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教育在STEAM 主题实践活动中的有效融合

2020-03-22许丽美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绳结大赛劳动

许丽美

(福州市茶园山中心小学,福建福州 350001)

STEAM 教育源于美国,兴盛于奥巴马执政期间,[1]2016 年我国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开展跨学科学习(STEAM 教育),强调从小学开始开展STEAM 主题实践活动,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夯实的基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提出五育并举的举措,确保劳动教育的课时要占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数的一半以上,把劳动教育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那么,作为一线教师,如何落实并践行这一举措?

一、以“劳”育德,让STEAM 主题实践活动充满温度感

通过劳动教育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心、悲悯之心,体会劳动者的艰辛和不易,形成热爱劳动关心他人的情怀,这是以劳育德的初衷,也是途径。德育教育不能停留在说教,育德于行让学生成为有温度的人,其效果胜过说教百遍。

庚子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千千万万的80 后、90 后成为抗疫的主力军,他们或是科研工作者,或是医护人员,或是建筑工人,或是普普通通的志愿者,这些劳动者以身作则,坚守一线,通过各种实实在在的劳动,锻炼了意志、坚定了信念、提高了科研实战能力,同时也升华了爱国情怀。近几年鼓楼区各小学均有开展一年一次的劳动技能大赛,每次的劳动技能大赛,各校大多是临时拼凑一些学生的作品,所以导致这个初衷很好的大赛变得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达到锻炼劳动技能提升德育教育的作用。如何改变这种现状?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有计划的STEAM 主题实践活动为每年一次的劳动技能大赛积累素材,比如一二年级的《家务劳动我能行》三四年级的《二十四节气与美食》,五六年级的《今天由我来当家》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的厨艺和手工作品,通过参与这样充满温度感的主题实践活动,学生能感受到餐桌上的每一道美食均是来之不易,也能体会一日三餐背后的辛劳,并感恩父母对自己事无巨细的照顾。从而学会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为父母分忧。

二、以“劳”牵线,让STEAM 主题实践活动体现连续性

我们不能把劳动狭隘的定义为生产劳动和生活劳动,应该要把劳动教育的外延适当变宽,凡是动手又动脑的活都可以归属劳动。教育家陶行知就提倡“动脑不动手,快要被打倒。动手不动脑,饭也吃不饱。动手又动脑,才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的“知行合一”的理论。[2]特别在小学阶段,重在让学生体验劳动最光荣,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生活,并与德育、智育、美育、体育有机融合,以劳为主线,开展以STEAM 主题的实践活动,体现连续性。

笔者的工作室开展了一系列以劳动教育为主线的STEAM 主题实践活动线上课程,比如以绳结为题材,分别以绳结与生活、绳结与艺术到绳结与自救三个大主题开展系列活动:“绳结与生活”主要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绳结,从实用型的绳结打法,比如包装绳结、鞋带绳结等入手,注重引导学生学会绳结的打法后能运用到生活中,体现其实用性。“绳结与艺术”则提升到美学的层面,比如中国结、吉祥结等,了解绳结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审美,借助巧手大比拼等劳动技能大赛的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绳结与自救”主要探究逃生绳的原理,并运用到逃生、自救等领域,把生命教育巧妙地融入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根据不同的实际需求创编绳结。

通过这样有计划的课程设计,让STEAM 主题实践活动源于生活的需要,探究于问题解决,终结于艺术创作,并结合3D 打印、编程等现代化信息手段,在传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既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又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价值与成就感,从而真正爱上劳动、乐于创造。

三、以“劳”达能,让STEAM 主题实践活动突显实践性

劳动教育除了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形成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质疑精神以及敢于挑战困难、持之以恒的毅力,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源于创造,而创新的灵感往往源于平凡的实践劳动,人类能有今天的辉煌成就归功于一代又一代的劳动者在不断的实践劳动中总结、提升、迭代和创新的过程。

比如笔者的团队在空中课堂中设计的“宅家听声音,做声音达人”的系列课程中,教师带领学生从走进声音的世界,学习声音的科学,寻找声音的应用,体验可看、可听、可创作、可互动的声音魅力,追寻“声音达人”的乐趣。

星期一,任老师带着学生走进声音的世界,让学生知道我们熟悉的声音是怎么产生、是如何传播的;星期二,跟着朱老师一起去倾听不同的声音,小动物们说的悄悄话,让学生感受到他们未知的声音奥秘。星期三,傅老师带着学生感受声音的应用无处不在,从超声波到生命探测仪……声音的科学,声音的能量实在太神奇;星期四,林老师从《科学小实验——让盐粒跳舞》带领大家走进声音的科学,感受声音的力量,看见声音的神奇。从引导大家熟悉Scratch3.0编程软件界面开始,带领大家寻找和声音相关的指令,用Scratch3.0 编程软件看见“你”的声音,做声音达人,同时展示Scratch3.0 声音的不同游戏范例,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开启与声音互动的编程之旅;星期五,陈老师带着学生在惊奇中度过,AI 中的声音让他们震惊人工智能的神奇,在AI 中体验到声音的魔力。这样寓教于乐的STEAM 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劳动者的伟大,既能把无序的声音变成美妙的音乐,也能把声音应用于医学、拓展到编程,他们在参与活动中综合应用各学科知识,形成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

四、以“劳”促智,让STEAM 主题实践活动更有创造性

劳动能够有效促进智力的发展早就是不争的事实,把劳动者简单地分为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农耕时代和工业时代还有一定的说服力,但在这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高科技已经渗透到农业、工业、科学、医学、教育等多个领域,劳力者要能劳心,劳心者也要能劳力,二者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度融合。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小学阶段以劳促智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笔者认为学校除了举办劳动技能大赛,还要大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比如通过科技创新大赛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而平时开展的STEAM 主题实践活动则为科技创新大赛孕育苗子。笔者学校的张岳霖同学和他的伙伴们今年科技创新作品《“渐冻人”眼动控制麦克纳姆轮轮椅》就是STEAM 主题实践活动的成果。他们设想发明一款通过患者眼球运动来控制的轮椅。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他们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发现最适合做眼睛和瞳孔识别的是一种称为Haar 算子的方法,于是产生把麦克纳姆轮运用于轮椅的想法,并付诸实践,尝试着把检测眨眼和眼球运动状态并形成指令的摄像帽(控制端),与按照指令移动的麦克纳姆轮轮椅(被控端),二者通过蓝牙通信,无须使用电脑就能把机器视觉运行于单片机,这个项目综合体现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人文性,正是因为这种充满温度而且具有STEAM 特质的创意,让他们一举拿下了2020 年科技创新国赛的参赛权。

猜你喜欢

绳结大赛劳动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绳结艺术的现代传承研究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活动名称:印加奇普绳结(INCAQUIPU)数字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关于绳结打法对其自动松脱和绳子强度影响的研究
说谎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