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下对公共图书馆古籍善本保护和利用的思考
2020-03-23万伟伟
万伟伟
摘 要:古籍善本是古籍中的精华,具有不可再生性,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传承下的宝贵知识财富。古籍善本是公共图书馆重要的文献资源,对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发挥着重大作用。文章分析了新媒体在公共图书馆使用中的优势,提出了基于新媒体平台古籍善本保护与利用的策略,以期为解决善本保护与读者使用之间的矛盾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善本;公共图书馆;新媒体;数字化
1 善本的概念和价值
1)古籍善本从字面理解就是好的古籍,保存完好的古籍。善本最初的概念是指经过严格校勘、无讹文脱字的古代书籍。随着时代的发展,众多学者对善本的概念做了新的总结,形成了现在通用的“三性”“九条”。
2)古籍善本是中国传统的字画、纸墨、版刻、印刷术的集大成者,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简称“三性”这三种特性决定了善本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古籍善本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在保存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自然和人為的破坏,许多善本已造损毁,能完整留存下来善本少之又少,所以古籍善本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
古籍善本价值很高,它的收藏不同于普通读物,基本上是按照文物级别进行保管的。因而读者在查阅善本时需要办理复杂的提书手续,而且读者使用善本的过程中也难免对善本造成二次伤害,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以妥善保管古籍善本为前提,使读者更方便地阅读古籍善本已迫在眉睫。
2 新媒体下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路径
当前,新媒体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公共图书馆基于新媒体也努力尝试了很多创新的服务模式,给了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
1)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的开发,已经成为了公共图书馆传递馆情信息、发布读者活动的得力助手。通过信公众号,用户不仅可以了解到图书馆近期活动详情,还可以获得新书推荐、阅读知识等,深受广大读者所喜爱。2)数字图书馆。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多数公共图书馆都开发了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内容覆盖全面,其中包括珍贵的古籍善本、还有各种缩微资料、试听资料、图像纪录片等。在数字图书馆中,用户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了有网便可随时随地学习的模式。3)微信、QQ等读者服务群。建立网上读者服务群,可以及时了解到读者的需求和疑问,实现更好更快的解答读者疑问。比如北京的读者在群中咨询:“河南省图书馆是否有善本《歧路灯》?是否可以借阅查看?”当图书馆员看到信息后马上就可以检索到善本号,一分钟之内就可以给读者回复,不仅效率高同时也更便捷更有效率。
公共图书馆新的服务方式不仅仅只有这几种,还有很多,比如图书馆触摸屏、自助借还机、图书定位系统、朗读亭等,这都给读者和工作人员提供了便利,同时还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3 新媒体技术在古籍善本中的使用现状
1)新媒体技术使用现状。笔者在中国知网利用高级检索,以“善本”、“新媒体”进行”检索,找到0条结果;又以“善本”、“利用”进行检索今获得3条结果,其中有两篇文章与善本有关,分别谈及准新善本和再造善本。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已经尝试用新的技术手段开发利用善本,但研究不多具有极大的扩展空间。笔者以河南省图书馆为例,总结了河南省图书馆古籍善本数字化现状。
2)数字化现状研究。河南省图书馆是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设有古籍阅览室、古籍编目室、缩微中心以及古籍修复室,其中与古籍数字化相关的部门是古籍编目室和缩微中心。(1)古籍编目室。古籍编目室有6名工作人员,他们负责古籍审校、核对、著录数据。经历了多年的努力,将约40万册古籍审校完毕,将古籍文献的基本信息录入全国古籍普查平台,实现了网上查询并且全国范围内可现,但美中不足的是平台仅能查询到古籍的基本信息不含内容,而且读者没有使用权限。(2)缩微中心。缩微中心有3名工作人员,他们负责提书拍摄,然后采取缩微技术制作胶卷。河南省图书馆馆藏有3030种古籍善本,而在古籍阅览室的缩微胶卷善本目录上,只有168种善本进行了缩微技术,以胶片为载体把古籍善本的文字、图片呈现在胶卷上,但大多数胶片是黑白色,古籍善本中原有的朱书、蓝书等色彩是无法体现的。目前能提供给读者使用的善本胶卷量小力,微完全满足不了读者的需求。由此可见,当下古籍善本数字化形式单一,数字化的进度也远远落后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
4 基于新媒体平台的古籍善本保护、开发路径
新媒体技术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化媒体,数字化和互联网是它的两大技术核心,本文以这两大技术核心展开,探讨古籍善本开发、利用新途径。
1)促进开发古籍善本数据库,并实现共享。公共图书馆的使命是为读者服务,如果耗费人力、物资建设的数据库平台不对读者使用,那将毫无意义。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公共图书馆应该与专业的技术团队合作,建设具有古籍善本特色的资源共享平台。在平台建设中不仅要把古籍善本的基本信息介绍著录到平台,并且还要把书影添加进去。除此之外还要对善本知识进行挖掘,利用汉典、百度百科对知识点提取和分析,从而实现古籍善本多维度多层面的使用。通过古籍善本数据库的建设,读者可以随时随地查阅,不仅可以阅读善本原貌原文,也能更好的理解文章内涵。这不仅实现了对古籍善本的保护,同时也更好的满足了读者的需求,提高了古籍善本的利用率,真正实现了让古籍活起来。
2)引进新的设备,加快数据化进程。古籍善本数据化工程之大,普通拍摄设备已经滞后,公共图书馆应该引进最新的快速扫描仪和拍照系统,帮助古籍善本完成数字化。最新的快速扫描仪,能在1秒钟之内完成扫描,并带有500万高清摄像头。拍摄之后,可自动生成PDF文件格式电子书。快速扫描仪不仅拍摄速度快,而且画面本真清晰,还可以自动存储甚至直接联网发送。除此之外还要引进全新的拍照系统,它拥有自动拍摄功能,不需要手动操作,可以自动拍下图像并保存起来。相信在这样新型设备的帮助下,古籍善本全部完成数字化工作指日可待。
3)建立古籍善本线上阅读模式。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改变,呈现零星的快餐式,公共图书馆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多样化的古籍善本阅读活动。首先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工具,建立古籍善本读者服务群。在群中定期发送古籍善本相关知识,著名古籍善本欣赏,促进读者阅读。其次还可以在图书馆触摸屏上存储善本书影,同时在图书馆公众号、官网推送古籍善本相关的视频、文本资料,并根据古籍善本阅读热度,把古籍善本的数字化资料有效的推送出去。通过有效的管理引导读者积极参与,这样多媒体多途径的开发古籍善本,既增加了古籍善本阅读的热度,优化了读者的阅读途径,同时也促进了古籍善本的阅读推广。
5 结语
古籍善本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见证者,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公共图书馆作为古籍善本重要的保管机构, 有必要利用新媒体,引入新理念与新技术,将数字人文融入到古籍善本的开发和利用中,实现古籍善本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相信在新媒体的应用下,古籍善本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必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王艳伟.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思考[G].办公室业务,2019(09):160-161.
[2]吕婷婷.浅议地县级图书馆古籍管理[G].黑河学刊,2019(02):166-167.
[3]孙旭方.新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路径优化[G].科技传播,2019(19):124-125.
[4]丛中笑.基层图书馆古籍保护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G].图书馆学刊,2019(04):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