战时期云南邮政事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发展状况包括邮政机构的设置、邮路的建设与邮政网络的完善以及邮政业务的开展,着重分析了云南军邮的开办状况、机构设置、军邮工作的进展和云南军邮在抗战时期的功绩及抗战的影响。车辚的《云南邮政的近代化》(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3(4))。

云南军邮:华熹的《抗战时期云南军邮》(上海集邮,2005(7))阐述了云南军邮发展的历史过程。华熹的《滇越邮路沧桑路》(上海集邮,2005(3))指出滇越铁路为近代云南邮政做出的贡献。伍佩佩的《抗战时期云南军邮述论》(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5))论述了抗战时期的云南军邮开办、特点及其对抗战的影响。

三、关于重庆邮政的研究

1、专著

周勇、刘景修译编《近代重庆经济与社会发展(1876——1949)》(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周勇的《重庆:一个内陆城市的崛起》(重庆出版社,1989);周勇的《重庆通史》(重庆出版社,2002)较为简单的介绍了近代重庆邮政的发展概况。

2、论文

邮政整体性研究:连城的《抗日战争时期重庆邮政发展初步研究》(2009年西南大学硕士论文)一文介绍了邮政局所,线路及各项业务的开辟,着重分析了重庆邮政发展的外部条件。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大批机关、工商企业、高校团体及大量人员随之内迁,促使重庆邮政事业不断进步。邮政网络和业务得到发展。作者还简要分析了邮政业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邮政业务:屈利伟的《抗战时期重庆保险业研究1937—1945》(2012年西南大学硕士论文)一文论述了抗战前重庆保险业的发展背景及抗战时期重庆保险业的发展状况、保险业法规及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袁媛的《抗战时期重庆保险业述论》(2011年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吴静的《抗战时期重庆人寿保险业研究(1937—1945)》(2010年四川大学博士论文)、 刘籽艺的《战时邮政储金汇业局重庆分局研究》(2017年西南大学硕士论文)、连城的《重庆民信局发展初步研究》(蒸发论坛,2008(10))。

四、关于贵州邮政的研究

1、专著

吴晓秋的《贵阳邮政史》(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全面叙述了贵州邮政通讯发展历史。林辛的《贵州近代交通史略》(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简要介绍了贵州近代邮政发展历程、邮政机关、邮局、邮运日程、邮政业务以及邮政特点。还有一些著作中提及贵州邮政事业的发展概况,如芍以勇、田牛、龙海峰等著的《贵州省经济史》(山西经济出版社,2016);熊大宽的《贵州抗战时期经济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张肖梅的《贵州经济》(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1939);李振纲、史继忠、范同寿等编的《贵州六百年经济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周勇主编的《西南抗战史》(重庆出版社,2013)这些著作论述都较简单。

2、论文

邮政沿革史:吴晓秋的《论清代贵州传统邮驿的历史变革》(贵州文史丛刊,2007(3))一文从邮驿变革的背景谈起,分析了贵州邮驿变革的几种因素:清末贵州邮驿的没落、近代西方信息传入对传统邮驿的影响、贵州近代化的发展进程对通信方式的要求、清末民邮在贵州出现促进了贵州近代邮政通讯的引入。顾文栋的《民国时期贵州邮政事业的发展》(贵州文史丛刊,1989年第4期)一文把贵州邮政业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12年—1926年贵州邮政业初步打开了局面;第二阶段:1927年—1937年贵州邮政业发展到了新阶段;第三阶段:1938年—1947年,贵州邮政业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光。司林霞的《清末民初贵州邮递的演变》(贵阳学院学报,2012(1))一文论述了清末民初贵州邮驿因专制制度走向衰落,西方先进的传递方式不断引入中国,贵州出现了民信局,大清邮政在贵州建立、贵州中华邮政建立,论述了传统邮驿向近代邮政转化的歷程。

邮政业务:顾可尾的《解放前贵州邮政储蓄的梗概》(贵州文史丛刊,1991年第2期)一文论述了从1901年贵阳始设邮局至1949年解放之前贵州邮局汇兑业务的发展状况。

其他:林健的《清末民初贵州社会经济情报—贵阳邮政英文档案摘译》(贵州文史丛刊,出版年限不详)一文是对1907年5月至1913年7月期间贵阳地区的经济现象。

关于贵州邮政史的研究,目前成果还较单一,多为论述贵州邮政的历史沿革,也有提及邮政业务,但对抗战时期贵州邮政的研究目前还未有系统性的研究。

对西南地区邮政的梳理中,可以发现西南邮政的研究虽取得一些成果,但仍有明显不足,第一,西南地区专门研究邮政的专著还较少;第二,西南地区邮政研究中,不同省区之间邮政联系的研究成果,以及比较研究同一省份的不同时期的比较研究较为缺乏,目前学界还未有涉及,需要得到相应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杨焕宇.中国近代邮政史研究概况综述——以近年硕士论文为例[J].重庆: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0(3).

[2] 苏全有,李风华.近十年来我国近代邮政史研究综述[J].重庆: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5(1).

[3] 胡婷,叶枫.近代中国邮政职工1896——1949研究综述[J].重庆: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6(5).

【作者简介】

郭金凤(1993—)女,汉族,山西平定人,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史专业2017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史.

猜你喜欢

西南地区研究综述
西部大开发20年:西南地区内部比较
夜郎自大
西南地区高职院校体育意识文化建设方式的调查分析
生熟无界:羁縻政策视域下的族群互融
儿童旅游研究综述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西南地区气象资料测试、预处理和加工研究报告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