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积极政治认同素养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以八年级上册《国家好大家才会好》教学为例

2020-03-22陈娜叶世农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初中生利益法治

陈娜 叶世农

(闽侯县教师进修学校,福建福州 350100)

所谓政治认同,就是社会成员在一定的政治生活和政治发展中所产生的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从政治认同的产生形式上来说,政治认同可分为积极认同和消极认同。[1]积极的政治认同是发自人内心和自觉产生的,是基于人自身的主动意志而产生的认同;消极认同是服从,服从是在外在力量的作用下发生的,是一种不情愿、不自觉的顺从,可能是一种虚情假意的奉承,也可能是因为个人能力受限或束手无策时不得不忍受的结果。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最根本、最核心的任务,作为与其一脉相承、共同承担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培养初中生的政治认同也是重中之重的任务。初中生是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其心理、生理等方面都还不太成熟,社会经验比较欠缺,对事物的认识易受外界影响,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一定提升,但其思维的独立性更多体现在个性上而非思维上,思想上容易产生从众心理或被动服从,存在消极认同隐患。

一、初中生消极政治认同的原因及其表现

(一)消极政治认同的原因

1.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存在不足

首先,学科知识表层化。学科知识表层化指的是:教师游离于学科的本质和知识的内核之外,对学科教材和实际教学内容的理解缺乏应有的深度。[2]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单纯就教材讲教材,更偏重知识的数量而不是知识的质量;偏重知识点而不是知识的结构;偏重知识本身而不是知识蕴含的思想方法,让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有然。其次,教学的实践环节形同虚设。现实中,部分学校存在道德与法治课师资不足,七、八年级的学科教学多由其他科教师兼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课堂视野,师生互动少甚至缺乏,教材中多种课内实践活动缺乏实施条件,更谈不上开展学科课外实践活动。

2.学科考评体系不完善

考试评价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指挥棒,直接决定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向和内容。考什么、评什么就教什么,考什么、凭什么就学什么,这是师生最现实的选择。现行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什么、学多少讲得比较详细,但对学到什么程度要求不够清晰明确,造成各地各校不同教师评判学科教学质量的标准不太一致;同时,政治认同作为一种内心态度,它的形成关键在于过程,在于平时,在于积累,不能简单以考试成绩来作为评判的标准。

3.社会大环境的消极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食品安全、教育资源分配,农村医疗保障等民生问题,对学生的政治认同程度有一定的负面效果;经济全球化下世界范围内越来越紧密的文化交流带来了文化多元性和价值观多元性,西方反华势力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加强对我国的舆论渗透,加剧了文化冲突,随着网络的发达使得政治认同的不可控性增强,大量反主流价值的思想信息的散播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对多元文化的整合作用,使青少年的政治认同培养出现障碍或者危机。

(二)消极认同的表现

1.学习认知不到位

认知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学习认知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初中生接触政治的重要途径是课堂,近年福建省中考改革,初中道德与法治由开卷考改成了闭卷考,由等级制改成了卷面100分,折算中考20 分;从成绩的角度看,六本书加上4本时事的背记还不如答一道数学计算题的得分,这让道德与法治课难以受到学校、家长、学生的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知识收获甚少;且有些内容如宪法、我国基本制度、国家机构等对初中生来说,理解难度颇大,不利于学生学科学习认知水平的提升。

2.价值观不稳定

价值观是关于价值问题的根本观念和具体观点组成的思想体系。以对生命的认识为例,风华正茂的初中生,对生命充满热情,处处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但有一部分学生却觉得生活的意义渺茫,生活机械且无味,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漠视自己和他人生命,甚至伤害自己或他人生命;或者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来批评别人,自己喜欢的他人也要喜欢,不然就是缺乏爱心,没有道德,应该被世人所唾弃.简单地说,初中生的价值观是不稳定的或者称为动态发展的,需要正确引导。

3.社会参与率不高

社会参与是指对社会各个方面,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工作等活动的意识参与和行为参与,是道德与法治课程重要的培养目标。初中生思维敏捷,勇于进取,但在多重因素影响下,部分初中生更关注其个人的主观感受,忽略他人的感受,公民责任感淡薄,不主动关心家庭成员,不积极参与学校集体活动,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更谈不上关心社会发展,积极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当前初中生沉重的课业负担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

二、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培养学生积极政治认同素养的措施

初中生的消极认同是一种隐患,首先应得到思想政治教师的高度重视,聚焦课堂,多途径培养学生的积极政治认同。

(一)活化教材,提升政治学习认知水平

1.巧用教材资源,激发学习动力

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依据,19 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早就注意到,在教学中存在着一个同时吸引教师和学生共同注意的“第三者”,这个横亘于师生之间的“第三者”就是教材。教材的功能是潜在的,需要师生共同去挖掘,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融合了许多鲜活的生活素材,设计了很多探究与分享活动,在本课教材就设计了篆书“国”字探究与分享,在教学中可在教材的基础上设计“说文解字”。通过繁体“国”字的文字拆分动画,结合字义,讲解每除去一笔的寓意(“圈”代表领土,“戈”代表主权与政权,“口”代表人民)——在逆向的思维情境中,告诉学生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包含人口、领土、主权和政权,他们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既开发中华丰富文字资源,又能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体验、探究,实现了“教”到“学”的转变,既完成教学目标,正确认识国家利益,又能让学生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认同中华文化。

2.善用思维导图,助力知识掌握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通过各种图文并重的技巧,开启大脑的无限潜能,在知识与知识之间构建记忆链接,有利于帮助学生在众多知识点中找到关联点,理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能力,既教知识,更教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教材知识进而掌握教材知识。

《国家好大家才会好》这一框题教材内容只涉及国家利益的内涵、外延、核心利益以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关系,笔者整合教材前言和下一框题《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内容,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一逻辑导向为主线,设计思维导图(如图),形成较完整的教材框架,即国家利益是什么(内涵、外延、核心利益),与人民利益关系是什么,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利益(原因),如何维护国家利益(要求),以此将本课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同时与下一节内容建立知识联系;再辅以关键词的引导,不仅方便学生记忆和理解,打好知识基础,更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丰富知识储备。

(二)引入“正能量”教育,培养正确价值观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有些内容理论性较强,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单纯讲教材难免枯燥乏味,且说教意味浓厚,学生接受度较差;运用社会热点辅助教学,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比较生动、具体,容易引起学生共鸣。一旦学生被其所吸引,他们就会开始一步步走向情境世界,去思考、去发现、去探寻,但网络时代信息繁多且复杂,在课堂中要注意引入“正能量”教育案例。

例如,在《国家好大家才会好》教学导课中可设计运用每年12 月13 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的相关视频,让学生们铭记1937 年的12 月13日,直观感受侵华日军侵入南京实施长达40 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30 万同胞惨遭杀戮,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页,引发学生思考——用一个字形容1937 年的中国,体会国家“弱”则人民必然“苦”;再引用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党和政府把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摆在第一位,不计成本和代价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各方力量齐动员,在短短12 天内建成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并且交付使用,以此来体会我们的国家“强”则人民生活幸福,生命安全有保障。在“弱”与“强”的真实情境体验中引出本课主题,同时激发学生身为中国人的幸福感、自豪感,激发学生心中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爱国情感。

又如,可结合疫情突破本课重难点“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疫情面前,部分群众闻“鄂”色变:有酒店不接受来自湖北人入住;有人把湖北群众当敌人看待,甚至辱骂湖北人民、打砸“鄂”牌汽车。对此现象,在课堂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面前,武汉这座千万级人口城市和人民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封一座城,护一国人,每一个武汉人都是坚强的天使;湖北之外的国人虽然身不在湖北、岗不在一线,但人人也都是战士:公交司乘人员、环卫工人、超市营业员、快递小哥等等坚守岗位、忠于职守,奋力保障社会正常运行;广大志愿者积极响应,踊跃报名,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普通公民关注抗疫战况,如实报告身体状况,做好个人防护,“宅在家里作贡献”,以此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疫情面前,全国人民是呼吸与共的人类共同体,武汉人民的利益即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人民利益和国家利益二者相辅相成;国家强大,调动一起力量抗击疫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每个人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劳动,因此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实现,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通过正能量事例将教材知识具体化,既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正确认识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又能唤起学生内心强烈的爱国情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做好课堂延伸,提高政治参与意识

政治认同是一种内心态度,无法通过外表观察出来,除了课堂中的学习,还可以延伸课堂,把课堂中问题延伸到课堂外,引导、鼓励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力,脚踏实地,用实际行动诠释爱国之情,关注社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地方文化保护、关爱他人、爱护环境等志愿服务活动,增强主人翁意识;还可以设置课前五分钟时政演讲,鼓励学生课后去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社会发展,或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当地经济生活中的某个现实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将知识内化成行动,在实践中促进个人价值的实现,培养亲社会行为,实现积极政治认同素养落地。

三、结语

学生的素养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上好道德与法治课的关键在教师,思政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课堂既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阵地,教师应主动学习,在做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研究的同时,也要做好高中课程标准的研读,自觉主动地树立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课程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积极的政治认同感,把知识内化为思想动力和精神,夯实自身政治素养;要做一名“在课堂里成长”的老师,[3]热爱课堂,深潜课堂,改进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素养培养,促进学生积极政治认同。

猜你喜欢

初中生利益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培养英语自学能力的几种有效途径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