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威宁彝族服饰色彩取向映射的文化内涵

2020-03-23韦丹妮

卷宗 2020年1期
关键词:文化内涵色彩

摘 要:本文通过对黔西北威宁县彝族女性服饰与男性服饰色彩使用的客观分析,总结出其色彩取向,并从文化的角度对此种民族审美心理进行溯源,对其背后的五色文化进行研究。

关键词:威宁彝族;民族服飾;色彩;文化内涵

色彩是服饰中最醒目、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要素。在彝族服饰中,色彩不仅仅具有视觉上的装饰作用,同样也表现了彝族人民淳朴的精神世界,和热情、大方的民族品格以及彝族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审美心理取向。服饰的色彩特征,在无声地叙述着彝族的悠久历史,也传递着彝族人一代又一代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因此,对威宁彝族服饰的色彩特征进行探究,才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威宁彝族服饰艺术,更真切地感受到彝族人民朴实勇敢、热情大方的民族品格。

1 威宁彝族女性服饰色彩特征

威宁彝族女性服饰(如图1)中以黑色及蓝色为底色。在威宁彝族女性服饰中,服饰底色一般以蓝、黑两种颜色构成,铺垫了较为深沉和素雅的色彩基调,在这种暗色的底色上,领口、盘肩、前襟、袖口等处穿插了以挑花、贴布等刺绣工艺构成的传统纹样,纹样花型繁复而色彩缤纷。在这些纹样的色彩使用上,除了黑、青、红、黄、白色之外,还有橙色、粉色等暖色,也有中性色紫色和湖蓝等冷色,常见粉红与青色、红色与紫色等撞色搭配,每种颜色纯度明度都极高,组合成的纹样色彩极富视觉冲击力,但因图案纹样都以小面积出现,因此在呈现出浓烈的装饰风格的同时也不显繁杂,可谓是服饰的点睛之笔。

2 威宁彝族男性服饰色彩特征

威宁彝族男性服饰(如图2),多以黑色、蓝色、藏青色、白色等为冷色或中性色底色,穿插搭配其他冷色或中性色进行小部分的点缀,例如青色、紫色。而红色、黄色等暖色系在威宁彝族男性主体服饰中出现很少,一旦出现也是以较低的色彩明度和较小的着色面积进行点缀,并不会出现如同女装中那般明艳斑驳的色彩使用。例如红色一般以暗红色或者酒红色出现,而黄色也是以明度较低灰度较高的黄色出现。这样的色彩搭配使得威宁彝族男性服饰在视觉上呈现给观者的是一种素雅朴实,简洁大方的面貌。

3 服饰反映五色文化

在《黔西北彝族美术  那史·彝文古籍插图》一书之中,《颜色的由来》篇目中记载道:“远古哎出现,哺形成以后,东南西北,四种颜色,做一起出现,天地的东方,出现了青色,天地的南方,出现了红色,天地的西方,出现了白色,天地的北方,出现了黑色……用青的颜色,绘耀日的像,用红的颜色,绘皓月的像,用白的颜色把苍天描绘,相聚很远后,舍够沽老人,发明了黄色……” 从这段记载可知,彝族先人将天地的方位与颜色一一对应起来,初定为东青、南红、西白、北黑、中间黄,认为青、红、白、黑、黄等五种颜色是天地初生时就有的颜色。这篇彝族传说撰写的年份并不可考,虽年代不详,但是文中对于青色、红色、白色、黑色、黄色五种颜色的由来与天地万物的诞生相联系,并且甚至对应到方位,体现了彝族远古的色彩观,也是“五色文化”的一个强有力佐证。

黑色代表尊贵、稳重,在威宁彝族眼中,与黑色相近的蓝色、深蓝色也属于黑色的范畴,因此威宁彝族服饰的颜色使用上常以此二色作为服饰的底色,不论是素雅朴实的男装,或是缤纷精致的女装,都常以黑色或者蓝色奠定出庄重、高贵的基调。红色是火焰的颜色,是鲜血的颜色,火焰与鲜血都意味着生命,因此红色也是生命的颜色,彝族对于红色的推崇,其实也是对生命、对勇气的敬重。红色是威宁彝族女服刺绣中常用的颜色,其颜色浓烈给人以精神振奋感。黄色,代表着阳光、意味着丰收,展现出彝族对富足和平生活的向往,黄色在彝族服饰中的应用主要是作为领口、纽扣的包边色或是袖口刺绣用色,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青色,即绿色,其代表着郁郁葱葱的树木,是活力的颜色,表现的是彝族对于生机与活力的赞颂,青色的使用范围同黄色,也是在服装中起到小面积的使用。白色,对于彝族来说是表示这纯白与正确的颜色,彝语中“美好”一词与白色同音,威宁彝族服饰的配饰、装饰纹样中大量运用了白色。

五色观奠定了彝族服饰的色彩基调,在威宁彝族女性“吊四柱”服饰色彩运用上的表现使得其色彩跨度大,在色彩配置上通过撞色搭配而呈现出跳跃性,配合色彩形态之间分割和交错,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这种强烈的色彩配置中,又通过明暗的搭配对比,呈现出统一的视觉效果。但其又不仅仅拘于色彩,五色观中更深层次根治于彝族精神世界中的“个体与整体和谐统一”的观念也对威宁彝族服饰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每一种色彩既是个体,又是五色观整体中的一员,各种颜色在发挥自己功能的同时,又以整体的形式构成和谐的效果,因此,威宁彝族服饰中的五色观,超越了单纯的尚色理论,而是一种视觉与精神相结合的文化观念。

4 结语

威宁彝族服饰的色彩取向,不仅仅是出于视觉审美的选择,其背后拥有复杂而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对于其的研究,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美学的特征,而对于其背后文化内涵的探究,才是真正认识威宁彝族服饰的钥匙。

参考文献

[1]陈长友主编.黔西北彝族美术 那史·彝文古籍插图[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

[2]王子国整理翻译.土鲁窦吉[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

[3]阿力木沙比提主编.全国民族语文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韦丹妮(1994-),女,汉族,贵州遵义,研究生在读,东华大学艺术学理论专业,研究方向:民族服饰。

猜你喜欢

文化内涵色彩
神奇的色彩(上)
对中国传统锡工艺传承的思考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