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孕晚期B 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对孕妇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2020-03-20王一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5期
关键词:溶血性羊膜胎膜

王一

B 族溶血性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是一种属于血清学B 族的革兰阳性溶血性链球菌,寄生于人体下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中[1]。倘若孕妇在妊娠期感染B 族溶血性链球菌,病菌会诱导阴道上皮脱落,并经由阴道进入子宫腔,引发胎盘、母体胎膜感染,使得羊水中炎性因子释放增加,影响胎儿发育,损害其神经功能,导致败血症、脑膜炎等新生儿不良结局以及羊水污染、胎盘绒毛膜羊膜炎、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危害甚大[2]。本文旨在探究孕晚期B 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对孕妇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10 月本院妇产科100 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感染B 族溶血性链球菌分为观察组(感染B 族溶血性链球菌)和对照组(未感染B 族溶血性链球菌),每组50 例。对照组年龄最小22 岁,最大39 岁,平均年龄(28.15±4.27)岁;妊娠时间38~42 周,平均妊娠时间(40.10±1.16)周;初产妇21 例,经产妇29 例;孕次1~3 次,平均孕次(2.01±0.54)次。观察组年龄最小22 岁,最大40 岁,平均年龄(28.52±4.75)岁;妊娠时间38~42 周,平均妊娠时间(39.98±1.55)周;初产妇20 例,经产妇30 例;孕次1~3 次,平均孕次(1.96±0.61)次。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孕妇在妊娠36~38 周时取样,于无菌条件下,检测人员用阴道棉拭子在阴道下1/3 处旋转1 周,擦拭获取外阴分泌物,接种于羊血琼脂平板,置入35℃、5% CO2的培养箱中,培养18~24 h,选取可疑菌落,应用3%过氧化氢(H2O2)进行接触酶试验,试验结果呈阴性,进行CAMP 试验,试验结果呈阳性,应用VTEK-32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菌种。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不良妊娠结局及新生儿Apgar 评分、新生儿不良结局。

1.3.1 分娩方式 包括剖宫产、自然分娩及产钳助产。

1.3.2 不良妊娠结局 包括羊水污染、胎盘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早产。

1.3.3 新生儿Apgar 评分 新生儿出生1 min 后采用Apgar 评分评估新生儿状态,评分越高,说明新生儿状态越好。

1.3.4 新生儿不良结局 包括病理性黄疸、胎儿窘迫、感染、低体重儿。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 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72.00%高于对照组的46.00%,自然分娩率24.00%低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比较 观察组产妇发生羊水污染18 例、占比36.00%,胎盘绒毛膜羊膜炎14 例、占比28.00%,胎膜早破12 例、占比24.00%,早产9 例、占比18.00%;对照组产妇发生羊水污染6 例、占比12.00%,胎盘绒毛膜羊膜炎3 例、占比6.00%,胎膜早破3 例、占比6.00%,早产1 例、占比2.00%。观察组产妇羊水污染、胎盘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早产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95、8.575、6.353、7.111,P<0.05)。见表2。

表1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n(%)]

表2 两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比较 [n(%)]

2.3 两组新生儿Apgar 评分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Apgar 评分为(7.96±1.24)分,低于对照组的(9.03±0.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新生儿不良结局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发生病理性黄疸12 例、占比24.00%,胎儿窘迫13 例、占比26.00%,感染10 例、占比20.00%,低体重儿7 例、占比14.00%;对照组新生儿发生病理性黄疸4 例、占比8.00%,胎儿窘迫4 例、占比8.00%,感染3 例、占比6.00%,低体重儿1 例、占比2.00%。观察组病理性黄疸、胎儿窘迫、感染、低体重儿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2、5.740、4.332、4.891,P<0.05)。

3 讨论

B 族溶血性链球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荚膜结构上的多糖是其致病的主要因子[3]。有研究表明,大约15%~35%健康女性都携带有B 族溶血性链球菌,但是并不会表现出相关感染症状[4]。孕妇生理状态发生变化,免疫功能弱化,给B 族溶血性链球菌可乘之机,感染风险极大[5]。孕妇感染B 族溶血性链球菌后,病菌被激活,上行感染至子宫与胎膜,相关代谢产物会刺激蜕膜、羊膜,进一步生成大量的前列腺素,导致发生机体免疫反应,产生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导致胎膜组织受损,局部拉力下降,从而导致胎膜早破[6]。之后,B 族溶血性链球菌沿着破口扩散至宫腔,引发宫内感染,导致羊水中阳性细胞因子、前列腺素、活磷脂酶A 释放增加,引起子宫收缩,导致早产,同时增加胎盘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风险[7]。当宫腔内的B族溶血性链球菌蔓延至胎儿体表,致病菌会产生毒素,引发新生儿肺炎、脓毒症、脑膜炎等疾病,后果极为严重。

鉴于孕晚期B 族溶血性链球菌对产妇及新生儿的不良影响,为了保障母婴健康,应该加强对这一疾病的监测及防治,具体方案如下:①妊娠初期,加强孕妇健康管理,展开健康教育,引导孕妇加强饮食及卫生管理,保证机体营养供应,做好自我清洁工作;②做好妊娠期检测工作,基于孕晚期至产前进行若干次B 族溶血性链球菌检测,若CAMP 试验及仪器鉴定均为阳性,即可确诊;③确诊后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首选药物为敏感度最高的青霉素,如若孕妇对青霉素过敏,可改用红霉素、克林霉素或其他头孢类药物;④随着医疗免疫制度的健全,目前部分医院可提供B 族溶血性链球菌疫苗注射服务,这样能够有效预防新生儿感染[8]。

综上所述,孕妇孕晚期感染B 族溶血性链球菌会影响母婴健康,使剖宫产率升高,增加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及新生儿不良结局的风险,应予以重视,采取对症干预措施,以改善孕妇及新生儿结局,保障母婴健康。

猜你喜欢

溶血性羊膜胎膜
人羊膜修复肌腱损伤的研究进展
产前超声诊断羊膜带综合征2例
未足月胎膜早破不同时间应用抗生素治疗对分娩结局的改善分析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产前诊断羊膜腔穿刺术改期的原因分析
胎膜早破
注射用头孢替坦二钠的安全性再评价
胎膜早破的预防护理
副溶血性弧菌保藏条件研究
不同副溶血性弧菌菌株成膜能力及成膜影响因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