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水平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策略
——基于“双一流”政策的文本分析
2020-03-20曹明福
闫 涛,曹明福
一、研究缘起
自2015 年10月起,我国先后发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些文件宣告了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正式启动和实施。
2020年是中国高校“双一流”第一轮建设的收官之年,教育部在2019年对入选高校进行了中期评估检查,大部分高校基本达到了预期建设目标,但也有一部分高校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方向偏离、路径不明、措施不当、未达到预期建设效果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初心和使命”理解不到位造成的。政策文本作为政策制定者意图的集中彰显,能够反映一定时间内政府价值导向的思维特征,[1]对于其运行、改革和发展主要靠政府的政策驱动、控制和调节[2]的中国高校来说,“双一流”建设政策文本必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深刻影响我国高校发展的方向和格局。因此,研究和分析中国“双一流”政策文本,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更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通过CNKI篇名检索(截至2020年5月),共有4,185篇“双一流”文献,其中31篇文献是关于政策文本分析的。这些对政策文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省域“双一流”政策文本和各高校政策文本的分析,吴小玮(2017年)[3]、习勇生(2017)[4]、褚照锋(2017年)[5]、张伟 (2018)[6]、林娟(2019)[7]对省域“双一流”建设政策文本的内容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张伟(2018年)[8]、李彤(2018年)[9]、蒋洪池(2019年)[10]、李春林(2019年)[11]等学者从不同视角对部分高校的一流大学建设方案文本进行了研究分析。而对“双一流”政策文本的分析研究很少,仅找到2篇相关文献:刘丽丽(2019)[12]选取1993—2017年的71份有关“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的政策文本,从政策数量、发布时间、发布部门和政策类别等4个方面进行了整体分析,力图从宏观上把握“双一流”政策的基本特点;徐赟(2019)[13]运用麦克唐纳尔和艾莫尔的政策工具分析框架对《总体方案》和《实施办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指明地方政府如何系统地选择和运用政策工具指导本省的“双一流”建设。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以国家发布的“双一流”建设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对文本中的关键词频次进行了量化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内涵,探索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发展路径。
二、 样本选择
在国家层面发布的4个“双一流”文件中,其中1个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因此本文主要以《总体方案》《实施办法》《指导意见》3个政策文本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为了对这一政策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将教育部网站公布的“211工程”简介[14]文本和“985工程”简介[15]文本作为对比对象。样本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双一流”政策文本及对比样本一览表(1)“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发文单位和发布时间是标志工程正式启动的文件的发文单位和发布时间。
三、 “双一流”政策与“211工程”“985工程”的联系与区别
“双一流”政策不是孤立的,它是继国家“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高校建设计划之后的第三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打造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是前两个工程的继承与发展。但在以下几个方面又明显区别于“211工程”和“985工程”。
表2 “双一流”政策与“211工程”“985工程”对比
(一) 发文单位规格更高
由表1可以看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都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部委拟文发布,而“双一流”政策的总体方案是由国务院亲自拟文发布,体现了国家在新时代更加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寄予厚望。
(二) 强调分类建设,差异化发展
由表2的建设目标可以看出,“211工程”和“985工程”着重加强学校的整体建设,资金投入比较分散,造成各高校办学特色丧失,同质化竞争严重。“双一流”政策设计的初衷就是要克服这些缺点,从“双一流”政策的名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就能看出这一点,强调各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实际分类建设:学校整体学科发展水平较高、综合实力较强的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只有个别优势学科的高校向着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目标迈进。“双一流”政策以学科建设为抓手,实施“扶优扶需扶特扶新”策略,资金投入集中,有望在较短时间内打造“世界一流学科”。
(三) 实施“能上能下”的竞争退出机制,增强高校建设活力
由表2的建设机制可以看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在入选机制上存在一个明显缺陷就是身份固化。这种机制容易造成入选高校的竞争缺位,同时打击了未入选高校奋发图强、努力发展的积极性。“双一流”政策在制定时,着重考虑了该问题,《实施办法》第六条明确规定“每五年一个建设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这不仅给入选高校增加了危机意识,也给广大未入选高校的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四、“双一流”政策的典型特征
表3 中国“双一流”政策文本内容分析(2)由于文本内容较长,表中内容为原文归纳总结的内容。
表4 关键词频次分析
由表3、表4内容可知,“双一流”政策的三个文本相辅相成,一体化程度高。《总体方案》是一个纲领性文件,《实施办法》主要解决“建什么”和“谁来建”的问题,《指导意见》主要解决“怎么建”的问题。三个文件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设任务、改革任务和组织保障方面一脉相承、相互支撑。综合分析“双一流”政策的3个文本,可以发现“双一流”政策具有以下5个典型特征。
(一) 更加突出学科建设的基础作用
由表4关键词频次分析可知,“学科”在3个文本中共出现了196次,而且出现频次分别居于3个文本之首,这充分体现了学科建设之于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性。“双一流”政策的3个文本明确提出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基础”的原则,通过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促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二) 更加强调中国特色和学科特色
由表4关键词频次分析可知,“特色”和“中国特色”字样在3个文本中分别出现了52次和30次,出现频次之高充分表明“双一流”政策更加注重中国特色和学科特色。结合表3内容分析可知,“双一流”政策明确提出坚持“以中国特色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和坚持“特色一流”的基本原则。坚持中国特色就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积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努力建设一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同时学科建设更加注重特色挖掘,强调特色学科方向,坚持扶优扶需扶特扶新原则,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发挥优势、办出特色。
(三)更加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由表4关键词频次分析可知,“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字样在3个文本中共出现了45次,结合表3内容分析可知,《总体方案》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实施办法》中强调“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突出与产业发展、社会需求、科技前沿的紧密衔接”;《指导意见》的改革任务中专门拿出一整条论述如何“增强服务重大战略需求能力”,同时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强化“国家重大需求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改革举措。3个政策文件的很多内容都明确强调学校建设和学科建设要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新动向、新要求。
(四)更加注重过程监督和绩效评价
由表4的关键词频次分析可知,“绩效”和“过程监督”字样出现频次分别为14次和4次,“过程监督”算不上高频词汇,但结合表3内容可知,3个政策文本与以往的“211工程”和“985工程”相比,字里行间透露出对“过程监督”和“绩效评价”的高度重视。 “双一流”政策明确提出“强化绩效,动态支持”,建立内部检测评价制度,每五年一个建设周期,加强督导考核,积极采用第三方评价,并根据相关评估评价结果等情况,动态调整支持力度,增强建设的有效性,从制度上保障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
(五) 更加注重创新的关键引领作用
由表4关键词频次分析可知,“创新”字样在3个文本出现频次高达94次,这充分说明了创新对“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性。由表3的文本内容分析可知,创新是“双一流”高校建设成败的关键。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必须要有相关领域的原始创新,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和建设性社会影响的重大突破,在更多前沿领域引领科学方向,这样才可能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科学精神和创业意识、创造能力的一流拔尖创新人才。
五、“双一流”特征与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关系
截至2017年5月31日,中国共有1,243所本科高校,其中90%以上的高校属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2017年9月,国家发布“双一流”高校建设名单,共有137所高校入选,其中112所高校为教育部直属的原“211”建设高校,25所为新增高校,其中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仅有18所,约占全国本科高校的1.45%。
“双一流”的动态调整机制为地方高校的地位提升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双一流”建设注重过程监督和绩效评价,每一轮的动态调整增强了学科建设活力,也为地方高水平大学提供了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序列的重要机遇。
中国特色为地方高水平大学的一流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国特色的彰显,应当强化一流学科建设的战略导向和问题导向。战略导向是指一流学科建设要与国家战略紧密一致,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问题导向是指一流学科建设要以破解中国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为己任,找准区域、行业发展的前沿问题和突破方向。在入选的18所地方高校中,有不少综合实力明显落后于一些未入选的地方高校,究其入选原因,它们无一不是拥有一个实力雄厚的特色学科或中国特色学科。
新兴交叉学科成为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依托。国家“双一流”建设涵盖的多是传统学科,如果地方高水平大学能够布局一批国家急需、支撑科技突破、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就有可能在动态的“双一流”建设中异军突起。
地方高水平大学要想在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浪潮中大有作为,后来居上,必须充分把握国家“双一流”政策的基本特征,找准方向,统筹规划,科学实施,开创一条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的一流学科建设的必由之路。
六、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策略
通过对“双一流”政策体系的系统分析,基于广大地方高水平大学发展实际,本文提出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策略。
(一) 依托地方行业,强化学科特色
由于“双一流”政策更加注重学科建设对高校发展的引领作用,同时实施扶优扶需扶特扶新的发展策略,因此地方高水平大学应以特色学科建设作为引领学校发展的最优发展路径。首先确立自己的特色学科,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由于长期扎根地方,在20世纪初院校综合化改革浪潮之前基本都是拥有优势特色学科的特色院校,只是在后面的发展过程中忽视了优势特色学科的建设,这部分高校应当回归“初心”,根据学科目前发展现状,充分调研地方经济产业结构和发展战略,寻找原有优势特色学科与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契合点,重新建立自己的优势特色学科;对于一直保有特色学科的地方高校来说,也应充分调研优势特色学科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或行业发展的支撑度和贡献度,适时调整学科发展方向,与时俱进,确保优势特色学科的鲜明地方属性或行业属性。
在依托地方行业、打造特色学科群的过程中,地方高水平大学应创新体制机制建设,着重破除阻碍学科交叉的体制机制壁垒,紧密依托国家、区域、行业发展需要,加强相关学科之间的横向纵向联系和交叉,整合优化学科资源,形成服务地方行业的新的学科增长点和特色学科群。比如青海省在本省的“双一流”政策文本中提出“重点将生态学、生物学、作物学、畜牧学、草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相关学科,整合组建为三江源生态交叉学科,科学整合高原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藏医药学、预防医学、地方病防治学、药学等学科,组建成覆盖范围更广的高原医学交叉学科”[16]。青海省的地方高校可充分利用地处青藏高原的绝对优势,结合青海省的发展目标,重点优化整合相关学科,打造世界一流的“三江源生态交叉学科群”或“高原医学交叉学科群”。
(二) 扎根中国大地,凸显中国特色
地方普通高校作为中国高校之主体,其特色彰显的程度制约着高校整体的特色建设。第一,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社会主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加强中国特色文化学科建设,地方高校应鼓励广大师生充分挖掘地方、学校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研究,形成中国特色的地方学科体系。对于有条件的地方高校,特别是师范类或文理类学校,应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为全校其他学科的建设提供理论和思想支撑,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贡献力量。第三,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独具特色的优秀地方文化和校园文化,打造学校特色文化品牌。第四,在国际交流合作中,加强中国特色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不断提高学校的国际声誉与影响力。如南京农业大学充分发挥农学优势,设立 “世界农业奖”,面向全球农业科学家颁奖,6年共有7位专家获奖,增强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三) 加快产学研协同创新,实现学科产业共同发展
众所周知,地方高校的经费主要来自地方政府,高校只有扎根地方,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才能获得地方政府更多的财政支持。因此地方高校在学科建设规划中一定要加强与地方的联系,在人、财、物等方面向与地方联系紧密的学科倾斜。地方高校应加强与地方和行业的产学研合作,成立专门机构,深化校企合作,坚持“开放、合作、共享、多赢”原则,完善以市场为导向、贯穿科研活动全过程的科技成果产出投入和培育机制,加快企业或行业急需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为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支撑;同时加快推进大学生创业园、科技园、孵化器、创新创业基地等科研协同创新和人才培养平台建设,让学校真正成为当地企业发展的技术库、人才库和智囊团,进一步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反过来,由于学科与地方行业企业的有机融合,深度协同,也为学科建设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实现学科和产业的共同发展,建立学科产业和谐共生的良好发展生态环境,真正实现共赢。
(四)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创新是“双一流”政策最鲜明的本质要求,是中国高校发展的动力源泉。“双一流”政策要求高校全方位、全领域创新。地方高校由于力量有限,只能选择部分关键领域作为突破口,集中力量改革创新。2018年6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成都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高校应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一流本科人才必将成为地方本科高校建设一流学科的最重要路径。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地方高校培养一流人才的重要体现。地方高校应紧密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确立“以学生成长和发展为中心”的核心育人理念,主动适应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充分依托地方行业企业和校友资源,坚持“只求为我所用可不为我所有”的教师建设理念,引进和培育一批以学术大师、管理精英和行业翘楚为代表的“双师型”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将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三者相结合,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实践育人体系,推进科研成果与实践内容的融合、专业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的融合,优化实践教学过程,丰富实践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加强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教育服务,把专业培养、创新创业教育、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指导结合起来,将创新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全员、全面、全过程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助力高校一流学科建设。