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实践论》思想探析
2020-03-30赵炜
赵炜
【摘 要】 本文阐释了毛泽东《实践论》的丰富内涵,分析了毛泽东《实践论》的理论品格:具有实践性、时代性、创新性。提出了毛泽东《实践论》的新时代价值意蕴: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建设;促进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构建。
【关键词】 毛泽东;实践论;马克思主义;内涵;时代价值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并将实践的观点引入唯物史观和认识论中。毛泽东则在《实践论》的阐发中充分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在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考察历史、分析问题,创造性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问题的有机融合,不仅帮助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认清革命现实、正确选择革命道路,对现时代中国发展战略的决策、发展动力的挖掘依旧具有强大的指导意义。
一、毛泽东《实践论》的丰富内涵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将“实践”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阐发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知与行”、“理论与实践”的历史的辩证的统一。为了批判革命时期党内长期存在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弊端,毛泽东在《实践论》中以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为中心,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思想,包括有实践与认识的相互关系、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真理的标准问题等重大哲学问题。
1、实践与认识的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就深刻地阐发了这一基本论断。毛泽东认为,社会实践范围广泛,不仅仅是生产生活实践,还包括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活动等类型的实践活动,而认识正是来源于各种实践活动。虽然人的认识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之分,但是归根究底,一切真知都来源于直接经验,只有亲身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才能看到并剖析理解事物的本质特性,从而获得正确的认知。毛澤东在《实践论》中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阐述时引用了中国两句古话:“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两句,他深刻分析批判了前者,也坚定地称赞后者对于人们的实践来说是真理。毛泽东还强调实践是千百万人的实践,表明历史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实践的主体即是历史的主体。[2]由此看来,毛泽东坚定地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实践的反映,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只有经过实践才能获得真知,而认识也只有正确反映了实践活动,与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一致才是正确的认识。
2、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认识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的思想反映外界事物本质及其发展客观规律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不断提升的过程。在《实践论》中,毛泽东对认识发展的过程做了详尽的描述: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首先进入感性认识阶段,在获取并充分分析丰富的感性材料基础上再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最后再升华到把理性认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去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因此,认识的发展是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式上升的模式发展而来的,这就是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其中,毛泽东在论述认识的发展过程时特意强调:第一,不能忽视感性认识的阶段,这是认识必经的首要阶段,是为理性认识及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奠定基础的必然要求。因此,认识活动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的过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紧密相连,在实践的基础上二者达成了统一。第二,毛泽东认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以及由理性认识上升到实践层面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历史性的飞跃。其中,他认为更重要的是将理性认识融入到实践活动的指导中去的环节,正如毛泽东在《实践论》中特别强调指出: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3]由此可见,认识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它还具有上升性,在实践和认识交替的过程中人类的实践活动和人的认知水平都会得到发展提升。这是毛泽东实践观点实践性特征的重要体现。
3、关于真理及其标准问题
真理是经由实践发现的,也必须经由实践来证明其真理性并不断得到发展,即认识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实践活动,只有实践才能证明其真理性,毛泽东在《实践论》中作出了这样的描述:“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4]除了真理的标准问题之外,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辩证关系问题也是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论述的重点。他以变革自然的过程以及革命运动中的顽固派的思想为例,指出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因此人的认识活动以及对于真理的认识也是充满了矛盾与斗争,即人们在进行实践或认知的同时要随实际的变化而变化,要使新的革命任务和新的工作方案的提出,适合于新的情况的变化,[5]不能够被封闭教条的思维所禁锢,而是要在实践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开拓性、灵活性的思考和转变。
二、毛泽东《实践论》的理论品格
《实践论》创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革命战争时期,为了批判和克服当时党内存在的严重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而写,对当时中国革命事业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然而,时至今日《实践论》在当今社会的发展阶段依旧占有一席之地,已然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领域。这说明《实践论》具有优秀的理论品格才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依旧保持其鲜亮的色彩,才能对现时代中国乃至世界间的实践活动进行指导。
1、实践性
《实践论》是关于实践和认识关系的著作,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实践”。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创造性地提出认识的完整的过程应当是“实践——认识——实践”这样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指出真理性的最终认识都要回归到实践中;同时他还指出认识需要经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上升,强调感性认识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毛泽东对于认识和实践的具体步骤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划和指导,对于人们积极进行社会实践并从中汲取知识、更新认知大有助益。《实践论》具有实践性特征最直接的证明就是在革命战争时期帮助中国共产党更好的反对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错误,对于党在政治、军事、组织等方面的路线选择也具有战略性的指导意义。
2、时代性
时代性是一种理论保持其强大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实践论》中的实践观点之所以在现时代依旧具有现实意义,就是因为毛泽东是从整个人类发展规律及要求出发,站在社会历史变化发展的角度来阐释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对于人类的实践和认知总结出一般的对于人类以及各国家的发展都具有普遍性的价值意义,它跟马克思的理论相类似,具有一种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特性。人的认识活动会经历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同时作为个体的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每个人都是具体的、历史的人,因此人类整体的认识能力则是无限的,认识总是通过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无限接近的过程。[6]可见,毛泽东的实践论正符合人类发展的一般规律,它不仅属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更是对真个人类的自由解放和发展的事业有重要意义,无论是过去还是现时代以及未来社会都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3、创新性
毋庸置疑,毛泽东《实践论》中的相关观点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用毛泽东的话来讲即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分店”,但更要强调的是,“实践论”是着眼中国具体国情,针对当时共产党内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现实问题提出的具有中国智慧的理论。具体来讲,毛泽东《实践论》的创新点体现在两处:第一,从理论内容本身来说,毛泽东的实践观深化并拓展了马克思实践观的内涵和外延,这样有利于深入研究人类实践形式及其分化和发展的趋势。[7]另外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中,毛泽东更加注重实践的部分,他认为人要自觉地改造自己和改造社会,而马克思的认识论和实践观知识对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描述,但毛泽东则明确提出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必要性。
第二,从理论的语言风格来说更是一种创新,即理论话语创新,这是《实践论》鲜明的创新之处,全篇逻辑清晰、体系完整,更值得注意的是语言应用巧妙,大量运用中国人民熟知的谚语、俗语等素材,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充满了中国元素、中国风格和中国智慧,比如文中用知和行的中国元素代指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同时引用《三国演义》 中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的经典素材印证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还引用“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知识里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生动平实的语言阐述认识来源于实践的理论。可见,毛泽东善于将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融合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引用人民群众熟悉的经典素材使其通俗易懂[8],以此实现理论的大众化。
三、毛泽东《实践论》的新时代价值意蕴
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的发展轨道,中华民族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继续坚定民族复兴之路,向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行。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过程中,充分挖掘《实践论》中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有助于全方位认识我国社会发展历史方位和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1、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9]这标志着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社会的主要矛盾都发生了变化,尤其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基于人民的发展需求而提出的,是在对我国现阶段人民的生活和发展状况以及时代要求下人民的发展愿望的实践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提出的理论判断,明确了新时代我国人民的发展任务,也为人民的全面和谐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现阶段,我国人民的需要呈现多层次、全方位的特点,在新时代,人民的需要不仅表现为更高的物质需要,而且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0]因此,在这层含义上,为了实现人民的全面发展还是要分“两步走”,首先,物质生产活动是人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民的发展要求也是建立在更高效、更高质的生产活动基础上的,因此,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策略,促进新时达经济状况的提升,为人民的发展夯实基础。其次,由于人们的追求从数量转变为了质量,从对经济文化的需求转向对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民生等全方面的和谐发展需求,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无论是政治民主、文化建设、医疗等社会保障、教育等各方面都要在实践调查民意的基础上确定发展方向、明确发展规划,缩小城乡及地区差距,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提升发展质量,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保驾护航。
2、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建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立足于中国长远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中国发展指导思想,是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建设事业的实践中升华总结出的真理性判断。理论托生于实践,也必然要回到实践中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在实践中验证其真理性并随着条件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持续优化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一定历史成就的同时,国内形势也在发生着复杂的变化。正如《实践论》中讲真理具有相对性,事物不断变化发展的同时认识也需顺应实际作出调整,因此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之问。必须指出的是,上述所讲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定位也没有变,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到中国发展境遇过程中的新情况,又要清晰明确地认识到中国基本国情的最大实际,双向兼顾,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更清晰的判断。
3、促进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构建
《实践论》是毛泽东在充分继承发扬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提出的具有中国话语特色的理论,极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度发展,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让世界了解中国智慧、中国理论,帮助中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话语权地位,增强国际竞争力。
《实践论》中理论话语的创新是极大推动中国国际话语权构建的重要因素。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阐发并不仅仅局限于马克思的理论框架内,而是从独特的视角出发构建具有中国风格的理论体系,将逻辑严密且较为晦涩的理论以大众化的语言进行阐释,实现了中西方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融合,极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发展。
现时代是一个世界历史潮流盛行的时代,全球化的发展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囊括在内。因此,除了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话语权的构建外,对于国家的发展来说,应当要在全球范围内构建自己的国际话语权,不断优化对外开放的结构和质量,顺应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主动投身到全球化的浪潮中,在提升综合国力硬实力的基础上积极进行理论创新,将中国智慧、中国道路、中国方法、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性的理论相结合,提升国际话语权。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9.
[2] 陈剑.毛澤东实践观的历史哲学意义[J].探索,2002(4).
[3][4][5]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 李荣亮,张维真.《实践论》与《矛盾论》的当代价值[J].唐山学院学报,2018-07(4)38.
[7] 张莎莎.国内毛泽东实践观研究述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
[8] 郎慧慧.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 的理论创新特点及其当代启示[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8-01(1).
[9]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9.
[10] 孙闪闪.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视野下人的总体性发展[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2).
【作者简介】
赵 炜(1996—)女,江苏南通人,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在读,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