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下的精准扶贫研究

2020-03-30杨琴

新西部·中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人的本质精准扶贫

杨琴

【摘 要】 本文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主要观点,阐释了精准扶贫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提出了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即产业扶贫和教育扶贫。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学;人的本质;人的需要;精准扶贫

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阶段,精准扶贫任务艰巨。到2020年能否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关系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处于决胜阶段的精准扶贫工作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精准扶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贫困人口,而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关注贫困人口也就是关注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的关于“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指导,精准扶贫工作应当着眼于贫困地区生产力的决定作用、注重贫困人口多层次需求以及关注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在这个基础上,将产业扶贫和文化扶贫作为主要路径,增强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主要观点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建立在“现实的人”的基础上的,是关于人的理论,它关注现实的人的生活以及他们的内心世界,是研究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理论,其思想涉及到“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等方面。

1、人的本质

人,作为一种存在物,首先是自然存在物。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有生存的需要,即满足自身机能正常运行的需要,主要包括吃喝等基本生存条件的满足。但人的这种出于本能的生存需要的自然属性,在某种程度上和动物是一样的,所以自然属性不能成为人的根本属性,那么,人的根本属性是什么呢?

马克思认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在生产物质资料的共同活动中,人与人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首先表现为生产关系,而后产生政治关系、文化关系、家庭关系等等。正是在劳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将人和动物区别开来,因此社会属性成为人的根本属性。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

2、人的需要

马克思认为人最基本的需要是生存的需要,當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 “一有了生产,所谓生存斗争便不再围绕着单纯的生存资料进行,而要围绕着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进行”。[3]也就是在最基本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更高层次的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又产生了。人的需要呈现多层次的特点,由低级需要不断向更高层次的需要发展。人就是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不断满足自身需要,并且为之不断奋斗。

3、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序言中,恩格斯提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4]而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因此作为社会生产的一方面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因素之一。《资本论》中也明确指出:“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5]物质资料的生产的主体是人,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离开了人在这个主体,生产将无法进行。所以,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的人,也就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所以说人民群众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创造着自己的历史。

二、精准扶贫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人学释义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概念,在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阶段,精准扶贫面临挑战,马克思主义人学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导下的精准扶贫工作将更加关注贫困地区生产力的决定作用,注重贫困人口的多层次的需要以及更加关注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

1、贫困地区生产力的决定作用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构成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是复杂多元的,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是具有决定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只有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具体生活中,人们的生产关系表现为经济关系,经济关系决定政治关系、文化关系、家庭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因此就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要重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将生产力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发展贫困地区的经济实现脱贫致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准脱贫要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的明天。[6]

2、贫困人口的多层次的需要

精准扶贫的首要任务是解决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通过经济发展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这是扶贫攻坚战一直以来不变的主题。但有些地区却将精准扶贫的任务片面化,认为只要解决了经济问题,贫困地区就实现了脱贫。这一看法虽然把经济建设放在第一位,但是它的不合理之处在于忽略了人的需求不仅仅是物质需求,而是多层次、多方面的。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具有层次性,并且由低级需要向高级需要不断发展,人最基本的需要是生存需要,在满足基本需要之后将产生更高层次的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贫困地区人口需要发展规律也是如此。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所以,精准脱贫不仅仅是要摆脱物质上的贫困,还要摆脱精神上的贫困,同时,保障贫困人口的政治权利,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在这些不同的需要中,精神上的需要对于精准脱贫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精神上的脱贫,有助于促进能力的提高,使贫困人口增强人力资本,同时,一个精神上富足的人,是不太可能依赖他人脱贫的,也就是说,精神脱贫将会给贫困人口带来“我要脱贫”和自主发展的志气。精神脱贫不仅能扶智,还能扶志。因此,精准脱贫不仅要物质脱贫,更要精神脱贫。

3、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

物质资料的生产作为社会生产的一方面,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而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主体是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从这个意义上,社会历史的发展从根本上是人民群众推动的,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源性思想。所以一个地区要发展,不是靠外部力量推动,而是要注重内生动力,即地区自主发展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7]精准扶贫已经进入攻坚拔寨的阶段,一味地靠外部“输血式”的帮扶,已经难以深入进展,只有调动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才能实现长久脱贫,这是精准扶贫路径的主旨所在。

三、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

精准扶贫工作中,对于“怎么扶”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五个一批”工程,为精准扶贫路径选择创新了思路。但是无论选择何种路径,都离不开“激发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这个主旨。如前所述,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起决定性的是生产关系,即具体生活中的经济关系,同时人作为生产的主体,人的精神上的需要对精准扶贫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所以贫困地区的精准脱贫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精神层面的发展,而产业扶贫助推经济的发展,教育扶贫助推精神文化的发展。因此,产业扶贫和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最佳路径选择。

1、产业扶贫

产业扶贫就是通过发展贫困地区的一、二、三产业,选择一种或者几种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发展经济,从而实现脱贫致富。

产业扶贫首先要因地制宜,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选择特色产业,作为自己的主导产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2018年)》指出: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对贫困户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种植养殖业、林草业、农产品加工业、特色手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积极培育和推广有市场、有品牌、有效益的特色产品。[8]有些贫困地区眼看别的地区利用当地资源发展旅游业,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就不顾当地资源环境实际情况,模仿他人,发展旅游业,结果非但没有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在建造旅游景点的时候还耗费了大量的财力,陷入了入不敷出的境地,甚至当地的生态环境也因大肆铺张建造而变得脆弱,遭到破坏。这种不顾当地实际情况的产业发展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违背了因地制宜的原則,是不可取的。

其次,产业发展需要实现规模化。2018年,习近平提出:“要坚持小农家庭经营为基础与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为引领相协调。”[9]传统的小农经济规模小且分散,不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所以,实现产业规模化生产与经营有利于实现脱贫。产业实现规模化经营需要实现机械化生产,改变传统农业依靠过密的人力投入的状况。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引进城市资金、机械设备和人才,用机械化代替人力,提高劳动力生产率。同时,农业经营主体需要多样化发展,采取 “企业+农村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企业吸纳农村贫困人口就业,有利于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增收。

2、教育扶贫

促进贫困人口的现代化必须加强教育。人力资源的缺乏、能力的缺乏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教育是提高人的各方面素质、增强人的能力的主要途径。所以,精准扶贫离不开教育扶贫。一方面,切实提高农村幼儿教育、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水平。落实免费义务教育,对贫困家庭学生建档立卡进行教育资助。鼓励城市企业对口资助贫困学生,引进先进教学设备,改善农村教学条件,增强贫困地区教育的“硬实力”。同时,加强贫困地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城市优秀教师下乡支教、教育专家下乡进行培训、城乡教师定期开展对口交流活动,以此提高贫困地区教育的“软实力”。另一方面,在发展知识型教育的同时,推动职业教育发展,通过专家送教上门、高校农业人才专业培训等方式提升农民就业技能。

在教育扶贫的同时,更加关注贫困人口的精神建设。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乡村图书馆、乡村文化活动室、乡村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推进文化下乡,开展人们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1、501.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72.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1.

[6] 习近平.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已经吹响 全党全国咬定目标苦干实干[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1/28/c_1117292150.htm,2015-11 -28.

[7] 习近平眼中,扶贫工作需要攻克哪些难关?[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2/14/c_128708438.htm, 2016-02-14.

[8]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miit.gov.cn/newweb/n1146290/n1146392/c6334472/content.html,2018-08-20.

[9] 中央三农新政:2019大力扶持小农户家庭经营[EB/OL].http://www. sohu.com/a/296919096_ 100282944,2019-02-23.

【作者简介】

杨 琴(1993—)女,汉族,江西赣州人,南昌航空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人的本质精准扶贫
再论唯物史观的人本思想
人不是什么:卡西尔批判式人学观探究
从“人的本质”看犯罪的刑罚预防
浅谈人的本质与价值
精准审计的现状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关于青年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思考
“人的问题”研究中的五个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