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尿管软镜取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疗效对比

2020-03-23孙海刚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软镜石术清除率

孙海刚

(太原市中心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9)

肾结石是泌尿外科中常见的一种泌尿系结石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血尿、尿路感染及尿路梗阻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严重时可导致肾积水及肾脏功能的损害,甚至威胁患者生命[1]。手术是目前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方法,随着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领域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开放手术由于创伤大、恢复慢及术后并发症多,临床已极少应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种手术方式,近些年随着输尿管软镜(FURS)技术及光学技术的发展,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在临床逐渐应用于肾结石的治疗。为进一步比较观察经皮肾镜取石术与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的临床疗效,选取肾结石患者126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太原市中心医院2018~2019年泌尿外科收治且进行手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 患者经超声、CT及尿路X线片等检查确诊为肾脏结石患者,排除标准:严重心肺功能异常不能耐受手术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尿路解剖结构异常患者;合并有恶性肿瘤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观察组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对照组患者63例,其中男41例,女22例,年龄21~72岁,平均(41.2±5.6)岁,肾上盏结石16例,肾中盏结石13例,肾下盏结石17例,肾盂结石17例,平均结石直径(2.3±0.4) cm;观察组患者63例,其中男43例,女20例,年龄22~71岁,平均(42.3±5.5)岁,肾上盏结石14例,肾中盏结石16例,肾下盏结石15例,肾盂结石18例,平均结石直径(2.3±0.4) cm。全部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肾结石位置、结石大小等方面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进行治疗,患者采用全身麻醉,麻醉满意后取截石位,在膀胱镜直视下于患侧输尿管内留置输尿导管,将患者改为俯卧位,将氯化钠注射液经输尿道管注入使得肾脏集合系统充盈,在B超定位引导下,于第11肋间或12肋下腋后线与肩胛线之间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置入导丝,使用扩张器将穿刺通道扩张至F16~F24,将肾镜置入探查结石,使用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及肾造瘘管。

观察组采取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FURL),患者于术前一周行膀胱镜检查并留置双“J”管,手术采用全身麻醉,麻醉满意后取截石位,拔出预先留置的双“J”管,将输尿管硬镜经尿道置入,检查尿道、膀胱及判断输尿管开口情况,逆行将硬镜置入患者输尿管内至肾盂,留置导丝,退出硬镜后顺导丝将输尿管软镜外鞘置入,直视下将输尿管软镜进入探查结石位置及大小,找到结石后使用钬激光碎石,较大结石使用取石篮取出,术后留置双“J”管。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并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结石清除判定标准[2]:术后4周复查腹部平片、泌尿系超声及CT,无结石残留或残留结石直径<3 mm视为结石清除成功。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肾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结石,其约占全部泌尿系结石的86%,随着近年来社会节奏的加快和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肾结石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肾结石可导致患者出现腰部疼痛、血尿、尿路梗阻等多种症状,严重时影响患者肾脏功能,给患者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手术是治疗肾结石的主要方式,传统手术疗效确切,但存在创伤大、并发症多、恢复慢等诸多劣势,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经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FURL)是目前治疗肾结石的主要方法,ESWL由于受结石成分、部位、大小、患者体型等诸多因素影响,结石清除率及重复治疗率较高。PCNL治疗肾结石疗效确切,操作快且结石清除率高,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PCNL是经皮穿刺经肾实质建立通道,存在出血、感染、器官损伤等多种并发症可能[3]。输尿管镜技术应用于肾结石的治疗,早期有研究报道不推荐用于结石直径>20 mm的治疗,研究表明随着结石体积的增大肾结石的清除率明显下降,然而由于输尿管软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碎石技术的不断进步,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已取得了巨大进步,Bader等有研究显示,输尿管软镜技术应用于治疗结石直径>20 mm的肾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可达92%[4]。同时,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由于利用人体自然通道,一方面具有创伤更小、恢复快、手术相对安全等诸多优点,另一方面由于软镜末端可以多方向运动,可以顺利进入肾盏,配合激光光纤,使得结石清除能力极大增加[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长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为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的操作相对复杂导致。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石清除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软镜石术清除率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以降低输尿管软镜损坏率为导向的标准化管理路径的构成和应用
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及手术护理
World J Urol:输尿管软镜治疗肾下盏结石的疗效评估
——可重复性或一次性输尿管软镜孰优孰劣?
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对肾功能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留置输尿管导管在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的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分析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在孤立肾与非孤立肾结石中的临床分析
常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临床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