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分析
2020-03-27蔡琳马贵涛许良杰
蔡琳,马贵涛,许良杰
(广东省汕头市皮肤性病防治院皮肤性病科,汕头515041)
生殖器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主要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有关。 生殖器疱疹的反复发作多与患者免疫功能障碍有关,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加重生理及心理负担。 目前,该疾病还未有特效治疗方法,主要以抗病毒治疗为主,但停药后,该病易复发[1]。 临床上,常采用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具有起效快、复发率低的优点。 基于此,本文探讨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医院2018 年1 月-2019 年8 月收治的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90 例为研究对象。本研究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 例。观察组中,男39 例,女6 例,年龄23-52 岁,平均年龄(37.57±1.14)岁,病程1-5 年,平均病程(3.20±0.41)年;对照组中,男40 例,女5 例,年龄24-53 岁,平均年龄(37.62±1.10)岁,病程1-6 年,平均病程(3.25±0.34)年。 纳入标准:确诊为复发性生殖器疱疹[2];近2 个月,未接受过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 对本文研究药物无过敏反应。 排除标准:患其他皮肤病;合并心、肝、肺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治疗依从性较差。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昔洛韦片治疗,患者口服阿昔洛韦片200mg/次,5 次/d。 观察组采用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治疗,患者口服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批号:21061106 生产厂家:湖北科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0.3g/次,2 次/d。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 个月。 期间,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肝、肾功能进行严密监测,叮嘱患者禁酒戒烟,减少摄入燥热、辛辣等食物,注意休息。
1.3 观察指标 ⑴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疗效评估[2]:痊愈:皮疹和疼痛感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0%;显效:大部分皮疹消失,疼痛局部减轻,60%≤疗效指数≤89%;有效:部分皮疹消退,疼痛有所缓解,30%≤疗效指数≤59%;无效:皮疹无明显消退,疼痛无明显缓解,疗效指数<3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 疗效指数=(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100%,对疼痛、瘙痒、灼烧感等症状进行评分,均0~3 分,分数越高则症状越严重。 ⑵比较两组患者的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 包括IL-2、IL-4 和IFN-γ。 ⑶半年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⑷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和头晕。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 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来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7.7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两组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IL-2、IL-4 和IFN-γ 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 观察组IL-2 和IFN-γ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IL-4 水平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和疾病复发率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观察组疾病复发率31.11%,低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是一种因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 具有自限性、 易复发的特点。 初发患者痊愈后,若出现受凉、发热、消化不良、情绪激动等免疫功能低下状态时,将激活处于潜伏状态的单纯疱疹病毒,进而发生再次感染,影响其生活质量[3]。
本研究结果表明,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采用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治疗,观察组IL-2 和IFNγ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IL-4 水平高于对照组。 一般情况下,人体内的Th1/ Th2 细胞处于平衡状态,可对机体的免疫反应进行调节。其中,Th1 细胞主要分泌IL-2 和IFN-γ 等炎性因子,用于介导细胞的免疫应答,主要与机体抗病毒有关;而Th2细胞主要分泌IL-4 和IL-5 等炎性因子,用于介导体液的免疫应答,主要与机体抑制自身免疫有关。当人体感染单纯疱疹病毒, 将引起由Th1 细胞主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反应, 从而出现Th1 向Th2 漂移的现象,打破Th1/ Th2 的免疫平衡状态,抑制机体的抗病毒免疫功能, 进而导致生殖器疱疹复发[4]。 患者服用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后,伐昔洛韦将在水解酶作用下全部转化为缬氨酸和阿昔洛韦。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细胞中存在一种病毒胸腺嘧啶激酶,可激活磷酸化过程。 阿昔洛韦被三磷酸化,参与抑制单纯疱疹病毒DNA 的合成过程,发挥抗病毒作用, 进而促进Th1/ Th2 的免疫平衡状态恢复正常,具体表现为IL-2 和IFN-γ 水平降低,IL-4 水平升高。
表2 两组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比较(μg/L)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和疾病复发率比较[n(%)]
本研究结果表明,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疾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阿昔洛韦是嘌呤核苷酸类似物,其结构为鸟苷衍生物,对单纯疱疹病毒DNA 多聚酶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 但是,阿昔洛韦无法完全清除潜伏在人体内的单纯疱疹病毒,患者一旦停止用药,生殖器疱疹的复发可能性极大。 盐酸伐昔洛韦是阿昔洛韦的左旋缬氨酸脂,口服用药即可吸收[4]。 该药物通过三磷酸化竞争性抑制病毒DNA 多聚酶,进而阻碍病毒复制。 经血液药物浓度检测可知, 口服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的患者的血药浓度, 比口服阿昔洛韦的患者高出3-4 倍。 而经药物动力学分析可知,盐酸伐昔洛韦的生物利用度和水溶性均远高于阿昔洛韦[5]。 并且, 患者服用盐酸伐昔洛韦后,30-50min 即可达峰,而其血浆峰浓度远低于阿昔洛韦。 因此,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具有高疗效、不良反应小等优点。有研究表明, 采用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治疗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采用阿昔韦洛片治疗的患者,与本文研究结果相符,进一步提示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对降低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复发率有重要意义[6]。
综上所述, 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可调节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的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 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生殖器疱疹复发率,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